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灵丹妙药”

从央行推动LPR机制建立利率走廊,到希望逐步取消贷款基准利率,可以认为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全面的铺开。监管方面希望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货币传导机制的“梗阻”问题,实现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更加有效的配置,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恢复。但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人员从近期货币市场的变化中发现,这一改革还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一个长期的市场机制建设的问题,还难以解决当前较迫切的经济放缓的现实问题。



从LPR机制的尝试和改革启动以来的货币流动性的传导来看,初始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带来金融市场的活跃和融资成本的下降。根据央行的报告,8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82.8万亿元,同比下降10.18%,环比下降8.56%;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5%,较上月上行57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5%,较上月上行50个基点。这一数据表明市场利率不降反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还没有建立央行希望的预期和信心。

在9月16日全面降准启动,央行向市场释放了8000亿元资金之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仍没有得到缓解,银行间市场利率近日却在走高。9月18日银行间市场除3个月期限的利率下行、9个月期限利率持平,其他期限利率均有所上行。当日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和7天利率分别为2.633%、2.654%,较上一个交易日上行6.8个和1.6个基点;14天利率为2.668%,较上一个交易日上行0.9个基点;一年期利率为3.044%,较上一个交易日上行0.1个基点。

对此,安邦咨询的高级合作学者许维鸿认为,以单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解决货币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会出现错配。在中国经济逐步放缓的情况下,企业的活跃度不强,那么,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际上是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企业的未来收益与其信用风险对价不匹配是金融传导机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自然会存在较高的信用利差。因此,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更多的是信用风险的反映,而不是市场融资成本的问题。因此,想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在许维鸿看来,建立顺畅的货币传导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外,还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等系统性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一方面,当前的金融机构在利率并轨后,还需要建立自身的信贷定价机制,这对于当前的金融市场仍具有挑战性,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道德风险,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这些都需要纳入金融机构的价格体系之中。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修正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金融体制中,国有金融机构占据了统治地位,与实体经济的成分不相匹配。大量的国有金融机构和作为主要融资方的地方政府对于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这也是当前利率传导机制不顺畅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建立多样化的市场机构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是利率机制市场化的基础。

安邦咨询曾经指出,推动利率“并轨”的利率市场化,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它还是关系到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系统性改革。这属于实现效率和资源优化的长期性的相对微观的政策,应当与实现经济逆周期调节的中短期宏观货币政策有所区别。虽然建立长期透明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可以为市场利率的形成建立合理的预期,但从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是灵丹妙药。解决当前“稳增长”的目标,仍然需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来实现。

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充满期待,但还不能取代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去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也不能单独解决目前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关系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内容,其长期性不容忽视,需要在“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框架下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