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鑫科技上下游话语权弱,“牛散”王孝安去年四季度小幅减仓


出品:全球财说


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最高的乐鑫科技(688018. SH)成为科创板首家发布年报的公司。

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迎来开门红,营收和净利大幅增长。但《全球财说》研究发现,乐鑫科技去年营业成本大增,上下游集中度过高,造成该公司生存空间容易受到上下游挤压,话语权弱,这也是为什么应收账款激增的主要原因。

“牛散”王孝安占据乐鑫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之首也颇为惹眼,《全球财说》发现王孝安在去年四季度有小幅减仓。


上下游被挤压

乐鑫科技上市后首年财报比较亮眼。

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收7.57亿元,同比上升59.49%;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加68.8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上涨33.69%。

但值得注意的是,乐鑫科技营业成本2019年同比增幅远高于营收,营业成本2019年为4.01亿元,同比增长71.24%。

根据财报解释,营收增幅大是因为出货量快速上升,销量大幅增长,2019年,乐鑫科技总计销售了1.435亿颗芯片和模组,较2018年度增长了79.44%。同时,随着销售量的增加,乐鑫科技产品单位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销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单位成本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价格下降幅度。最终乐鑫科技综合毛利率下降,同比下降了3.63个百分点。

不过乐鑫科技此处表述的逻辑多少让人感到有些疑惑:是因为销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批发价吗?还是因为价格下降带来的销量提升?究竟是谁带动谁?

还有个指标变动巨大,那就是财务费用,该公司2019年财务费用同比暴增359.55%。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因为2019年度汇率大幅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在销量加大的同时,乐鑫科技的客户集中度风险也在加大。2017、2018、2019年度,乐鑫科技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21%、47.88%、50.96%,逐年增加,且占比偏高。若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合作规模发生不利变化,都会对乐鑫科技产生不利影响。

上游方面,乐鑫科技的供应商集中度也非常高,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达3.92亿元,占到年度采购总额的9成以上,达94.04%!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乐鑫科技应收项目金额巨大,增幅也水涨船高。该公司2019年末应收票据为3071.67万元,同比增长194.07%,应收账款高达1.11亿元,同比增长140.53%,其他应收款为894.41万元,同比暴增555.43%,三项金额合计已经与同期净利润相差无几。

综合而言,尽管业绩亮眼,但乐鑫科技其实过的并不轻松,在上下游话语权都不高,两头挤压下,应收激增、售价下调,如果不更多的开拓供应商和客户,未来难言乐观。


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

在资本市场乐鑫科技非常打眼。

上市之初发行价创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最高,上市后市场热捧,股价一路上升,最高上摸到305元,3月10日乐鑫科技收盘价为248.66元。

根据乐鑫科技3月10日发布的2019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乐鑫科技公开发行了2000万股,发行价为62.6元/股,最终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32亿元。截至到2019年底,乐鑫科技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为1.07亿元,意味着账户里还躺着大量的闲置资金。

对于闲置资金的处置,则是一部分在监管账户中,享受通知存款利率,另外还有一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

财报显示,2019年末乐鑫科技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7亿元,占到总资产的比例达73.63%,这部分资产主要就是公司购买了结构性存款,其中有10笔是用募集资金购买,金额为10.14亿元,年化收益率从3.2%到3.7%不等。

资本市场打眼的乐鑫科技也吸引了“牛散”入驻,近年来资本市场比较知名的一个“牛散”王孝安去年三季度“杀入”乐鑫科技,在无限售股东中坐“头把交椅”,彼时持股75.7万股,四季度有所减仓,2019年末王孝安还有65万股,不过在无限售股东中仍然还是第一大股东。

根据股民资料收集称,这位王孝安是浙江温州人,现居杭州,曾是教师,在80年代末辞去公职,到杭州创办东海潮实业集团,现为浙江东海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据称其在股市和期货市场风生水起,至少赚300亿左右,去年三季报,王孝安除了出现在乐鑫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的行列中,还现身在北京君正(300223. SZ)、圣邦股份(300661. SZ)、卓胜微(300782. SZ)、飞荣达(300602. SZ)等7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