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奉献了我的一生,你却从没记得我


​张爱玲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有一段文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是卑微的,他是她的全部,而她是他的分母。

胡兰成多次婚内出轨,而张爱玲始终不能下定决心离开他。在胡兰成逃亡途中,张爱玲一直给他寄信寄钱,为了给他的情妇打胎,张爱玲典当了自己从小就带着的金手镯。和胡兰成决裂,张爱玲又把自己的30万稿费全部给了他。

在深爱的人面前,总是卑微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更卑微的故事。

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


爱到极致的单恋


她十三岁时,他搬到了她家的对面,成为了她的邻居。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因为他写了好多书,在另一个世界里声名卓著。而她突然发现,他是一个年轻潇洒、性格开朗的青年。从此,她被他深深地吸引了。

有一天,她和她的女同学在大门口闲聊。他轻巧地跳下车,走向门口,她情不自禁地为他开门。他看了她一眼,那眼光温暖、柔和、深情,似乎是对她的爱抚。就是在这一刻,她彻底沦陷了,她疯狂地爱上了他。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就这样,因为一个眼神,她爱了他一辈子。


因为他喜欢书,所以她好好学习,疯狂读书,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因为他热爱音乐,所以她突然以一种近乎倔强的毅力练起钢琴来了。她整天什么也不干,就是在等他,窥探他的一举一动。

后来她的母亲改嫁,她们不得不搬家。为了再见他一面,她在门廊里等了他一夜。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夜,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她没拿毯子,穿着单薄的衣裳,躺在冰冷的硬地板上,透过门底的缝注视着他家的动静。终于,在凌晨两三点钟,他回家了——和一个女人一起回来的。


离开了他,她不愿意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地生活,她沉湎于她那阴郁的小天地里,自己折磨自己,孤独寂寥地生活。

她买了他的每一本书,她背下了他写的每一个字。


成年后,她放弃了周围人的关心和疼爱,她放弃了继父的资产,一心一意回到维也纳,回到他的身边。

经过一整天繁重的工作,她每天晚上都站在他的房前。即使风雨交加,即使维也纳凛冽刺骨的寒风吹个不停,也不例外。

一天晚上,他终于注意到了她。可是,他没有认出她,也从来没有认出过她。

他们一起度过了三夜。那是她的初吻,那是她的初夜,那是她的一切。然而,她最后只收到了几朵玫瑰作为临别纪念。


从此以后,在他每一年的生日,她都会给他送一束白玫瑰。但是他从来不知道是谁送的。

她怀孕了。

这是那三夜萧魂荡魄缱绻柔情的结晶。


她了解他,他喜欢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欢愉游戏,突然一下子当上了父亲,一定觉得不是滋味。她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他的一个累赘。

为了活下去,为了使孩子过一种上流社会的光明、快乐的生活,她做了别人的情妇。

她很美,她认识的那些男人,对她都很体贴,他们都宠她,惯她,尊重她。她放弃了成为伯爵夫人的机会,仅仅为了以后再次与他相会的微弱的可能性。

后来,她果然又遇到了他。可是,他还是没有认出她,也从来没有认出过她。他只是把她当作另外一个女人,当作一个陌生女人在追求。



她又在他那里度过了一个销魂之夜。她多次旁敲侧击,以为他终于想起来了,她可是他儿子的母亲啊!然而,他终究对她没有一点印象。他不但遗忘了她,还侮辱了她。他竟然为了这一夜付钱给她。为了这一夜付钱给他儿子的母亲。

后来,她的儿子染病死了。她自己也深染重病,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倾吐了对他的爱慕之情,披露了为他奉献一生的生命历程。

作家放下手中的信,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始终构不成一个图形。


一场纯粹的爱情


这不是一段低到尘埃里的感情,而是低到水泥里,永远也开不出来花儿的感情。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是一种纯粹的爱情。

我不是说它伟大,也不是说它感人,而是纯粹。一种完全不掺杂其他成分,只为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


她的一生都在为他奉献,既没有让他知道,也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她的一生是从认识他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即使在她死前寄给他的长信中,为了不让他自责,她也反复强调从来没有责怪过他。

他是一个喜欢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人,为了不给他造成心理负担,她的奉献,她所做出的牺牲,她从来没有对他讲过。



在那销魂荡魄的三夜里,她没有告诉他她小时候如何疯狂地迷恋他,她没有告诉他她在搬家前的最后一晚如何趴在冬天冰冷的地板上等他回来,她没有告诉他她如何把他的书上的每一句话背得滚瓜烂熟,她也没有告诉他她每天下班后如何冒着凛冽的寒风站在他的楼下。

她多少次想把这些统统告诉他,但是她没有。她忍住了,她知道他不喜欢责任和拘束,而这些会给他带来不安。

怀孕后,她怕给他带来麻烦,她怕牵连到他,她怕因为这种牵连而受到他的怨恨。所以,她把这一切独自承担了下来。

一个女人,独自一人抚养孩子,这要承受多大的苦难。全部的财产被洗衣妇偷光,独自一人躺在像屠宰场一样的病房里生孩子,忍受着年轻医生在身上摸来摸去的污秽,孤立无援,无力自卫。


那是一段地狱般的经历啊。可是,她忍下来了。她满脑子考虑的都是他,仅仅为了不给他添麻烦,就独自一人承担了一切。她为他做出了天大的牺牲啊。


为了孩子,她做了别人的情妇。她本可以当上伯爵夫人,成为一座美好无比的府邸的女主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她拒绝了。仅仅为了以后有可能再次与他相会,哪怕一小时。就为了这一小时,她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

这就是一种纯粹的爱。

在他们最后一晚的相会中,她多少次想对他倾诉一切,她想告诉他我就是十几年前的那个邻家女孩,我就是十年前和你一起度过三夜的那个少女,她想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孩子,她想告诉他你花瓶里的白玫瑰是我送的,这十一年都是我送的。可是,她没有。即使他为了这一夜付钱,为了这一夜付钱给他儿子的母亲。



这真是一种纯粹的爱,一种无私的爱。

爱都给你了,苦都被我吞下去了。


对这场爱情进行道德评价,是对它的侮辱


我认为不应该对艺术作品进行道德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它本身的艺术美不是由它符不符合道德来决定的。


对艺术作品进行道德评价,是一件特别无趣的事。



《挪威的森林》不就是滥交吗?

《娜塔莉》不就是乱伦嘛?

《廊桥遗梦》不就是婚外情加出轨嘛?

如果仅仅用乱伦来评价《娜塔莉》,用婚内出轨来评价《廊桥遗梦》,那就太肤浅了。它们都讲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与道德无关。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是很担忧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确实是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但是无关道德和现实。如果你问我书中女主人公做的对不对,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做。我只能回答,这无关对错,并且我不建议你这么做。



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他们也像书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情不自禁,奉献了一生而对方却不知道。甚至为爱发疯的事也是存在的。在爱情面前,他们就像被黑洞死死吸住一样,动弹不得,最后像女主人公一样痛苦地度过了一生。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多爱自己一点点,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