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詩歌創作的表達方式

中國詩詞從最早的《樂府詩集》開始,再經歷《楚辭》、漢朝的徘句, 到唐宋而鼎盛 。古體詩詞講究對仗工整 ,言簡意賅平仄韻律 。有時候一個字 要用幾十字,上百字來解說。

而西方自由體詩句,最早來自於吟遊詩人的傳唱,後來變化為歌劇。詩歌詩歌 ,最早是和歌曲分不開的方便記憶、有利於傳唱而經後世翻改, 對於意境有了更多的要求。 類似於國畫的留白:水天一色, 卻千言萬緒不可道盡。

秋幹樹葉

我們試試分享一下詩歌的幾種表達方式:


一、誇張

李白的誇張極富感情色彩。

“燕山雪花大如席……”

“白髮三千丈……”

“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

如果較真,這些詩詞描寫的當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可就是有了這種誇張手法,描繪的場景撲面而來,讓

人印象深刻。正是這種誇張式的寫法,加大或者加深了情緒的抒發,也容易引發讀者的思維想象,這種

手法在詩歌裡使用的比較多。 在自由詩裡,這樣的誇張手法也比比皆是:

“為了一句你的消息,我等了整整一個世紀。”

“就算大雨沖毀了整個英格蘭,我依然在洪水中佇立。”

“我將我的熱情鋪滿了整個沙漠,於是地球有了撒哈拉。”

往往誇張的寫法伴隨著感情的抒發,當普通的文字無法承載感情的噴湧時,詩歌就脫穎而出。


二、比喻

孩子們的作文裡,首先就教的比喻。

所謂比喻,就是把沒有見過的物體用常見的物體對比出來。

“這棵楊樹就樹立在在哨所旁邊,它就像電線杆一般直立”

電線杆是常見物,而楊樹的筆直,用電線杆來比喻。

“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裡的藍就是美玉的意思,用美玉來比喻江水,同時也描繪出江水的清澈與通透。

往往散文詩裡用到的比喻偏多。純粹的詩歌中,往往誇張、比喻、擬人並列,無法分的太過清晰。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那是仙女點亮的燈,

恐怕人間迷了路,

閃閃發光到天明。”

這首歌詞將星星比喻為路燈,又將個人的情感融匯到歌詞中。 既有兒歌的簡單,又有鄉土氣息的比

喻。

詩歌的比喻形式可以比人、比物、比景、比情。一首詩歌的境界,和書法相似:有整篇佈局的完美,

又有段落交錯的平衡,還有絕句亮點夾雜其中,最後還要意猶未盡,欲說還休。


三、擬人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方文山的《青花瓷》,就是融匯了很多元素,將古典詩詞用現代詩歌表達出來。

詩歌屬於作文的另一種形態,如果作文是正規部隊,穩紮穩打。而詩歌就屬於特種兵、尖刀連、甚至也

可以是游擊隊。它可以土到骨子裡,讓每一個字都帶著泥腥味;它也可以雅到黃鐘大呂,不帶一絲煙

火。 天地萬物山川河流,都可以哭泣微笑,都可以嘆息合唱。

在詩歌作者的眼中,每一個物體都可以有靈魂,都可以有七情六慾。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和火對話的散文,所有情緒用精神世界渲染,本來就是作者的構思。我們可以理解成

是作者的喃喃自語,也可以理解成是信手隨筆的靈魂遊記。


四、朦朧

多年前汪國真朦朧詩風靡。

青春的懵懂,似夢似幻的人生,是很多詩歌寄託的載體。 朦朧詩的美感,是隔著一層紙看到的世界。

“一枚樹葉在風中漂浮

它不想這麼快落下地面

它緊抓著風的手搖晃著

旋轉著,在空中舞蹈。”

我們可以理解成落葉是青春的落幕,也可以理解成畢業之後的各奔前程。有一絲傷感,也有一些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朦朧詩都不會出現“朦朧”的字眼,宛如你想寫一首愁悶的詩詞,也不會滿篇不斷

的出現“愁悶”的字眼。

詩歌最大的作用是讓人遐想,讓人猜度背後的寓意。

當然也有將詩歌寫成白話的白話詩,當年唐伯虎就有這方面的傾向。往往白話詩和佛教的偈語類似,表

面樸實無華,仔細咀嚼卻五味紛陳。個人認為能寫出這類詩歌的人,往往不是天才就是飽學之士,並且

有著歲月的積澱和過往。


五、抽象

表面無關的詞語生生拼湊到一起,看似狗屁不通的語句一整篇通讀下來,卻又連貫自然。這就是抽

象。 如同西方的抽象油畫,強烈的色彩衝撞,對眼睛和腦海進行一番轟炸。

我們很多人習慣於工整或者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於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抽象的消息時,會不由

得感到“彆扭”。 這個“彆扭”就是不符合常態,不符合習慣,雜亂無章,毫無規律。

常言說:俗到極致就是雅,雅到極致就是俗。

“當海水擁抱著天空沉睡,

思念變成了一片蔚藍,

星星在我的額頭跳舞,

這份寂寥就成了風”

往往抽象的語句後面同樣隱藏這情緒,而這份情緒需要和你同頻的讀者才能解讀。


六、矛盾

和抽象很相似的詩歌形態。 比如:

“冰冷的火焰”

“混濁又清澈”

“歇斯底里的沉默”

往往這類情緒渲染的非常深刻,它可能代表作者矛盾的心裡,也可能表達著更深層次的訴求。 正是有

了矛盾的對比,詩歌的意識就變得更加豐富和具有美感。 當然,這類的詩歌也很容易被人批判,認為

作者是譁眾取寵、吸引眼球。遇到道學先生或者中規中矩的文青,你就等著被批判一番。(笑) 其實

正是因為詩歌的多種多樣、題材廣闊、才更能代表著情感被文字承載。如果你喜歡詩歌,不妨從以上幾

個形態試著寫起。

詩歌可以娛人也可以娛己、可以成為隨筆、也可以成為日記。

無論那種形態,都是對文字的駕馭以及自己的成就。 至於能否用詩歌濟世、或者換回柴米、或者得到

普羅大眾的追捧與效仿。取決於你的才氣,也取決於你所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時代社會的背

景。 把它當成一種愛好和休閒方式也可,宛如喝茶養花,也是人生的一種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