李敖最欣賞的女人:幸福,和婚姻無關

文 | 葉丹穎 · 主播 | 亞楠

法國沒有老女人。

因為,她們不管多少歲,都永遠維持著自己喜歡的樣子。

——陳文茜

美,是最大的救贖

今天,是臺灣女作家陳文茜60歲的生日。

步入耳順之年,陳文茜顯得不慌不忙,她說:“過了50歲以後,我覺得我的人生都是多出來的,只希望這人生有意義。”

這位被李敖稱為最聰明的女人,主持過《文茜小妹大》、《解碼陳文茜》、《文茜的世界週報》等名牌節目,有《愉悅哲學》、《文茜的百年驛站》《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樹,不在了》等著作。她曾被評為全亞洲25位“創造趨勢人物”之一,以及臺灣“最具影響力、最有智慧的女人”。

陳文茜現在每年都會給國際女性救援組織捐款,幫助在戰亂地區被強暴和傷害的女性。

一開始令陳文茜吃驚的是,當志願者問那些女孩想要什麼的時候,女孩們的答案是玫瑰和口紅。她們說:“只有美的東西,可以使她們內心的痛苦消失。”

因為,美是人性最大的救贖。

熟悉陳文茜的人都知道,她從小就酷愛打扮。儘管她否認自己是天生的美人,卻始終有著一顆追求美的心。

2005年,連戰、宋楚瑜相繼訪問大陸,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笑說:“你們臺灣來的女立委怎麼都穿得這麼花枝招展、這麼漂亮?”而這,其實是陳文茜的貢獻。

在此之前,臺灣所有的女性政治人物,每天的裝束一定離不開西裝外套,無論近視與否,都會給自己戴個眼鏡,因為她們擔心要是不這麼穿戴,就會受到選民的歧視。

而在這些故作正經的身影中,陳文茜是個另類。她愛穿什麼樣的衣服就穿什麼樣的衣服、愛做什麼樣的髮型就做什麼樣的髮型,一切聽憑內心喜好,在臺灣掀起了一陣“陳文茜現象”。

陳文茜認為,一個女人想要優雅,最重要的是,不頻頻渴望男人對你的肯定、在乎男人對你的眼光,而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她曾在法國看過很多70歲的女人戴著帽子,優雅地拿著茶杯,一個人坐著喝下午茶。

“她身邊一定要男人陪嗎?沒有。她一定要一個女人去當她跟班嗎?不要,”陳文茜說:“她們很瞭解自己對自己的愛,就是最大的愛。”

儘管,陳文茜至今未婚,卻一個人活得瀟灑而優雅。

在她12歲那年,外婆曾告訴她:“女人如果不是找到很好的歸宿,如果不是自己養活不了自己,能不結婚就不要結婚。”

嫁入豪門、卻過盡卑微日子的外婆希望,長大後的陳文茜可以過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被束縛,過外婆她所有沒過過的日子。

外婆

陳文茜並不是一個天生幸運的女孩。

從小,她的父母便離婚、拋棄了她。幸好,有外婆,把她一路拉扯大。

童年時的陳文茜總喜歡問外婆:“為什麼你特別疼愛我啊?”而外婆的答案永遠是:“因為你善良啊。”

今天的陳文茜回想當年,明白外婆對她的疼愛,遠遠超過表哥、表姐,是因為他們都有父母,而只有自己沒有媽媽,外婆大概是覺得她可憐,想要加倍疼愛她。

但是,在當年,外婆的回答讓幼小的陳文茜深信不疑。

於是,每當有同學家裡發生變故時,陳文茜就會想起外婆的話,她便慷慨拿出自己的零用錢給對方。而每當這件事被外婆知道後,外婆就會獎勵給陳文茜雙倍的零用錢,告訴她:“你做得對,這就是我非常愛你的理由。”

外婆的愛和肯定,讓陳文茜從小就養成了隨時幫助有困難者的個性,也讓她從小就懂得了什麼叫真、善、美。

最好的家教,莫過於用愛,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在陳文茜11歲那年,外婆心臟病病重。那個在外婆的愛中無憂無慮的孩子,突然長大了。

她偷偷寫了一封遺書,藏在口袋裡。11歲的陳文茜在心裡決定好了,一旦醫生宣佈外婆去世,她就從樓上跳下去。

從小與外婆相依為命,陳文茜無法想象沒有外婆的日子,自己該如何活下去。

也許是出於祖孫之間的心靈感應,外婆怎能不心疼陳文茜,那一次,外婆挺過來了……

直到6年後,外婆真正離開了她。陳文茜的生活彷彿一瞬間從天堂墮入了地獄。

她不得不投奔母親,成為了生母家裡的新客。從來沒有擦過一個碗的她,開始洗衣、擦地,做盡一切家務。

那年17歲的陳文茜覺得,自己就像個孤兒。於是,她去了孤兒院,想給孩子們上課。

一對比,她發現孤兒院的飯菜很難吃、衛生條件又差,而自己還有一個家可以回、還能住在臺北的豪宅裡,“根本就不是孤兒嘛,之前只不過是自憐自艾。”

之後,她又主動加入了臺北愛樂合唱團,成為一名最小的指揮,讓歌聲侵蝕掉生活裡的痛苦。

回想當年,陳文茜說:“人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會自己產生一個力量,去尋找出路,這個出路一定是找快樂的出路。”

因此,親愛的女孩,無論你發生了什麼,無論你多麼難過,請一定答應自己——要好好愛自己,找到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逆風而行

“為什麼人總會對痛苦那麼執著,對快樂那麼健忘?”

這是陳文茜提出的命題,她發現,當你遇到一件快樂的事,你也許會快樂半天,也許快樂一天,也許快樂一星期,卻很少有人能快樂超過一個月。

而當你發生一件使你傷心的事,你可能痛苦一個月,可能痛苦半年,也可能痛苦一年,甚至有人會痛苦一輩子。

這是因為,痛苦是人性,而愉悅需要學習。

在陳文茜的新書《愉悅哲學》中,她說:“你以為腳踩的地獄,其實是天堂的倒影;而我唇角的皺紋,其實是智慧的積累。畢竟人生最終的逆境叫死亡,誰也逃不過。”

曾親自送走了自己的8只狗,陳文茜從狗身上學習到了死亡。

每次,陳文茜的狗去世,她就免不了哇哇大哭,這時李敖就會來看望她,拿出一大把鈔票在她面前搖晃,說:“文茜,不要哭了,沒有什麼事情,那我們現在就立刻去買一隻狗!”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自己的狗一旦死了,就再不敢養狗,而陳文茜恰恰相反,她說:

“狗活著,來到這個世界,它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你,它走的時候,你第一次會哭得很慘,第二次也會哭得很慘,但從第三次開始,你要慢慢學會接受、學會放下,因為最終你要學習的是你自己的死亡。”

3月18日,大師李敖去世了。作為他生前最好的朋友,陳文茜說:“人們一直以為他是強者,他自己也這麼認為,但他卻也是一個寂寞的人。”

大眾只注意到李敖的機智和搞笑,以及他的特別和才華,只有陳文茜知道,要找到一個像李敖這樣有勇氣、有骨氣、不肯向權勢妥協、不肯媚俗,又才華洋溢、知識淵博、又認真做學問的人,真的很難,沒有第二個了。

李敖曾對她說:“文茜,我告訴你,我們沒什麼不同,我跟你兩個人到最後下場都一樣,我們是這個中國社會里的孤魂野鬼。”

因為厭惡成功人士的買辦文化、厭惡有人見風使舵,李敖和陳文茜時常是孤獨的,而這也使得他們能成為最好的朋友。

儘管,陳文茜的朋友比一般人都多,甚至,所有在這次李敖病中照顧他的醫生,都是陳文茜的朋友,是她一一拜託他們來照顧的,但在思想上,陳文茜卻飽嘗“獨行俠”式的孤獨。

面對孤獨,陳文茜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閱讀、澆花、看星星、抱她的狗。

“閱讀書籍,讓我明白人生不過如此;澆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花;看星星,你就覺得這個世界和我有什麼關係;抱我的狗,便覺得人很不可愛,狗很可愛。“

擁抱著這些美好事物,外界的紛紛擾擾也就逐漸遠去……

一切對美的堅持,在陳文茜的人生裡,就像愛狗一樣,是她人生裡最大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