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福建—泉州(泉港区)

姓名:泉港区

外文名称: Quangang

别名:肖厝

民族:汉

电话区号:0595

邮编:362114

车牌代码:闽C

语言:闽南语、莆仙话、头北话,普通话

最喜欢的花:刺桐花

刺桐花

最喜欢的树:刺桐树

刺桐树

家庭情况:

监护人:泉州

家庭成员:

1个街道:山腰街道

6个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前黄镇、峰尾镇、界山镇

子女数量:33.4万人

家庭住址: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东临湄洲湾,东和北临莆田市城厢区和秀屿区,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游县接壤。

住房面积:306平方公里

家庭收入:526.89亿元(2017年)

身份证

“ No.2 我的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泉港区前身为惠安县部分地方和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部分融和而成。莆田县设县于南朝,100多年后析莆田县西部地置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田县设立300多年后设立惠安县。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2000年从惠安县划出,单独分立一个区。泉港区规划建设为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市新港口,故取区名为“泉港区”。是中国能源之都 、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石油化工名城 、中国北管古乐故乡。

“ No.3我家的美景”

泉港区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区。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2000年从惠安县划出,单独分立一个区。泉港区规划建设为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市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

樟脚村

樟脚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西北部山区。村子里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也因此得 名。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

玉笏朝天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此石乃闻名海内外的“玉笏朝天”。泉港人称,“玉笏朝天”凝聚着泉港人的精灵,象征着泉港人的拼搏冲劲。

前黄土楼

在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有个村落名叫土楼,村名取之一座雄伟奇特的古民居大楼。这座大楼俗称“土楼”,又名“定楼”、“黄素石楼”,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系黄素、黄堂官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的。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共108间正辅房屋,连庭院总长75.1米,宽73.5米,占地约5400平方米。总体结构主次有别,统率有序,恢宏壮观,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伏虎胜境

位于泉州泉港区涂岭镇昆山南面。从福厦公路涂岭车站东南行约五华里,有位于昆仑山南的伏虎岩,俗称虎岩山,山腰有虎岩寺。

天湖岩风景区

天湖岩风景区位于泉港区南埔镇西南的天湖村的天湖岩山上,北临湄洲湾,东毗五公山,南望净峰山,西邻观音山。因山上有个天然的湖泊而闻名。传说在唐开元年间,“八仙”发现这里景幽地美,曾聚集在天湖池畔奏乐欢歌。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时慕名前来游览,挥毫写下“天湖福地”四个字。有“金锁镇天湖”、“金龟背印”、“丹凤吸水”、“灵龟饮露”、“莲花宝座”等十大天然奇景。天湖岩山顶在明朝年间建有烽火台,以御倭寇侵扰。现遗址尚存,成为泉港区重要历史文物之一。

惠屿岛

惠屿(俗称“横屿”),地处泉州市最北端,是横亘在湄洲湾中的一座岛屿,也是少有的海岛行政村之一。

土坑民居群

刘氏古民居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南面有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白石宫,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馆“选青斋”和北文武馆“凌云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筑群,于2003年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山腰盐田

泉港区是一颗镶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版面上的耀眼明珠。这里不仅有国家大型石化基地,还有一座两百多年历史的盐场――山腰盐场。

峰尾古城

峰尾古城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峰尾镇三面环海,一面连山,俗称峰尾半岛,古称“烽火岛”,又称“圭峰”,因后人仰慕先贤卢琦(号“圭峰”)而立此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与惠安的崇武镇、石狮的祥芝镇、以及晋江的深沪镇,并称闽南四大渔镇。。峰尾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自古是名埠良港、渔商重镇,海上贸易发达,又有“小上海”之誉。峰尾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具特色的北管音乐、古船模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圭峰塔、峰尾古街、东岳庙、义烈庙、渔屋、五里海沙、峰尾湾、石眠床、石狗尾、城外海、东头祠堂、西头祠堂等闽南渔镇特色的人文景观

峰尾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圭峰小学对面。这里北障沙格,南近黄峰,与兴化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自古就是一道海防要塞。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为御倭寇侵扰,筑石构城垣,即峰尾城,城东旧城顶高阜,筑有烟墩烽火台。东岳庙就建在城之南门外旁,坐北朝南,占地668平方米。

圭峰塔

坐落于泉港区峰尾镇,位于湄洲湾南岸的峰尾半岛上。圭峰塔早期是海岸天然航标,能指引渔商船舶安全。

沙格灵慈宫

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东端,北临湄州湾。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14—1368),奉祀海神天妃。为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进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二进由山门、拜亭、两廊和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内悬挂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县胡文所立“海天元后”大木匾。拜亭为重檐歇山顶,内有八角藻井结构。宫有5对辉绿岩、花岗岩的透雕大石柱,均为清代惠安石雕艺术的上乘之作。

清代 毛一夔

足快寻幽兴,奇观岂但泉;

有山皆入幻,无木小先天。

云鸟千崖共,碧空一字悬;

浮生能免事,微醉亦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