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二月八,咱们就从盛开的二月兰说起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八,相传是佛祖出家的日子。 以往每年的这个时候,对我来说,都是踏青赏景的好日子。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二月初八虽然不能出门赏景,小区的小花园还是能走走的。 走进小花园,一眼望去,草地上紫色一片。我知道,二月兰如约盛开了。


二月兰学名诸葛菜,因为多在早春二月盛开出美丽的紫色花朵,得名二月兰。 季羡林先生说二月兰“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且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二月兰也是一种常见的野菜。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既能赏花又能入菜的植物。 二月兰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种子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可以软化血管阻止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是最适合老年人食用的野菜之一。 二月兰的嫩叶采后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凉拌、做馅、清炒都很好吃。

同样开紫花的还有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箭头草、地丁草、紫地丁、犁头草等,是常见的中草药,主治疔疮、痈肿、黄疸、痢疾、腹泻、毒蛇咬伤等等。
这个季节如果在郊外散步,应该也会在路边看到开着紫红色小花的宝盖草,最上层那个盖子上探出几朵花来,像站着作揖的小人儿。
宝盖草也叫珍珠莲、接骨草、莲台夏枯草。 据说日本人把宝盖草叫佛之座,是莲花宝座的意思,再看看那作揖的小人,是不是很像化缘的和尚?
有医书上说宝盖草可以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肿解毒,内服可用于黄疸型肝炎、淋巴结结核、高血压、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外用治跌打伤痛、骨折、黄水疮。
在南方,这种开着蓝色小花的“杂草”非常多见。 每到这个季节,这种名叫“阿拉伯婆婆纳”的野草就会开出满地的淡蓝色花朵。
阿拉伯婆婆纳的花朵不大,直径一般只有一厘米左右,但是非常有特色。 它的花冠一般是浅浅的天蓝色,上面有较深色的脉状花纹,有的情况下会偏紫一些。
《救荒本草》上说过,饥寒交迫的时候,婆婆纳是可以当野菜吃的。我没吃过,滋味如何不得而知,只是听说过这种草能治疗疝气。
其实说到这些野草野菜,以前我也没有过多注意。 直到两年前,一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唤醒: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从那时起,散步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关注一下那些苔藓和野草野菜。
可能大家认为青苔就是长在路面上或者长在水沟边,经常绿绿的或者黑黑的,而且很怕踩到它滑一跤。其实苔藓植物的多样性还是蛮高的,全世界有两万多种呢。 我曾经专门听过张力先生的讲学,知道荒蛮之地,最先去的都是苔藓。苔藓去了以后,会逐渐把环境变得更肥沃,也会让土层加深,然后就会有小的昆虫、小的开花植物迁徙过来……
散步时,我也经常会看见一些苔藓,不起眼的它们偶然也会让我有惊艳的感觉。
惭愧的是,虽然知道羽苔、叶苔、锦叶藓、泥炭藓等名称,但7500多种苔类植物,13000多种藓类植物,我能对上号的也只有“葫芦藓”一种。
每年初春,葫芦藓这点点点点的孢蒴总是露出那小可爱的模样,吸引我驻足观察。 如果我们出门的时候,见到苔藓的话就靠近它,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一个我们平常会被忽视掉的、一个很神奇的苔藓的世界。 除了苔藓,路边一些不起眼的“野草”也经常会被我们视而不见,仔细瞅瞅,也会很惊艳。
上面说到的那几种开着紫色或蓝色小花的野草,细看是不是蛮漂亮的? 除了那些蓝紫色花的野草,春天的时候,公园里的白车轴草也会早早伸展着三片叶子,探出白色圆球状小花。
白车轴草别名白花苜蓿、白三叶、金花草、车轴草等,可入药,味微甘,性平,具有清热凉血,安神镇痛,祛痰止咳的功效,还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一系列药用和保健功能。
三叶草,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花语: 一片叶子代表祈求, 一片叶子代表希望, 一片叶子代表爱情, 而最难寻觅的四叶草象征幸福。 传说, 谁找到了四叶草, 谁就会得到幸福。
说到爱情,想起那年,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阴差阳错间,我和张先生相识了。 一个月之后,我画了这幅画送给他…… 从那以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知不觉近三十年过去了,越来越感觉张先生就是我的四叶草……
不知不觉扯远了,回过来咱们继续聊野草。 乍暖还寒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田头垄上挑荠菜”。 小时候我就经常跟着妈妈去郊外挑荠菜,回家就会有香喷喷的荠菜饺子吃了。 说到荠菜,辛弃疾写过一首鹧鸪天,有“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的句子,古人写诗填词是真实的所见所感,这个时候出门看到簇簇白花,大都是荠菜花。
说起来,荠菜花才是真的如米小,学牡丹开呢。 荠菜的花很小,小小的白花聚一簇在一起,一簇花还不及一朵紫云英大,不蹲下来细看,是看不清楚它的花长什么样的。

荠菜古称“护生草”,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含有的丰富胡萝卜素能缓解干眼病和夜盲症,荠菜酸能有效抗凝血,还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南京人有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的传统,说是可以治头疼。过去还有妇女在三月三戴荠菜花的习俗,有民谣为证:“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 汪曾祺在写故乡的野菜时,则提到它的家乡会在三月三这天“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
这么一看,纵使牡丹雍容富贵,也不如细碎如米的荠菜花更值得追捧了。况且,荠花如雪之时,牡丹花还没影子呢。 这张图是在同一季节拍到的刚发出叶芽的牡丹。
荠菜结的果样子非常有趣,是心状三角形,很少有植物结这个样子的果,这也是荠菜的最佳辨认法哦。 荠菜入菜超级好吃,最佳吃法当然是包馄饨饺子喽,当然还有荠菜豆腐羹、荠菜春卷、荠菜煎饼、荠菜拌香干等等。
说到荠菜拌香干,又想起了香干马兰头。 马兰头,又名马兰、红梗菜、田边菊、螃蜞头草等,有红梗和青梗两种。马兰头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其中钾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20倍。马兰头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效。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食马兰头。

那年在我家阳台上首次发现纯野生马兰头,当天中午就变成香干马兰头进了肚皮。
聊到我家阳台,不得不说这是个神奇的所在。 十多年前从乡下婆婆家田里移了些韭菜根过来,之后每年都能吃到鲜嫩的韭菜。
早晨缺干粮,随手可以摘几根韭菜烙张煎饼,甭提多方便了。
早晨的快手早餐。 盘子里就是早晨烙的韭菜饼。
那年清明节刚从乡下回家,忽然在阳台一个角落发现几株艾蒿,于是就有了青团的诞生。
艾蒿焯水去涩,打泥。
和入糯米粉,内馅是自家炒制的赤豆沙。
去年秋冬,不知何故阳台被狗尾巴草占据了,我又懒得去拔草,后果就是今年春天就只有韭菜可以采摘了。 唉,懒癌害死人啊。
说到吃,不能不提每年会在表姐家吃到的蒲公英馅饺子——蒲公英猪肉馅、蒲公英玉米胡萝卜猪肉馅,还有韭菜虾仁馅等等。 每年的这个季节,表姐都会用几天时间四处采集蒲公英,包一次蒲公英饺子请大家解解馋。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明目,可以治疗结膜炎、乳腺炎、皮肤感染。
新鲜的蒲公英口感微苦,但有清热的作用,所以对人体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以算做一个比较好的野生蔬菜。
记得1980年的电影《巴山夜雨》,其中有一首歌《小伞儿带着我飞翔》,非常喜欢听,唱的就是蒲公英。
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使用,野菜越来越少见到了,近年来想要吃上一次蒲公英馅饺子越来越难了,就连野生荠菜也是难觅芳踪。
哎哟,一不小心就暴露出了吃货本相 打住,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