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永赢基金李永兴及晏青:这类股票估值还处在历史比较低的水平




三个词形容对方风格


问:二位是多年共事的老战友了,我们永赢近期即将发行的永赢股息优选混合基金也将由二位共同管理。首先请各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对方的投资风格。


李永兴:三个词可能有点多,因为投资风格我觉得有时候一个词就就差不多了,我觉得晏青这边稳健,差不多。


晏青:从我的理解来看,因为我跟他同事很多年,第一个是在进化,因为作为基金经理来讲,进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身市场在变,所以这么多年,在我看来他一直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从最早的自上而下,慢慢我们发现他对很多行业越来越了解。


第二个词是通透。他看很多问题是比较一针见血的,所以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做投资,他其实是比较坚决,所以最终我们看到他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是比较通透的。


第三个词是极致。永兴的风格在市场中属于可能只有10%的那种,因为是非常自上而下的,所以它的组合相对来说比较极致。


问:二位作为永赢基金权益投资的正副总监,日常大概会保持什么样的频率来沟通?


李永兴:交流还是比较多的,我们投研都是一体的。像早上的晨会,包括每周都会有研究员重点股票推荐,大家会讨论,包括比如说市场有异常的波动,我们都会定期的去讨论。


其实交流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包括中午吃饭,也是一个,包括下午收盘之后,在茶水间碰到可能都会对市场和投研的工作有很多的交流。


晏青:即便我们以前不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是经常沟通的,经常会跟他请教一些问题,但是现在重新在一起,沟通的频率会更加的频繁一些。不管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


很多高股息标的估值在历史低位


问:永赢基金即将发行一只高股息产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产品吗?


李永兴:就是高股息的产品,股息优选的产品,从基金的名称中可以看出来,顾名思义投资的是股息率比较高,分红率比较高的投资标的的基金。


高股息率在海外其实是比较受欢迎的主题类的基金,因为它投资标的都有常年固定的、稳定的业绩增长,稳定的分红比率,现金流回报都比较好。


从A股的角度来说,也有一批这样优质的公司。从投资价值本身来说,这些公司能够带来稳定的股息率的回报,所以长期的回报的稳定性是比较高的。


另一方面,从现在A股的估值的角度而言,这些公司很多估值都还是在历史上比较低的水平。


问:晏总和李总在这支产品的管理上是怎么分工?如何实现1+1>2的效果?


晏青:分工相对比较简单。李总主要负责A股股票的配置,我负责港股的配置, A股跟港股配置的各自比例,我们共同来商议,根据市场相对估值水平来定。


另外,在这个产品里面,因为李总本身自上而下这方面非常有经验,所以说在风控层面、整体的仓位把握上面,李总会承担更多,而我会自下而上,花更多的精力来精选个股。


问:李总在年初致投资者的一封信里写道,永赢基金对每只产品的发行都有布局逻辑在里面。在当下市场为什么选择发行这样一只高股息的产品?


李永兴: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一直会从投资者的角度去出发,去尝试帮助投资者选择一个未来投资风险收益比或者性价比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产品。


对于风险收益比,我们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衡量:


一方面是对于价值的判断,它现在的价值到底是被高估的还是被低估的?如果是被低估的,就反映它估值如果比较低,从风险的角度来说相对都是可控的。


从未来的收益的角度来说,就看这些行业未来的产业的前景,包括它自身的景气度周期。


从高股息的或者股息优选基金的情况来看,在今年尤其是创业板涨幅比较大的情况下,像科技股、创业板的估值都比较高了,对于这些高股息的这些板块或者标的,它的估值在历史上还处在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水平,所以从价值的判断的角度来说,它的股价是相对偏低估的,所以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可控的。


从未来收益的角度来说,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托底经济的政策,随着疫情的慢慢的消退,包括企业复工的增加,未来经济也会慢慢的从疫情的阴影当中走出来。


所以对于很多优质的公司,它的盈利、分红,未来都是可以预见的会逐渐恢复。对于这类的公司或之类的主题,本身估值在历史上是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未来随着疫情影响的慢慢消除,经济的逐渐的复苏,这些行业、这些公司可能会成为性价比、风险收益比不错的投资标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给投资者准备这样一个产品。


问:可以讲讲对永赢股息优选的投资策略吗?


李永兴:从股息优选这个产品来说,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到,投资的方向主要是高股息率、高分红率的这些公司。那么从投资策略角度来说,首先我们会选择盈利比较稳定的公司,因为盈利都不稳定,更不要说分红的稳定性。


在盈利比较稳定的这些公司当中,如果常年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分红率,尤其是现在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找到稳定的分红率,能够高过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投资标的,哪怕股价一直不涨,但分红的水平也能高于理财产品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收益比非常不错。


更何况现在很多公司的估值还是在历史上比较低的水平,所以不光股息率能带来稳定的收益,估值的修复有可能还会带来额外的超额收益,我们会寻找这类型的公司进行投资。


港股的高股息股票主要在传统行业


问:这些精选个股的标准或者说这些策略在港股是否也同样有效?


晏青:对港股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港股市场上面,如果我们能够挑选出一些股息率比较高的股票,构筑一个组合,长期来看是能够为投资者创造好的回报。


另外特别要提的是,香港市场是比较看重股息的市场,因为香港市场它本身是来自于发达市场的成熟市场制度,从投资者来看,这个市场里面有大量的长线投资者,而且这些投资者在整个投资方面也是比较保守和谨慎的。


从他们对上市公司治理要求来看,他们也希望他们投的公司整体来说治理水平比较高,比较在乎股东回报。


所以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面,因为有这投资者这样普遍的期许,所以最终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讲,分红变成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面来看,香港市场的分红收益率的水平大概中枢在3.6%,香港市场本身分红收益率比较高。


问:在港股市场里,符合我们高股息类的标的多吗?港股和A股相比有什么异同?


晏青:港股市场上符合高股息类的股票还是比较的多的。只是从特征来看,这些股票很多是在一些传统行业,或者说是有周期性的行业里面,在目前这个阶段,这类公司因为本身受到经济相对比较疲软的拖累,短期的基本面相对来说比较弱。


但是看他们的每年分红,还是比较有持续的。特别是像一些大的银行、地产,以及一些周期性行业,他们分工还是有一定持续性的。


另外香港市场跟A股市场的不一样,主要是体现在好几点上面:


首先,从市场的参与者来看,香港市场还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所以从大家本身对价值的认定来看,这个市场相对来说更加的严谨。


另外,从投资者风格来看,也是比较的保守跟谨慎。


从资金方来看,因为香港市场主要的资金方还是来自于在香港的资金,外部的就是从发达市场流过来的资金。所以从市场的资金参与方来讲,主要还是非大陆的资金为主的市场特征。


第二,这个市场本身的基础制度跟A股是有很大的差异性。香港市场的IPO、配股机制上面跟A股差异比较大,相对来说,这个市场供需比较均衡,跟A股市场不太一样。


另外,从本身交易制度来看,香港市场是T+0,还是能做空的,所以最终香港市场股票投资者行为方式和A股也是有一定差异性的。


但是从共同点来看,因为在香港市场70%市值基本上都是中国内地的公司,代表了中国内地的一些资产,这些资产基本上贡献了香港市场80%的企业盈利。所以从基本面来看,这个市场基本上跟A股是基本一致的。


不是所有白马股和蓝筹股都符合高股息投资

经济最晚四季度开始慢慢修复


问:有人说高股息就是大白马、大蓝筹的价值投资,你认可这样的说法吗?


李永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很多高股息的公司其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马股、蓝筹股,因为本身它要求有比较稳定的盈利,也要求比较好的现金流,包括也需要有稳定的分红,一般只有蓝筹股和白马股才能够做得到。


但并不是所有的白马股和蓝筹股都符合高股息的投资方向,因为我们还是很看重稳定的盈利和稳定的分红,包括稳定的现金流。


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在A股还是在海外,包括以后A股的投资方法,跟国际接轨的趋势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它的投资价值应该是上升的。


问:对当下市场怎么看?


李永兴:目前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股票市场,虽然影响幅度也很大,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主要的原因在于说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比较及时,包括稳定金融市场、稳定经济的应对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得当的。


所以股票市场风险在一天大跌之后,风险就释放的比较充分了,随后市场逐渐企稳反弹,有些好的公司那股价甚至创了新高。


从整个大的宏观背景来说,股价等于估值乘以盈利,盈利的角度,疫情对于企业的盈利,对于经济的增长,至少从上半年来看影响会比较大。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政策的放松,我们看到货币政策的放松,包括稳定金融市场的这些资金,使得现在资金的宽裕程度比疫情前要宽裕了很多,所以对应着A股市场的估值应该是比疫情前要更高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因为我们知道在A股市场估值的波动一直是大于盈利的波动的,所以总体来看,对于股票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而且随着疫情的对经济的影响慢慢开始减弱,包括后面复工比例上升、政府更多托底经济政策的出台,可能到下半年最晚到四季度可能经济也会慢慢开始恢复。


从估值盈利的角度来说,市场还是都有上升的空间。过去一个月我们看到市场涨幅有可能过快了,但是不排除说涨幅过快,之后还有可能出现短期的调整。


但是,因为我们刚才说了,在整个货币环境、金融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疫情影响慢慢消退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出现比较明显的调整,应该是新基金不错的建仓投资机会。


看港股市场跟着中资企业盈利周期走


问:相对A股市场,对当下的港股市场怎么看呢?


晏青:现在港股的整个估值水平是在10倍以内,当然这是指数级的估值水平,我们比较了一下历史上港股这样的估值水平,基本上是处在底部的区间,现在的指数的点位接近了2018年年底极端悲观时候。


如果往后走,港股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其实是远远比A股的表现落后。这里面一个最核心的原因是经济的基本面相对来说比较弱,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整个盈利的动能,比较弱,这基本上也符合了香港市场的特征。


因为香港市场它基本特征是,基本上是跟着基本面走的,跟A股是略微有一点不一样,因为A股对政策的敏感性更高一些。


如果我们以两三年的维度来看香港市场,基本上它的整个大势的走势是跟中国经济周期几乎一致的,因为经济周期会决定微观企业盈利的周期,所以我们看香港市场,它基本上是跟着中国中资企业的盈利周期来走。


往后看,反而我觉得会值得乐观一点,因为随着疫情的消退,经济慢慢恢复到相对比较正常的通道,本来我们在去年底的时候预计有可能会出现复苏,疫情推迟了复苏的态势,所以往后看,一旦企业盈利出现了向上的复苏的态势,港股大势的机会还是比较的大的。


延伸阅读:




点击右边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