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张铁林曾在《东北一家人》跑龙套,“情景式喜剧”众星云集


近日《王牌》节目里有一个环节,播出了沈腾的一个影视片段,原来他还在《东北一家人》里跑过龙套!


主持人调侃道:一口很重的东北大碴子味儿啊!

沈腾幽默回应:是,那浓重的口音和当时帅气的形象特别不匹配!(行,论搞笑,墙都不扶就服你!)

他接着说那时还在上大二,突然有一天班主任跟他说去外面演个角色,沈腾就那么跟着去了。

同场的张铁林突然说:我也演过《东北一家人》!和冯小刚一起演偷井盖的!



据说冯小刚当时想让英达去自己的作品里演一个角色,于是两大导演决定进行交换式合作,今天你来给我演一个,明天我就去给你演一个。不得不说,那时候的交易真是简单又温情呢哈哈!于是冯小刚来了,英达给安排了这个偷井盖的客串角色,还操着一口方言,与张铁林一搭一和,甚是搞笑。



说到这,有人好奇“皇阿玛”当时跑龙套多少片酬?张铁林表示没有报酬,没人给钱,一脸无奈。

搞笑的是沈腾马上说他是有片酬的,还一天挣了500块!当时在座的明星都表示惊讶,那时候的500元真是挣了一笔巨款了!


沈腾这个片段勾起很多人再次重温《东北一家人》。给没看过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这是2000年左右播出的一个情景式喜剧,由导演英达执导,英达的堂弟英宁担任编剧。



描写了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代之间发生的事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发生的种种变革,每一位家庭成员以及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之间横向、纵向发生的一系列阴错阳差,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这是英达继《我爱我家》之后,又一部典型的国产情景式喜剧!

重温这部戏,惊奇的是笑点依然管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也是大家喜欢看情景式喜剧的原因!



在策划这部剧时,英氏兄弟就希望把东北籍的优秀喜剧演员一网打尽。遗憾的是赵本山和黄宏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没能到位。当时赵本山正在广东演话剧,而黄宏正在河北的山沟沟里拍电影。



沈腾显然是去打酱油,挣助演费的!据说,拍完戏导演英达对他并不是很满意,还说他没有表演天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影视作品里打酱油的,说不定就是未来的“一代宗师”啊!



除了沈腾,其实里面还有挺多熟面孔:

邓超,曾经在剧中客串牛小伟的同学,去外地经商,回来捯饬了一身“靓仔”形象,染了一头黄发,还操一口广东口音,不知道了以为是香港来了大老板!后来还是被老朋友识破了,还是忍不住说回了东北话。贱贱的样子特别搞笑,原来邓超从那么早就对诸如此类的角色如此熟悉了,奠定了以后演喜剧的基础啊哈哈!


还有小品女神蔡明也在里面!饰演一个来打工的内蒙姑娘,叫“斯琴高娃”。任劳任怨,力大无穷,扛煤气罐也不在话下。那时的蔡明还没到40岁,肯定也想不到今后自己成了春晚小品舞台上的扛把子!


更惊喜的来了!我还在里面发现了孙悦!没错就是唱“祝你平安”的孙悦,剧中饰演一个厂长夫人,一口地道东北话!后来一查,原来她本就是东北黑龙江人!而那时她还不到30!


就不一一放图了,一部40集的轻喜剧,真可谓“众星云集”啊!


虽然启用了这么多演员角色,但这部戏其实资金非常紧张,很多都是友情客串,不谈钱!虽然讲的是一个东北故事,但其实所有内景都是在北京摄影棚里拍摄的,而东北特色的外景、自然风光,都是英宁后期到东北单独拍摄的空镜头。



如果说《我爱我家》开启了中国《情景式喜剧》的纪元,那《东北一家人》就是进一步的推波助澜。这部剧当时也是很火,播出后不仅东北人爱看,南方等地的收视率甚至比北方还高!我本身也是南方人,当时和爸妈一起看这部剧的时候,也是笑得前仰后合的,这是东北方言的魅力所在!



《东北一家人》之后,情景式喜剧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外地媳妇本地郎》,《七十二家房客》等情景式喜剧陆续推出。再之后的《家有儿女》,《武林外传》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自此之后,国产情景喜剧已经很多年没有现象级作品出现。尤其是2015年之后网剧勃兴,到现在每年电视剧、网剧加起来几万集的产量,鲜见情景喜剧精品。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好作品出现,《爱情公寓》等作品反响也不错,但是从文化功能角度来看,它们已经把情景喜剧引领流行的功能变成了跟随流行,大部分的包袱都是网络流行语的集合体。



多元的原因导致情景式喜剧的发展停滞不前:

首先,大环境不重视“情喜”的发展

中国的市场,喜剧尤其是情景式喜剧,一直被当做所谓“晚餐的作料”,并不是正餐。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形成针对情景喜剧的专业化频道,更没有国家级电视剧奖项像艾美奖一样单列情景喜剧的奖项,甚至也没有喜剧类奖项。情景喜剧在排播中,几乎没有进入黄金档播放的剧集,导致市场预期持续走低。



其次,欠缺有能力做“情喜”的编导与演员

情景喜剧的成功,需要有实力的导演、编剧,更需要实力派演员。以《我爱我家》为例,英达、梁左的编导组合已成绝唱。如今,编剧都是包产到户每人负责一段,最后接合起来,质量可想而知。《我爱我家》这种以古典文学和文化传统为根基,刻意以荒诞的手法解构所谓的“常识”并扒开社会、历史的疮疤,对于习惯了流水线作业的编剧来说,差距不是一点点。



再有,互联网段子泛滥,观众的笑点也越来越高

截至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就已超过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网络文化蔚为大观。在解构了社会之后,网络空间开始呈现疲态。明显表现就是,到处都是段子,也到处都在以段子获取市场。段子盛行让喜剧失去了土壤。普通人观念中,喜剧=段子,观众对于传统包袱和噱头出现审美疲劳,而当前大部分作品也都成了段子集合体。



再加上近些年来,网络资本的涌入,IP模式大行其道!拍摄周期长、资本回报差的情景喜剧更不会成为市场的选择!

但情景式喜剧究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观众在一个连续的剧情中,在一个熟悉的情景下,源源不断并且密集地收获欢乐!自然又亲切!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我,期待“情景式喜剧”能再度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