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採擷」歷史壯舉,錫伯族西遷駐防新疆守西陲,功勳卓越

錫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錫伯族總人口近19萬人,其中察布查爾縣錫伯族人口2萬餘人。新疆錫伯族在歷史上曾有30多個姓,到清朝中、後期或民國年間,錫伯族姓氏逐步演變為單姓。比如"赫葉爾"譯成賀或何,"烏扎拉"譯成吳,"胡斯哈里"譯成胡,佟麗婭的"佟"姓則來自於"圖木爾齊" (或音譯為"託和爾秦),歷史上也有滿族人以此為姓。

明末清初,錫伯族聚居於我國東北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 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正式編入清朝八旗組織,後調防遼寧、北京等地。如今新疆的錫伯族是清朝乾隆年間由東北遷徙至新疆伊犁地區的。1759年,乾隆統一新疆之初,北疆伊犁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邊防空虛。自176 2年起,清政府陸續從內地抽調滿、漢、蒙古、索倫兵駐防伊犁各地,但是仍感兵力不足。因此,清政府決定從東北抽調錫伯族官兵,西遷駐防新疆。

清朝錫伯族西遷新疆路線圖

1764 年春,清政府從盛京(今瀋陽)、遼陽、開原等17城抽調了錫伯族官兵1020名,連同家屬共3275人,分為兩隊西遷新疆。第一隊於農歷四月十日起程,第二隊於四月十九日起程。

1764年四月十八日,西遷官兵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裡,舉行盛大宴會,為遠赴新疆的親人送行。後來,新疆錫伯族民眾便把這一天定為“西遷節"。

佟麗婭盛裝騎射紀念"西遷節 "

西遷民眾從瀋陽出發,經過通遼等地 進入蒙古高原,取道車臣汗旗、烏蘭巴托西行。車臣汗旗即為今天的溫都爾汗。錫伯族民眾越過杭愛山、抵達烏里雅蘇臺時,已經是176 4年農曆八月下句。當時,蒙古高原初雪降臨,加上長途跋涉和畜疫流行,出發時帶的3000頭牛己剩不足400頭,所帶的2000匹馬中300餘匹已經消瘦不堪。於是決定在烏里雅蘇臺休整過冬。1765年三月過冬後,烏里雅蘇臺將軍為西遷隊伍補充了500匹馬和500峰駱駝,他們繼續上路,經過科布多,越過阿爾泰山,進入新疆,取道塔爾巴哈臺(今塔城)、博爾塔拉等地,於七月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兩隊人馬先後到達伊犁。

在一年多的西遷途中,婦女老幼坐牛車,青壯年男人騎馬或步行。缺少糧食,他們採集木耳、野菜充飢。缺少布匹,產婦便用野草包裹嬰兒。錫伯族民眾以頑強毅力完成了西遷這一壯舉。

盛京出發時登記在冊3275人,實際到達伊犁的人數為 4030人。除了出發時新加入的官兵家眷 405人外,一年零三個月的艱苦西遷路上,竟然又出生嬰兒 350人之多。

嘉慶朝 時的伊犁地區

錫伯族官兵在伊犁休整訓練後,1766年春,根據伊犁將軍安排,越過冰封的伊犁河,遷駐今察布查爾一帶,在伊犁河南岸定居下來。1767年,正式組編為八旗,他們攜帶武器"撒袋1080副,戰箭23770枝,弓1082張,腰刀1018 把", 駐守在伊犁河南岸的18 處卡倫(類似於邊境哨所),戍守西障。

清代,錫伯族官兵除駐防18處卡倫外 ,還定期到南、北疆的喀什噶爾、塔爾巴哈臺換防。在清中期的平定張格爾之亂、七和卓之亂等軍事行動中,錫伯族官兵衝鋒陷陣,忠誠為國,立下卓越功勳。

嘉慶七年至十三年( 1802-1808)間,錫伯族民眾在伊犁河流域開挖了察布查爾大渠,南引伊犁河水灌溉,擴大耕地面積78600多畝。"察布",為喇嘛經語,含有供品和餚饌的意思;"查爾",是錫伯語"查魯"的口語,意為倉庫。"察布"和"查爾"合一, 錫伯語有餚饌之庫的意思,實為糧倉的形象說法。為紀念嘉慶年間開挖的察布查爾大渠,感念水渠哺育之恩,"察布查爾"後來成為該地地名。

今天,察布查爾縣是我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因為錫伯語類似於滿語,這裡也是當今我國懂滿語的人才最集中的地區。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信仰、多種語言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多元新疆",東來的錫伯族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