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产能优势,中国可向美国、意大利、伊朗等国出口医疗物资了?

2020年年初,中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一时间口罩、防护服、检测仪、净化器等多种医疗物资短期,加上没有有效的进口渠道,中国大量企业放弃了春节假期来复工。同时中国各地以及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新建相关生产线,保障相关物资供应。

为了战胜疫情,中国新增了大量产能

比如,中国石油旗下4家企业,新建6条完全符合相关标准的医用口罩生产线,单日产量可达150万只;格力旗下的珠海高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也陆续投入7条口罩生产线,3月初日产能可达到40万只,3月底日产能预计增至80万只。

不仅如此,格力电器旗下新成立的医疗科技公司经营范围还包括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紫外线消毒设备、手术室感染控制用品等等。此外,美的集团则“腾出位于顺德北滘的净水器生产车间”用来新建口罩生产线,日产量可达20万……

不再一一介绍。总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继续发扬了“自力更生、团结一致”优秀传统,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的“医疗物资保障”。对此,有些网友担心“这种不计成本的方式,会不会产生较大的损失啊”。

中国新增的产能,现在可以用来出口了

除了咱们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也在全球蔓延——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出现了确诊病例,而且蔓延速度还不低。并且美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印度、伊朗等数十个国家的医疗物资非常短缺,这意味着中国的新增产业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据报道,中国企业已经收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比如,九安医疗,他们已经“接待量大量海外的询问订单”,预计“在保障国内公共卫生防疫需求的前提下”在4月份开始对外出口相关医疗器械产品。

宝莱特也表示他们已经接到了来自意大利的订单(1000台高端监护仪),此外还有其他国家的订单询问。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也已完成欧盟CE认证,预计不久将出口到欧盟。

南生注意到,中国方面已经多次表示,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属于“自由贸易产品”,不禁止出口,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相关贸易。而且随着中国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产能优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我们支持在国内情况好转的前提下,那些产能富裕的企业可以对外出口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救治药品等,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这无疑属于双赢,既帮助了其他国家对抗疫情,同时也给中国企业新增了订单、利润。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