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 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撰
“臥薪嚐膽”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歷史上勾踐真的有臥薪、嘗膽嗎?歷史在流傳的過程中是否被添油加醋呢?是否真如顧頡剛等古史辯派說的“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先來看看臥薪嚐膽故事背景: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負傷身死,夫差繼位為王。夫差牢記父仇,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公元前494年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越王勾踐率餘部5000人被圍於會稽山上,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勾踐請降,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
勾踐(影視人物)
勾踐夫婦為吳王“駕車養馬”,執役三年,贏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
那最早是哪個史書上有記載了勾踐有“臥薪嚐膽”之舉呢?
先秦典籍未見記錄臥薪嚐膽之事。《左傳》和《國語》成書年代較早,並且其中記載的史實也較為可信,因而較具有參考的價值。但兩本史籍中無論哪一本,在講述勾踐的生平事蹟時,都根本沒有記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行為。
勾踐(影視人物)
西漢最早出現“嘗膽”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越王勾踐世家》中,說:“吳既敵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這是目前發現最早出現“嘗膽”記載。但沒有寫到勾踐臥薪之事。
東漢時期,趙曄在《吳越春秋》中的《勾踐歸國外傳》,說越王勾踐“越王念復吳仇,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從“置膽於坐”變成了“懸膽在戶外”,與司馬遷記載略有不同,但都提到了“嘗膽”。臥薪之事則有爭議。有人認為“用蓼攻之以目臥”中的“蓼”,是苦菜的意思。蓼薪,意思就是說蓼這種苦菜聚集得非常多。勾踐準備了許多蓼菜一定是用來磨鍊意志,“攻之以蓼”也可以說是“攻之以蓼薪”。也就是說那時勾踐日夜操勞,眼睛十分疲倦,就想睡覺,即“目臥”,但他用“蓼薪”來刺激自己,以便能夠忍耐克服,避免睡覺。後人把“臥薪”說成是在硬柴上睡覺,是曲解了《吳越春秋》的意思,因為“臥薪”可能本來是眼睛遭受折磨而不是身體遭受折磨。但這種說法有還是難以完全服眾。
所以,按目前史料看在西漢的《史記》中最早出現了越王“嘗膽”一事;臥薪之事則還沒有公認明確記錄。
夫差(影視人物)
北宋明確出現“臥薪嚐膽”一詞。北宋蘇軾所寫的《擬孫權答曹操書》中“臥薪嚐膽”首次被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蘇軾模擬孫權口吻,寫道“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這是首次出現“臥薪嚐膽”一詞,但並
蘇軾
從蘇軾提出了“臥薪嚐膽”一詞後,這事究竟是夫差還是勾踐所做,從南宋直到明朝都有不一樣說法。
吳王“臥薪嚐膽”派:
勾踐“臥薪嚐膽”派: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黃震在《古今紀要》和《黃氏日抄》兩書中,又說是越王勾踐曾臥薪嚐膽。明朝末年,在傳奇劇本《浣紗記》中,梁辰魚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二事大加渲染。明末作家馮夢龍在其刊刻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也多次提到過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清初的吳乘權在《綱鑑易知錄》中寫道:“勾踐叛國,乃勞其凝思,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
清代以後勾踐臥薪嚐膽之說取得徹底勝利。可以看到,經過明末小說的加工,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也被大多數人認可,一直流傳到今天。但這真的是歷史的真實嗎?會不會以後出土新的史料推翻這個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