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十二卷配土關鍵和修根的幾種解決辦法

引子

此文章來源於論壇,原作者為愛爾蘭咖啡。並被編輯為精品文章。我覺得非常給常值得借鑑收藏,並且很透徹的分析了養殖十二卷裡各種值得注意的地方,簡直就是一篇教學文章。養12卷的花友們一定要看看。

正文

最近換土順便修修根,在微信群裡發出來後,大家討論都非常踴躍,這段時間都是在分享各自的經驗和問題,我就在這集中分享我遇到的幾種問題和解決辦法,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一起分享吧,主要困惑的花友能夠提供一個更好的借鑑,像我剛入門時也走了很多彎路,禍禍了好多苗子,希望這些總結,能幫助更多的花友少走點彎路,多養出好狀態。

修根前先說說配土,配土也是和修根分不開的,養十二卷也罷,養塊根也罷,關鍵肯定還是光土肥三要素,差一樣解決不好就養不出好狀態來,土是根的載體,也是根的靈魂,所謂“養功”其實就是藉助土,配合水,養好根,比如經常爛根,未必都是澆水和氣候問題,可能是你配土的結構就不科學,即便科學,時間久了土的內部出現很多問題,也會爛根,我今年夏天時明顯就發生很多爛根,一開始我覺得可能是我出差,家人幫忙澆水,多少有些不太懂,但是後來發現是土時間太久了,已經用了2年半了,天津地區水質偏硬,鹽鹼度高,長期澆水析出的鹽鹼非常高,我們盆養又不像田間地頭分解速度快,雨水沖刷中和,也很少有微生物動植物能夠幫忙相互作用改善,於是只有換土這一個解決鹽鹼沉積的方法(我是比較反對用稀鹽酸的,本來也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所以土要及時換,通過我這幾年的養扇積累,我覺得土用1-1.5年是最佳,這是說我們天津,南方水質好的花友應該可以到2年,這個時間下來,土基本也沒勁了,沉積物也多了,顆粒表面也基本都快堵死了,換完土馬上煥活。

另外土的結構需要科學搭配,搭配之前你必須熟悉每種顆粒優缺點,搭配使用揚長避短才行,舉幾個我常用的顆粒說說:

赤玉土特點:PH值弱酸,含微量元素和少量礦物質、吸水性非常好,且快速,持水量非常高(同時也是缺點),成本略高,相對會粉化,我選用的是二本線盆景用的,相對硬些,部分花也未必是好處,太硬不利於養毛細根,所以我選適中的硬度,三本線最硬,我覺得適當粉化除了養毛細粉外,還能提示我改換土了,呵呵。所以以上這些特點,優缺點是相互轉化的,如果你養雨林植物,他的持水量高可能就是優點,用在十二捲上,赤玉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否則容易爛根,相信用高比例赤玉養十二的花友一定深有體會,我有幾盆扇子就是純赤玉養的,說實話,換盆時我發現根系真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毛細根非常豐富,但是有的品種就特別容易爛根(容易爛根不是一定爛根,咱不抬槓,呵呵),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和習慣來搭配,我是跟仙土搭配的,我特喜歡用仙土,下面具體說說仙土。

仙土:首選峨眉山荷王仙土,典型的肥沃黑土,pH值弱酸,肥力高含豐富的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磷鉀鈣含量高,這三個肥始終是我重點添加的有機肥,磷鉀肥除了促進植物開花結果,對於十二捲來說,磷肥是促進根系生長,尤其是早期根系的建立,對於常常從小苗購買的玩家來說太重要了,鉀肥是促進光合作用,促進植物對氮的吸收了利用,有效的轉化成高蛋白,更多的積累幹物質,對於喜歡葉插的玩家來說,葉子幹物質的多少是決定母葉多出苗,長時間活著的保障,我的葉片最長活了三年多,出了好幾茬苗,既是在於前期的強化有機肥精養。鉀還能促進植物經濟用水。由於鉀離子能較多地累積在作物細胞之中,因此使細胞滲透壓增加並使水分從低濃度的土壤溶液向高濃度的根細胞中移動。在鉀供應充足時,作物能有效地利用水分,並保持在體內,減少水分的蒸騰作用,簡單的說就是減少塌窗現象,同時會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忍受乾旱、低溫、含鹽量、病蟲危害、倒伏等不良狀況。鈣肥增加細胞壁韌性和厚度,能在機能上改善徒長,養水草和蘭花非常好,所以我借鑑過來的,特點是幹了後吸水慢,幹了後堅硬,和赤玉搭配正好,澆水時赤玉快速吸滿,會增加重力水,此時的仙土沒有吸很多水,所以盆裡不會吸有太多重力水。等仙土慢慢吸收,赤玉的水也不多了,仙土溼潤了,顆粒縫隙間就沒有什麼重力水了,這樣能改善積水爛根問題,這個尤其是在夏天比較管用,仙土氮肥相對少些,所以要用羊糞彌補,後面有機肥中會說到。

火山石:分為紅黑兩色,多孔,質輕堅硬,多為弱酸性或中性,極少有鹼性,我們用的紅色的都是弱酸性的,他的優點是過濾水質,活化(增加氧離子,有一定殺菌作用),培養硝化菌(培養硝化菌,不過多肉上幾乎用不上,因為土不可能是經常溼潤的),含微量元素,選多孔細孔最佳,紅色最好,黑子主要是石英成分高,不利於透氣,作為彩虹石配色可以少量用點,火山石不易用多,硬質顆粒不利於根系向下延伸,容易倒根

桐生砂:也是火山沙的一種,富含氧化鐵,質硬,透水性好,提供的鐵元素防止植物黃化,尤其適合玉扇和萬象這類常綠植物,氧化鐵多了對植物也有害,不過大可不用擔心,這裡是桐生砂,不是純氧化鐵,呵呵。富含都是相對的,不是很高。不過桐生砂也不易太多,否則土壤結構太硬,不利於根系生長。

黃麥飯石:也叫軟質麥飯石,這個也是我主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提供方案之一,含量非常豐富,經常澆水能析出40多種元素,20多種微量元素(具體可百度,就不多說了),黃麥飯石主要是藥用較多,在養豬中抹粉添加到飼料中補充礦物質,所以比普通灰色麥飯石更適合多肉

發酵松麟:就是發酵過的松樹皮顆粒,我用它主要是提供有機物和培養有益菌,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提升配土的挺闊度,增加土壤彈性,讓根能夠更好的舒展,很多人都說用有機肥和用松樹皮都發黴,導致爛根,這完全是不會用和誤解,如果是這樣,那不得從白堊紀植物都要爛光了,不等人類進化過來就先滅絕了,我土裡還摻有機石灰了,就是為了長得更好,呵呵,所以要科學使用,松樹皮發酵過程中是會產生高溫的,細菌和蟲卵都會被燒死,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即便是後期的二次汙染也完全不用太考慮這個,我群裡有有位花友(微信名天色),用純松麟養的十二卷,狀態非常好,所以只要方法得當


配土比例一直也是花友提到最多的話題,也是我們群裡討論最多的話題,其實這個各有各的好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配方,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南方北方差異大,每個人的養護環境和方法習慣都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必須的,必須充分了解顆粒的性質特點結構,才能更好的配出適合自己的土,而且要不斷的觀察和改進,才能到達最佳狀態,我之前最早的配土已經被我調整了六七次的,就是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平時觀察出的問題做出的調整,我每次配土後,都要做兩個實驗,一是澆透後必須在5-7天內幹掉,二是土壤酸鹼度必須在6-7之間的弱酸值範圍內,一週內幹掉,是為了讓土壤呼吸,這是長好根的關鍵,十二卷的根不怕水,不怕幹,就怕泡水,泡水窒息後滋生細菌浸入壞死部分,這就是爛根的主要原因,所以讓土壤呼吸是必須要解決的,土壤吸水(帶來新氧氣)後排出的是空氣,這既是“呼”,等水蒸發後,顆粒和土壤內的孔隙因為空了產生負壓,會吸入空氣,這就是“吸”,一週之內完成一次呼吸,這是養根,對於盆大的,我都在盆壁中底部會鑽幾個空,作為通氣口。土壤酸鹼度,把攪拌好的配土放入水裡浸泡7天,其中每天都攪拌幾次,等最後一天測試pH值要在弱酸範圍內,這樣才能安全穩定的養好根,養出好狀態來


有一個簡單的配土比例,給大家參考,不過這個是適合天津地區和我喜歡經常澆水的習慣,二本線赤玉3,仙土2,火山石1,黃麥飯石1,桐生砂1,發酵花生殼粉1,泥炭土1+有機肥1

有機肥:羊糞2+蚯蚓糞3+雞糞1+骨炭1+海鳥糞1+稻殼炭2

修根

再說修根,土用好了,修根才有意義,修根主要是在換土的時候,對根系進行檢查,梳理,讓根系長得更好,同時觀察根系來判斷自己的配土、澆水習慣等等,有無需要改善的地方。

根如果太密,或是枯根爛根太多,都需要修,根稀疏的,也要通過修根促使多生根芽,我根不好的照片不多,先文字簡單敘述我幾種修個的情形,

1、老根萌發毛細根的能力變弱,根皮褶皺多且厚,顏色偏土黃或是黃褐色,這種根基本也無毛細根,或是毛細根很少,它的存在也會制約新主根萌發,導致生長緩慢,甚至長期塌窗,所以這種根要修掉。

2、爛根幹根後的根眼,藏汙納垢,老皮是吸水的,因此也容易在這個位置發生感染,所以要既是修掉,尤其是粗根留下的較大根眼,我是用平口刀削平,削到沒有深顏色的根眼痕跡







3、根基過大,老化,根系少,修掉無用的根基底部,通過創口刺激,啟動萌發機制,長出新根

傷口處理:動刀前刀要用酒精或是火焰消毒,切完後傷口不要碰水,不要接觸土壤,尤其是溼土,手也不要摸,也不要塗抹任何生根粉或是消毒藥,刺激傷口分泌過多體液,行程厚的結痂,厚結痂會抑制髮根,若果產生後結痂,就要揭掉重新結痂,傷口切後什麼都不抹,直接陰涼處陰乾是最容易產生正常結痂(薄結痂)的,如果傷口體液較多,可用乾淨的新面巾紙沾幹即可,晾傷口期間一定不要噴水,不要曬太陽,就放在陰涼地方別管他,不要對它各種“關心”,怕它幹了噴噴水,怕它徒了曬曬太陽,怕它這怕它那,就傷口朝上放著就完事了,一般秋冬季節要晾一個月左右,快的半個月就會看到根芽

以下圖片不一定都是同一棵植物,都是這一年來積累的照片,會挑選更有代表性的發

全切:









結厚痂處理:



半切:就是修根不用都切掉所有根基,有的根是新長出來的,只是比較少或是僵住一部分,這種情況客流保留好根,做一個支架架起來把傷口和土隔離,這樣留下的根既可以在土裡繼續生長,傷口也不會感染潰爛。

下面這顆大久保玉扇錦這顆玉扇生長非常緩慢,根系一部分壞死有一空洞非常容易爛,另一側根還是不錯的,還有一個花劍苗,所以為了保留好根和花劍苗採取半切,切掉壞根眼,清理乾淨空洞,削調基座外皮重新發根,目前已經出新根了,傷口癒合後也比較平坦乾淨。


最後,切下的根也別浪費了,挑相對年輕一點的根,根插


回覆精華彙總

1.提供一個關於土壤酸鹼度的無需檢測就能操作使用的辦法, 配好土之後 在雨季淋雨幾天 即可。因雨水可直接稀釋降解土壤鹼性使其成為弱酸。只要不是特別燒的和帶有未發酵植物的土 都可以這般使。另外關於少走彎路, 我必須說一點。 您買的時候是用的什麼土養的植物, 最後配一樣活著類似的土, 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別自己瞎鼓搗各種 莫名其妙的顆粒土 。每次換土 都應該考慮再三 加入其他東西。最簡單的配土, 即是 泥炭一半 珍珠岩一半,養十二託託的,養不好除了土, 多想想 環境和澆水的問題。

2大規模配土和換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驗靠自己慢慢摸索積累。反正隨便做什麼事情要想做好就不能糊弄,你糊弄它,它也糊弄我們,養12頁一樣,不能圖省力,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能做到的就全部做到位。就拿配土一事,各種土按照大體的比例,過篩、混合等等,還是很累的,上面一個花友說的好,最簡單的配土, 即是 泥炭一半 珍珠岩一半,最經濟最省力,但是我想說的這個對我們後期的養工非常考驗,要求太高,目前的我還是做不到,謹慎考慮只能多花錢買顆粒,前期多費點心,後期省力點。

3.12卷我也玩了四五年,之前也一直在研究和糾結用土,自己的一點拙見,全顆粒和全泥炭都有養的非常好的,還是看自己的環境和自己澆水,施肥方面從最早的奧綠到後來的HB101、花朵朵、魔肥、到後來只有羊糞沫,慢慢覺得肥也不是重點。

圖片賞析

發幾個養的狀態我比較滿意的給大家看看,我基本喜歡養成這種乾乾淨淨,肥美的狀態。
































結語

這篇文章值得所有愛好者進行拜讀,裡邊有很多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裡我也說下我的看法,每個種植著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需要自己進行調節。

我是大牛排mt,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私信或者回復我,歡迎關注我查看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