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有缘人,送你一本写作“内功心法”

在武侠小说中,习武之人最看重的是内功的修行。即使修炼内功方式方法有很多,但也难做到全身经脉与穴道尽通。如果按步就班的修炼,随着功力的逐渐深厚,达到一定境界后,这些经脉,包括任督二脉,及所有穴道,会慢慢的被打通。进而在武功的修习方面,才会达到巅峰。

然而,大道至简,万物相通。其实写作,就是跟练武之人的修习一样,要先从内功的修习开始。有一本书,写作初衷,就是帮助更多的人掌握写作最基本的“内功心法”。

这本书就是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他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在考试培训机构 Kaplan担任主管。其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任职于 Kaplan期间,他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一整套教学体系,并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著作,成为全球英文写作、语法、逻辑推理领域的标杆之作。

所以,想要提升写作技能,不要错过它。在这本书中,将写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结构,第二部分是风格,第三部分是可读性。这三部分共总结出20条高效写作的原则,指导读者如何由浅入深的进行写作。并且部分写作原则后面附有练习题,边读书边练习,更能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在书中,作者认为写作应该是精雕细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写作的第二重要任务。最重要的写作原则是让观点得到充分论证,细节则是文章更可信,更难忘。而这些丰富的细节与素材,来自于哪里呢?

01用笔记本,记录写作的素材

对于准备开始写作的人来说,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千奇百怪想法记录下来,想法越多越好。这样,会激发写作时灵感。刚开始写作,除非表达欲望非常强。否则在写作时,就会出现不知从何开始写起的情况。

所以,先要学会记录。记录的内容,指的是能触发表达欲望的相关事情或主题。总之,记录的内容,越广泛越好。记平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有趣的或引发你深思的事情;或看完电影,随意的记录感受,或者你喜欢的台词;也可以记录你在某一刻的所感所想。比如,走在街头,看着空荡荡的四周,心头涌上的想法。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都可以来记录。

关于用笔记本记录写作素材,美国的写作教授弗雷德·怀特就深有体会。

曾在《作家的灵感宝库·小说写作创意全书》中写道:“我是如何产生这些灵感的,请先允许我向你保证,我并不会从现有的文学作品中,包括我自己出版过的作品中,借鉴任何情节。在这些年的研究过程中,我积攒了几十个笔记本,并把它们都保存在一个大箱子里。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正是我从这些笔记中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灵感总是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深夜从床上爬起来,把灵感匆匆地记录下来。我仍会随身带着一个记事本,以便随时记录灵感……另外,我真心鼓励你们也养成这种随时用笔记本来记录灵感的习惯!因为一个灵感可以引发更多的灵感。”

而《失恋33天》的编剧鲍晶晶,在媒体采访时,谈到的创作方法,也是笔记本记录法。她会每天早晨或者下午,都会去街上,找一个固定的地方,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碰到有意思的事情,会记录在笔记本上,甚至和男朋友在买菜的时候,听见商贩们有趣的生活语言,或者讲的小故事们也会记录下来。这些内容,是她没有灵感时创作的来源。

在《文心》中,叶圣陶先生提到,读书贵有新得,作为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功夫。何为触发,就是有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时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时触发。

触发,其实就是联想。从书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或者生活中的一件事,与书本联系起来。而我们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的各色各式的内容,就是一个个灵感,然后通过不断的联想,就会触发写作的源泉或是灵感,确定写作主题。

这也就是,笔记本记录素材的意义,用来触发写作的灵感。既然灵感有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02画好写作路线图

通过积累的素材,确定了写作主题之后,要开始绘制写作的路线图。写作路线图,就像旅行时的地图,只有提前规划好路线,才能在旅行时,得心应手,不慌乱。

这里所说的绘制写作路线图,其实就是列写作大纲。

在本书中提到文章的经典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的:引言、正文与结语。一般也是从这三方面入手列写作大纲。等到熟练了以后,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再随意发挥。但是刚开始写作,还是严格按照规则走,因为孰能生巧。

而正文部分,一般来说,就是分解写作主题,分成2~4个主要部分,通常推荐分为三个部分。就像是一篇议论文,首先确定了写作的中心论点。之后就要分解中心论点,形成分论点了,进行详细的阐述。

现在,要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列写作大纲?

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图画式——思维导图。

关于思维导图绘制的相关书籍都很多,在这里,推荐两本。第一本是它的发明者——英国人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另一本是日本人矢岛美有希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她的这本书实践性与指导性很强。最初,思维导图只是在职场中流传,现在已经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越来越多的人用它写日记、做决策、列清单等等。

思维导图绘制的原则一般来说,有七条:

①准备一张A4纸张上,质感要好。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用5分钟的时间,构思画“中心图像”,发散思维。

③使用“丰富多彩的颜色;

④延展“线条(分支)”,要流畅;

⑤在上面写下“语言(词语),一个分支一个词语;

⑥“层次化”;

⑦总之,先试试看——所有的方法,都需要亲自实践。

写作大纲,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开展示,高效易懂。

第二种:以文字的形式列大纲。

把三方面的内容,按顺序一条一条列出来。

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最重要的是,去勇敢的去尝试,去不断的写作。这是根本目的。

03写作是一门精雕细琢艺术

书中写作的第20条原则:回顾和修改文章。作者说,直至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文章已经完成了。

写作是一个富于创造的过程,当新鲜的想法与灵感不断涌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把它记录下来。当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修改,使它更完美。

在书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感激修改的这个过程。“让我们姑且将你喜欢的部分称为“花儿”,不喜欢的部分称为“灰尘”。当你集中精力专注于“灰尘”时,你试图完善它,然后某一时刻,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部分也变得像某些“花儿”一样,甚至更好了。是个让人极其开心的时刻,你能因此受到鼓舞,获得能量。写作就是不断创造“花儿”和塑造“灰尘”的过程。

所以,当我们初稿完成后,一定要重视修改。很多著名的作家的作品,也是经过不断的修改的。例如,曹雪芹修改自己的小说《红楼梦》,真的是用生命在修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曾经修改过七次,《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而美国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海明威修改《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修改写了39次才算满意。

所以,作为普通的写作者,更要重视对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的方法,首先是字词和标点符号,不要让文章中出现错别字,特别是在标题与小标题中,是最忌讳出现错别字的。其次,是句式。杂糅的句式,缺少主语,或是无法理清句意等,都会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再次,是文章的细节案例的运用。引用的案例一定要贴合文章的观点,不要答非所问。最后,是结构。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观点明确,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

当然,以上都是建议,可以根据需要,来修改自己的文章。

所以,修改文章,是写作的最后一步。

写作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到的写作原则,它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心法。记得在《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阴差阳错的经历,使他学习了不同内功心法。之后在练功的时候,便得心应手。所以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帮写作者打好基本的写作内功心法。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在以后的写作中,面对各式各样的题材,才能融会贯通,手到拈来。

总的来说,就像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所说:“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只有脚踏实地遵循规则,使写作既能越来越熟练,才能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像“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一样,先用基本的写作技能描摹生活,进而在追求艺术吧。

所以,有缘人,请收好这本写作“心法”吧!

我是仰望梵高的星空,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有质量的爱孩子。喜欢我的话,请关注我,我们一起同行,提高爱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