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中國郵政只是快遞的一種,而這次……

“謝謝您,郵遞員叔叔!您辛苦了!”



這一句“謝謝”

不知道暖化了多少郵政人的心

這一句“辛苦了”

不知道讓多少郵政人即使再疲憊也覺得值了



在全國348個地市開展教材寄遞服務

寄遞總數是1200多萬件教材

這是一次多龐大的“寄遞作業”?



打開一堆堆課本的包裝

一個年級一個班地鋪開各科教材

分揀成套、裝袋、貼面單、上包裹機

分排段道路線、消毒、運送、投遞到小區

教材寄遞這件事聽起來與寄包裹無異

但其中程序繁複、工作量巨大



最大的包裹多達60本書,重30餘斤

最遠的有跨國投遞,交投到越南

最難的是小區隔離,堵在門崗之外

最苦的是郵遞員獨立寒風幾小時

只為等你來領書



這其中的苦與累

不置身其中,不切身參與,很難體會得到


  “以往自己收快遞的時候,覺得快遞真的很方便,但是通過這次幫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郵政快遞行業的辛苦,也對郵政快遞行業有了一些改觀。在疫情期間,郵政承擔了很多無法替代的責任,也為百姓生活正常運轉提供了重要保障。這次幫扶,我們打包一份教材是24本書、5公斤左右,因為有1500餘名學生的教材要處理,所以在分書的時候都要再核對一下數量,以免出錯重新再來。體驗過短短兩天快遞小哥的工作後,我覺得這不僅僅要體力跟得上,腦力也得跟上,最重要的是還要有認真嚴謹的態度。在打包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也都是站著的,雖然很累,但是當我看到電信人和郵政人都在為學生們忙碌著的時候,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我切實感受到了‘郵電一家親’的感覺!”

中國電信浙江縉雲分公司壺鎮支局客戶經理周曉俊在得知壺鎮湖濱中學教材配送的消息後,和公司志願者們一起參與到壺鎮湖濱中學的教材配送工作中,主要是進行分書、打包及裝袋,2月17日也參與到了上門派送的過程中。



  宋立峰是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80後”的他和自己愛人看到上海團市委網站上志願者招募的信息後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報了名。2月25日,他和愛人早早趕到上外第一實驗學校,與其他8名志願者一同為同學們的新教材打包。他坦言:

“教材打包絕對是一項體力活,一天下來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了,但身邊的郵政人卻還是精神抖擻、效率極高,讓我自嘆不如。以前覺得中國郵政只是快遞的一種,甚至速度還比不上一些民營快遞,但通過此次和郵政小哥並肩作戰,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郵政作為中字頭‘國家隊’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特別是在此次防疫的非常時期勇挑大樑,為保障百姓生活、保障社會正常運轉,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的勇氣,都讓我十分感動。”



“雖然地處偏遠,但不能讓農村孩子落下,再苦再累也要把郵件及時送到。”


不僅是城區內的孩子

郵政快遞小哥的心,牽掛著每一個孩子

無論在哪,不管多難

郵件也一定要送達!


▲ 3月5日,一批已消毒打包好的教材裝車,從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行駛65公里到達蔡木山鄉一家河郵政代辦所,隨後由代辦所人員葛林開車前往42公里外的鐵公泡子村委會,為12名學生配送教材。由於前幾日下大雪,路面積雪數尺厚,一趟往返8小時,光是剷雪就鏟了4次、花了2小時。


▲ 3月3日,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茂道吐郵政所的委代辦營業員桂花在投遞郵件的路上,因雪天車輛打滑不慎滑進路溝,造成車身前部保險槓損壞嚴重,所幸人員沒有受傷。桂花當時受到嚴重驚嚇,但還一直擔心郵件有沒有受損。冷靜一會兒後,她第一時間確認郵件,看見郵件完好無損才舒了口氣:“當時挺害怕的,但我送的郵件都是人家著急要用的,不能耽誤孩子們的學習。”當天,11件教材全部妥投到學生手中,沒有影響學生們的網課學習。


有人說,郵政人的手

呵護幸福、傳遞希望……



可他們卻說“如此拼命,只為你”


▲ 重慶市39個區縣、1549所學校、200萬份教材、多達1000萬冊書籍交由郵政配送,重慶郵政全體總動員,從市分公司總經理到後勤人員,從儲蓄網點員工到員工家屬,紛紛奔赴一線參與郵件封裝和投遞。短時間內集齊了3萬人的生產勞動大軍,大家廢寢忘食、日夜鏖戰,在5天之內將97%的教材投送到戶。為了孩子們,重慶郵政員工儘管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但仍鬥志昂揚,紛紛發朋友圈展現勞動場景、相互鼓勵。


還好有你,我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亮


受疫情影響,學校開學的時間不斷推遲,導致初三、高三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的孩子們暫時無法返回學校進行復習,且手頭的資料也十分有限,讓不少孩子擔心中考、高考時會落下很多。當郵政以最快速度將教輔材料送到他們手中時,他們紛紛寫下一封封這樣暖心的信,送來郵局。


向上滑動閱覽


稚嫩的言語代表了他們最真摯的心


▲ 西安市後宰門小學學生錄製視頻對西安市鐘樓郵政分公司投遞員叔叔及時把教材送到他們手中表示感謝。


中國郵政,真是咱們老百姓的貼心人!


非常時期的郵政速度與大任擔當



錦旗、感謝信

無一不是對每一個逆行身影的感恩與敬佩


▲ 2月18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教育局方亮局長對郵政學生教材配送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併為富陽區郵政分公司送上“風雨無阻、情繫教育”錦旗,感謝富陽郵政為教材配送項目做出的貢獻。他指出:自教材配送項目啟動以來,富陽區郵政分公司勇挑重擔、全員發動,組織調度周密、調撥配送得力、服務保障細緻,短短4天時間順利完成7萬餘份教材配送,截至目前沒有收到一起投訴,富陽郵政的工作效率和辦事質量得到了政府和廣大師生家長的高度評價和讚賞,在關鍵時刻充分體現了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小學部向上海市長寧郵政分公司致感謝信,表示真摯的感謝。


送得到、收得回

刷新了我對郵政的認知



3月4日至6日,北京市延慶區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第五中學高三年級所屬的1026名學生進行了一場為期3天的“不見面”居家考試,教師們也順利完成了“不見面”的統一閱卷,其中,北京市延慶區郵政分公司為4所中學提供的一模考試訓練考試試卷郵寄、回收“雙向寄遞”服務,不僅解了備考師生的燃眉之急,也成為北京市首個提供訓練試卷“雙向寄遞”的單位。北京市延慶區第五中學陳晨同學在“雲考”過後,拍下了這段“考後感”Vlog。


348個地市,1200多萬件教材

這不僅僅是一組簡單的數據

而是成千上萬雙手完成的無數次傳遞!



▲ 2月28日23點,重慶市江北區徐悲鴻中學。當大石壩郵政小分隊完成3500個教材包裹的封裝、打包和貼單後,尚未來得及欣喜,就難過地發現該棟樓沒有電梯。這意味著重達7000公斤的包裹要完全依靠人力從3樓運輸到1樓。眉頭一重,計上心來。大夥兒繞著樓道依次排開、分隔而立,搭建起「人力皮帶機」。3500個5斤重的包裹開始傳遞,每個人左右上下扭轉3500次。



也許曾有誤解,也許曾有偏見

但希望通過這場戰“疫”

大家能真正地認識我們——

中國郵政!

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