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請善待你那個學醫的同學

大家都知道學醫不容易,但是你真的瞭解過醫學生到底有多苦嗎?

從學醫的那一刻開始

就註定了你今後一生

將會在脫髮的道路上

馬不停蹄大步向前

攀登醫學的高峰

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有一張永遠不會空的課表

其他專業的學生

平時偶爾翹個課很正常

這對醫學生來說是不存在的

即便沒有課堂點名

學生們都會很自覺地去上課

因為對醫學生來說

課本才是他們最需要的精神食糧

來隨便感受一下

這些書的字數

不是讓你看

是要全背下來!

很多童鞋

在學醫之前都是

學醫之後

用蟾蜍老鼠兔子做實驗的時候

那個手起刀落

都不帶一絲猶豫的

精通去骨業務✔

徒手抓牛蛙技能✔

另外,醫學生還有一門

屬於自己的文字

這天書一般的存在

認得出來算我輸

偶爾也要當一下美術生

總的來說

學醫也不是很難

就是三百六十行

你都得會一點吧

學醫之後

總會有一點點專業病

也有了一點點感情生活?

別傻了

學醫的哪有時間談戀愛

每到期末考試

也就意味著又能在朋友圈

見到一群學到瘋魔的醫學生了

每到這時

一種季節性流行病

就會在醫學生群體大範圍爆發

考試季請給醫學生陽光

但不要給他投放

任何有字的東西

別的專業考試有馬冬梅定律

而對醫學生來說

根本不是馬冬梅的問題

別的專業期末都是考試周

只有醫學生的期末是考試月

生理生化,必有一掛;

病理病生,九死一生;

系解局解,學到吐血。

應該就是醫學生的真實寫照了

即便平時每天規律地學習

到了考試月也依舊通宵

複習到靈魂出竅、雙目無神

然而出題老師並不會放過你

老師:

這本書就是重點

我說的每句話你們都要記住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病人不會按照重點生病!

不開玩笑

真- 整本書重點

每天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臨近考試

醫學專業的複習題庫打印出來

大概能繞地球兩圈有餘……

真的學醫以後

考試月過的都是神仙生活

不要吃飯,不要睡覺,連水都不要喝

日漸消瘦,脫髮黑眼圈

只求不掛科

本來考試難就夠讓人心碎了

他們還通常是放假最晚的那一批

別的專業早早考完都回家了

只留下醫學生駐守到最後一刻

不過雖然放假晚

但是我們開學早啊!

有一篇微小說

在醫學生中流傳甚廣

↓↓↓

要成為一名合格醫生

成長週期是非常漫長的

當同齡人都在討論房貸的時候

他們還在考慮食堂、學費、補貼

很多人以為

醫學是熱門專業

一畢業就能拿上高薪

醫學高校每年都在擴招

醫學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

僧多粥少最終導致

穿上“白大褂”的人不多

當代醫學生就業形式嚴峻

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也還要規培兩到三年

工作後每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

臨床診療常規、院感、醫保知識

分分鐘搞得你比期末考還要累

工作辛苦不說

到手的工資也寥寥無幾

從高校調研報告來看

大部分的醫學畢業生

最不滿意的就是薪酬水平

2018年本科應屆生

平均起薪 5044 元

而對於醫學生來說

↓↓↓

再來看2018年廣東高校

研究生平均月薪

醫學生也是墊底的那一批

錢少事多還折騰

是很多醫學生畢業後的寫照

或許在別人眼裡

學醫的路沒有盡頭

只有笑過之後的表情包

但在這群醫學生眼裡

學醫意味著神聖、崇高

他們救死扶傷、兼濟天下

那一身白大褂帶給我們的

是無可替代的安全感

如果你身邊也有學醫的同學

記得一定要對ta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