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智商,什么是情商?AND智商与情商的区别

不要把知识和智慧混淆,知识告诉你怎样生存,智慧告诉你如何生活——扫地僧

情商就是其中所言的智慧,

智商即是学习知识的能力,理性,直线性

论智商

智商是吸收知识、扩展认知的能力,是理解能力,

就像一本书,智商高的人和智商一般的人读,吸收效果绝不相同

高智商的人读的较深入些,理解的透彻些

而智商偏低的人,则相对来说读的浅,理解了一些片面的,字面意思

前者读一小时即可会其意,后者则需要读两三个小时,才能得其中精髓

高智商者和天资聪颖挂钩,天生理解能力强。

比如我们常听说的神童,别人家的孩子,一目十行的人

低智商者,既理解能力稍逊。

然,高也好,低也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后者完全可以凭着自身的毅力,坚持、恒心来做到超越前者

而前者若不持续利用自身天资聪颖的优点的话,被不懈努力的后者,后来居上也不足为奇

当你觉得自己有天赋、够聪明,那也不要放纵自己

当你懒散惯了的时候,上天会慢慢收掉你的天赋

扩展自身的认知,抛弃读书无用论

读书和学习并不划等号(读书≠学习)

何为学习,老子说过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读书是知晓,学习是行动力

诚然,我们都不是一出生就会十八般武艺,并非一出生就自带无敌BUFF光环,无所不知

而是随着我们的经历、阅历、所见所闻,来获取对生活各方面的认知

智者随着学的越多,见得越广,便越发知晓自身的渺小,无知

从而促使着智者不停地学,不停地思考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

真正的无知不是缺少知识,而是拒绝获取知识

智者选择生活方式

在我们的祖先还是人猿的时候,每天都在为了吃饱穿暖而去捕猎、去获取食物,

那时的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他们没得选择,只为了活下来,这是生存

今天的我们,感谢那时的祖先,

同时,也因此,让我们现如今的生活方式有了质的飞跃,也有了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生存这一个单一的选项

如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言,既有批判世人,不学无术的味道,也体现着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所以那些从一开始就选择安逸的人,更多的是无知,以此为理由来逃避生活的苦难

只有见过更大的世界选择隐退,才能够称为返璞归真。

看到更多的生活方式,经历过人生百态,看透了人情世故之后,选择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论情商

提到情商,不由得联想到为人处事,会说话,会办事,相处起来让人感到舒服

那所谓情商高的人,在哪些方面有和常人不同的特征呢?

观察

到陌生的环境,群体场合,社交或者在生活中

情商高的人会先留意周围许多细节末枝之处,观察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

来判断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怎样的事情

通过观察来完善自身的契合度

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

和自身成长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以及,一些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从而在一系列综合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能力

其次是体会他人需求的能力

人都是自私的,都有自己的需求,各方面的

然而,人都好面子,这是自私的特点

在人前展现自己的需求会给他人一种很自私的感觉,从而会使人们远离自己

但并不代表没有需求,只是不能直接了当的说出来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会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

实则是在隐晦的表达自身的需求

而情商高的人,有的就是这种能够在交谈中听出对方的话外之音

体会到对方的需求,然后在照顾对方情绪、面子的情况下,给出让人感到舒服的满足需求的方式,方法

控制自身情绪的魄力

掌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可谓是,情商高的核心

人是情感动物,情绪动物。

被情绪控制的人,仿若情绪的傀儡。只要能够触动他的情绪,就可以达到间接的控制他

而能够掌控自身情绪的人,现实中真的是凤毛麟角。

不被自身情绪控制,简单理解即是:不为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所生气愤怒,

情商高的人,在处理生活琐事中能分辨事情本身的问题出在哪里,以便能够更好的处理。

在体会需求的同时,完善处理

原则底线

原则底线是身为人和兽的区别,

兽:被欲望、本能、原始的情感,情绪所支配

没有原则底线的人,只是在服务自身的欲望。

可以为了一己私欲不断的突破下限,

就如古罗马哲学家卢克来修所言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图:网络侵删

转发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