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來沈候鳥中“閃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從南方飛來的候鳥開始陸續光顧瀋陽,在短暫歇腳覓食後,準備去地球北端繁殖。

3月10日,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向記者公佈了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渾河上出現了一雌一雄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

這是瀋陽首次觀測到成對的中華秋沙鴨。周海翔和其他影友專心拍攝一對正在求偶的綠頭鴨時,發現中華秋沙鴨正隱藏在主角後面的“吃瓜群鳥”裡。

中華秋沙鴨和其他水鳥在渾河裡戲水。圖片由周海翔提供

常見的水鳥都在渾河露面了

瀋陽是東北亞候鳥的遷徙通道,最近幾天,到達瀋陽的遷徙水鳥越來越多。一週來,周海翔都在觀測途經渾河的候鳥。

周海翔告訴記者,由於今年天氣較暖,水鳥來沈的時間比較早,其中有花臉鴨、螺紋鴨、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赤麻鴨、綠頭鴨、斑嘴鴨、豆雁,還有赤頸鴨、綠翅鴨、針尾鴨、鵲鴨、鳳頭潛鴨、鸕鷀、蒼鷺、白尾海雕等。往年春天在渾河常見的水鳥種類都已如約到達。

中華秋沙鴨,資料圖

一對中華秋沙鴨帶來驚喜

周海翔告訴記者,令他特別意外的是,3月8日中午,他竟然在鳥群裡無意中拍到了一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當時,他正在渾河高坎大橋和伯官大橋之間的河段一邊觀測水鳥,一邊用相機拍攝,現場水面上是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斑嘴鴨、綠頭鴨比較密集的地方,有幾位攝影愛好者也在現場一同拍攝。

這時,正好有一對綠頭鴨在求偶,人們的鏡頭都對準了這對“主角”。這時,周海翔突然發現,就在“主角”後面,竟然有一對中華秋沙鴨也在看熱鬧。“看,中華秋沙鴨!”“就在綠頭鴨左後方!”周海翔情不自禁地喊出來,周圍的攝影愛好者紛紛尋聲望去。

現場的影友都沒有見過活體中華秋沙鴨,更沒有拍攝過,因此有的人仍然懷疑它們只是普通秋沙鴨。周海翔把照片放大、再放大,通過仔細辨別,確認了它們就是中華秋沙鴨。前幾年,周海翔曾在瀋陽渾河下游拍攝到一隻雌性中華秋沙鴨,之後就再沒有見到過蹤跡,這次是瀋陽首次觀測到成對的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雌鳥,資料圖

被發現後5分鐘便飛走了

周海翔說,中華秋沙鴨和普通秋沙鴨外形上很像,但有6點區別。嘴形,普通秋沙鴨嘴巴前面帶一個向下的小鉤;嘴顏色,中華秋沙鴨嘴的紅色更淺;額頭,普通雄性秋沙鴨的額頭比中華秋沙鴨向前凸顯一點;枕部的飾羽,兩者雌性差不多,雄性中華秋沙鴨則有一小撮翹起的毛;腹部側面,普通秋沙鴨側面是白色的,中華秋沙鴨有明顯的淺灰色魚鱗斑;翼鏡(翅膀上面部分),飛行的時候,普通秋沙鴨翅膀上面部分是白色的,中華秋沙鴨在白色羽毛上有兩條黑線。

據專家講,中華秋沙鴨的遷徙路徑是從江西、浙江一帶的溪流處出發,沿著海岸線遷徙,到遼河口進入內陸,再往東北方向移動。它們的繁殖最南端是在長白山一帶,瀋陽正處於它們遷徙的通道上。可能是因為它們在瀋陽幾乎不停留,或者只是暫短休息等原因,因此它們在瀋陽被看到的幾率相當低。這對中華秋沙鴨在被發現後,僅僅在渾河上停留了5分鐘,就向東邊撫順方向飛去了。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徐微微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