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云”频出,但似有“扑街”的趋势

情人节以来,武林银泰的销售额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五成,且全部来自线上。与此同时,在新零售的支持下,湖北银泰导购在淘宝直播上复工——2月18日,银泰百货携手淘宝,为10位湖北导购开通直播专场。



3小时,这些导购拿下了顶级购物中心客流,一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的班。

“云逛街”扑街,银泰百货的成功也是靠流量扶持


疫情发生后,各大百货商场关门,为了能够将商品销售出去,不少商场选择“云逛街”模式,在部分城市封城,跨城物流运输受阻、多数快递公司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商场将物品同城快递到用户手中,的确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但“云逛街”模式真的可以让闭店期间的销售额持续回升吗?我们知道武林银泰“云逛街”创造了可喜的成果,但也要知道银泰百货早在2016年就上线了逛街APP“喵街”,之后逐渐转型为一家“24小时不关门的百货商场”。而银泰百货天猫官方旗舰店也已经是5年老店了;在这次的淘宝直播中,

银泰不仅可以直接在天猫店页面挂店铺链接,还可以在淘宝直播中获得流量支持。

可是像北京朝阳大悦城以及凯德mall等大型商场,在疫情期间的“云逛街”模式可以说是临时抱佛脚,它们在淘宝直播中不仅没有流量支持,用户也只能通过联系客服,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购买,操作步骤的繁琐客观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并不怎么好。

随着物流的恢复,再加上商城“云逛街”在价格上本身就没有任何优势,顾客当然会选择价格更为实惠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因此像北京朝阳大悦城以及凯德mall等大型商场在“云逛街”模式上算是“扑街”了。

西遇营销合伙人,分销获客带动成交

疫情期间,很多商家采取“云逛街”、“云健身”、“云上课”的模式,大多数人都是被迫“上云” ,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好,云服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线上交易,前期需要很多的铺垫工作,而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基础。

早在春节期间,以经典的卡通“小熊”形象为大众所熟知的服装品牌Teenie Weenie为抗击疫情对线下门店的冲击,就在内部推行了全员分销制度。包括门店导购和公司普通员工在内的7000名员工,都成为Teenie Weenie的“分销员”,以朋友圈和社群营销方式获客。

主营服饰鞋包的本土快时尚品牌西遇,最近也推出了“营销合伙人”计划,向全国招募线上销售推广人员,承诺“0元开店、高额返点”。西遇这次推出的营销合伙人计划,采用的是二级分销体系:一级分销商推荐产品给好友并下单、自购西遇产品均可根据销售额获得12%-16%的佣金提成,而若发展下级分销商,则可赚取2%的佣金提成。


分销这种互惠互利的形式在疫情期间容易带动消费,因为大家在家无事可做,只需要简单的在线上推荐,就可以获得佣金提成。

跟西遇类似的模式,秦丝也有专属自己的微商城,并且可以自定义分销规则,智能分佣:

参与分销并获得分销资格的客户,可将店铺与商品分享给其他客户,在其他客户购买或继续分享后,从销售的商品中获得佣金收益。参与分销的客户可获得一级分销与二级分销两种佣金收益。而分销规则,佣金点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

疫情期间“云XX”,表现出了大家面对危机的恐慌以及自救的紧迫感。不可否认,云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维系老客户,不至于疫中人走茶凉。但要想通过云模式获得很好的自救效果,却不是那么容易。它暂且只能作为疫情期间的一个过渡手段。


很多商家没有前期的客流、粉丝储备,“云逛街”模式就会走的相当吃力。就像朝阳大悦城和凯德Mall,直播没有流量扶持,交易过程也相当麻烦,无形之中失去了很多客户。但其实

如果有自己的小程序微商城,就可以把流量转化为自己的,并且目前小程序直播也风生水起,可以无缝对接自己的微商城,形成营销闭环,避免了很多交易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