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城南:金鸡岭,万丈高,铁帮铜底洛阳桥

在新泰城南名公村平阳河之东位处丘陵地带,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岭”的存在,让它更富神秘色彩。

这座岭,名唤“金鸡岭”。传说山上有一金鸡,每日拂晓,便登岭顶,面向东方,昂起脖子长叫,它叫完之后,天下的鸡才跟着叫起来。似乎它是每天早晨向天下雄鸡下令一样。此鸡乃是一只神鸡,不愿让人看到,当然一般肉眼凡胎也是看不到它的。

不知何年,更不晓哪代,有位老人天快亮的时候抹黑下地,他的地正在金鸡岭下。无意中向岭顶望了一眼,只见金鸡红彤彤的冠子,浑身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金鸡昂首挺胸,张开翅膀,脖子一伸,扬天大叫。随着金鸡叫的同时,整座岭也在长高。它每叫一声,整座岭便长高三丈。不一会儿,原来的岭已经变的比泰山还要高。那金鸡叫完了最后一声,一眨眼的样子,整座岭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此时周边村庄的鸡似乎得到了指令那般,纷纷跟着叫了起来。而那只金鸡却消失不见不知到哪去了。


这位老人将自己的发现和村民一说,此事便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从此这座岭便叫做金鸡岭。后来,南蛮子听说这里有只金鸡,遂生歹意。他们蹲守一夜,在金鸡正要打鸣的时候将金鸡掳走了。


这便是金鸡岭名字的来历,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值得我们思考。在“金鸡岭”附近早年间便有山鸡,笔者曾经亲眼目睹过。也有玩闹孩童,跃跃欲试曾逮住过几只。传说中的金鸡是不是将此处的山鸡给神话了?


还有一种说法:“金鸡岭,万丈高,铁帮铜底洛阳桥”。此句指的是在金鸡岭附近的“普泽庙”前建桥时碑文当中有洛阳人士捐款而来。普泽庙始建年代不详,名公称其为南庙。是一处佛教建筑,该庙占地1亩,正殿3间,东西厢房,门厅清洁。“普浮庙”处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为庙会,赶会的人群络绎不绝,有自山西而来的骡马贩子,张店来的瓷器贩子等,附近村民多去销售红鸡蛋。每至庙会便有戏剧表演。而此庙早已不复存在,据老人回忆应毁于解放前。早年间曾有人见到碑文有清乾隆等字样,另有民国十一年重修碑文,笔者曾多次查访,始终未见。

在清初,随着九省御道的开通,新泰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南北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南北方两种思想产生碰撞,北方尤其是山东,孔孟之道的发源地,“士农工商”,商居末尾,鄙视商业,务农者居多。南方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经商做工者居多。故而南方人到北方做生意在北方人眼里便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为什么呢?我们这里大家都在种地呀,你们怎么可以做生意呢?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但是恶南思想便有了。包括直到现在,提到南方人,很多人心里还是“南蛮子鬼,南蛮子精”等认识。时至今日,这种认识已经断不可取。南方人普遍的精干、务实才是我们北方人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