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守护者》|困难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


得知刘智鹏会制作视频后,不少朋友来找他帮忙,他都来者不拒。就算是累到不行,他还是坚持告诉大家:我还行,只要你信任我,我就帮你做。刘智鹏说,他希望用这些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为困守家中的武汉人鼓劲儿,给全国人民加油!


刘智鹏:这个之后呢,突然大家发现就是在这种困难时期啊,我还又多了一个功能,就是我能制作后期。突然就有朗诵的,有快板书的,有湖北大鼓的,就全部来找我了。哎呀,那几天,我是每天早上八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做视频,我会做到凌晨两点,每天如此。大概四天的时间不到,我做了五个作品出来了。


进入2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武汉市的住宅小区一律实行封闭管理。2月12号,接到团里下沉社区的任务,刘智鹏第一时间报名,和团里的八名同事一起,来到硚口区的一个社区当党员志愿者。


刘智鹏: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团里,我说我可以。这个时候我就跟我的老婆说:我也不知道下沉社区会多长时间,如果它是一个短期行为的话,我一定认真地防护好,和消好毒。如果是一个很长期的话,我说我离开家里就住到团里,我们演出的后台,吃喝你都不用愁,我哪怕吃方便面我也能够顶过去,我一定保证你们娘俩的安全。在值守了没几天的时候我一个朋友正好空一间房,所以我就搬出来了,也解决了我们家的后顾之忧。

刘智鹏下沉的这个社区,由相互联通的四个老社区组成,有将近八千户,两、三万人,人口密度大,情况复杂。他所在的值守点,是居民们出入的主要通道,与武汉市中山医院的发热门诊仅一墙之隔,直线距离不到3米。他和同事轮班,隔天就要在这里值守6小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每次上岗前,刘智鹏都会严格做好防护,穿戴好所有的装备就要花1个多个小时。


刘智鹏:因为我一个人很不方便,穿那个防护服,包括那个手套粘在衣服上。就尽量把它粘牢粘死,而且那个防护服穿的时候,动作大一点就破了。但是一天就是这一套,经常呢比如说裆就破了,我们就尽量拿那个胶纸就把它粘死,我每天值守完,六点钟下班,开车半个小时到家,脱防护服,身上消毒,洗澡什么的,估计将近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我能够吃到嘴里饭基本上是八点半到九点。


刘智鹏说:在这个社区值守,除了复杂的环境因素带来危险,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状况会突然发生。

刘智鹏:第一天守的这六个小时,我简单算了一下,就72秒钟就要有一个人出去或者进来。他们的理由是非常奇葩的,那一天嗓子真是冒烟了啊!不断地在劝大家,就是说为什么要制止大家出门,是避免你在外面去感染,传染到家里人。目前来说,通过我们十几天的努力,无故出行的人确实降低了,所以现在大家也慢慢配合了。


除了在值守点的日常工作,刘智鹏还负责社区内的六户一线医护人员家庭的后勤保障工作,定期为他们送去生活补给。虽说值守的过程很辛苦,但善良的小区居民的点滴关怀,让刘智鹏倍感温暖。


刘智鹏: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妇女,为什么对她印象深呢?因为她一直在说:“我跟你们都是一样的,我也是打体温的”。后来我就记住这个人了,我每次看到她我就说:“您辛苦啦!又出去上班啦!”“唉!你们更辛苦!”然后她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已经回去了,突然又过来,我说:“你怎么了?回家了怎么还来啊?”她说:“我给你们拿了两个橙子,你们回家吃吧”,我看这两个橙子,我真的感动啊,我就觉得她认为最好的东西,我就拿过来给你们,这才是武汉人性格,真的是朴实啊!


刘智鹏把下沉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发到朋友圈,引得众多朋友的关注。为了不让家里的老人为他担心,每次发圈,他都会屏蔽掉他和妻子的父母,并叮嘱朋友们不要转发给他们。


刘智鹏:我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去宣泄我的心理活动,比如说我该赞扬的赞扬,我该感动感动,该骂就骂。只要我有精力的情况下,我尽量多记录一些我在值守中间所发生或面临到的一些事。好多朋友就说“你这几天没有更新,到底是怎么回事?”北京的一个朋友发一条语音,他说:“这几天你没有更新,你出什么事了吗?急死我了!”


这段时间的经历,为刘智鹏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素材,也让他有了太多的感悟。他说,等疫情过后,他一定会写出生动的曲艺作品,演给武汉的老百姓。


刘智鹏:现在我主要是休息,然后好好地下沉工作。等疫情结束的时候,你会把我所有想好的点子一股脑地全部掏出来,我们大家一块来创作,来记录当时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把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去抚平大家受伤的心灵,抚平他的伤口。真的武汉人太了不起了!我们是一定要这样去做的。


采访结束时,我问刘智鹏:为什么去做志愿者?


他说:“困难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


他希望武汉快点好起来,他想给儿子做个榜样!


正因为有众多像刘智鹏这样,在危难时刻挺逆风前行的普通人。我们的城市才成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才称得上是英雄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