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賜死和珅後,和他處處作對的死對頭紀曉嵐,最後他結局如何?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一部劇,紀曉嵐和和珅的鬥智鬥勇,讓不少觀眾拍案叫絕,在這部電視劇當中,和珅並非一個單純的大反派,他能夠懂得人心,能力優秀,正是如此,才能夠在朝廷當中混得風生水起。

歷史上,和珅是最大的貪官,正所謂出來混是早晚要還的,1799年,太上皇乾隆駕崩,而嘉慶正式開始處理國事,剛上臺的他就開始著手處理和珅。

起初,嘉慶皇帝還命令和珅總理喪事,然而到了正月13日,嘉慶皇帝就宣佈了和珅的二十條大嘴,下旨抄家,獲得了銀票田地等共計8億兩的財富,要知道乾隆年前清朝廷每年稅收也才7千萬兩,考慮到和珅為元老大臣,最終嘉慶還是賜給他三尺白綾,讓其自盡於家中的宅邸。

讓人們感到好奇的是那麼影視劇當中和他處處作對的死對頭紀曉嵐,又跑到哪裡去了呢?實際上在正史當中,和珅和紀曉嵐並不是同一批入朝的官員。紀曉嵐出生在1724年,是戶部官吏紀容舒的第二個兒子,而和珅出自於1750年,足足比紀曉嵐小上26歲。

兩人的仕途卻並不一樣,這和他們的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和珅的家族是滿清著名的貴族鈕枯祿氏,他的父親則為福建的副都統,在乾隆三十三年,18歲的和珅又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馮氏。

因此和珅得以平步青雲,他參加科舉雖然名落孫山,然而憑藉關係還是成為了乾隆儀仗隊的侍從,很快,和珅依靠乾隆的喜愛,乾隆三十八年,他就擔任了管庫大臣,而在乾隆四十年,和珅又擔任了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四十一年,26歲的和珅被任命為軍機大臣,這也是清朝歷史上最為年輕的軍機大臣。

然而紀曉嵐又如何呢?他的日子可就沒有和珅好過了,雖然也是出於官宦之家,然而父親紀容舒最大也不過是一個知府,還是個漢人,自然沒有和珅家那麼大的勢力,乾隆十二年,23歲的紀曉嵐中了舉人,但是中途母親去世,一直到乾隆十九年,紀曉嵐才正式參加正科會試,中了第22名,乾隆二十三年,紀曉嵐被任命為武英殿纂修,也就是一名記錄筆記的小官而已。到了二十四年,則被提拔為功臣館總纂,在和珅擔任軍機大臣的同一年,49歲的紀曉嵐這才擔任《四庫全書》的侍讀。

因此,在紀曉嵐的官宦生活當中,他於和珅並無太多交集,即便是有,也是同僚下屬的關係,紀曉嵐根本不可能去主動得罪和珅,兩人到是因為朝政問題有過爭論,但是彼此之間未曾引發矛盾。

紀曉嵐因為修撰《四庫全書》從而得到了皇帝賞識,乾隆四十四年,紀曉嵐被任命為禮部侍郎,之後又加封為禮部尚書,協助大學士,。到了嘉慶時期,紀曉嵐已經是72歲的高齡。

嘉慶九年紀曉嵐八十大壽,嘉慶皇帝專門派遣大臣為他祝壽,到了嘉慶十年,紀曉嵐又被任命為太子少保,最終在這一年去世,嘉慶帝賜白金五百治喪,親作祭文、碑文,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予諡“文達”。

可以說嘉慶對於和珅和紀曉嵐的待遇,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