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务员和上访女的爱情,被这位无厘头鬼才拍成了cult片经典

​「邪典录像厅」是赵大爷的观影笔记,

精选影史经典cult片进行解读,

帮大家了解其故事和背后的文化,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10篇。


20世纪,某个虚构的国家。

山姆•劳瑞,是一名情报部的小公务员,日子过得有点郁闷。



一方面,母亲总是催他调到资讯检索部工作,可他却不愿意。

另一方面,他很孤独,经常梦见自己身披铠甲,翱翔在天空,去拯救一个美丽的姑娘。





这天,情报部出了一件大事,上司派山姆去处理,可没想到,这件事却把山姆卷入到一场劫难之中。

原来,这个社会严格实行信息管控,人民的一举一动都会政府监视,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审核。

最近,政府在通缉恐怖分子塔特尔,但安全部的打印机飞进了一只苍蝇,把“塔特尔”打成了“巴特尔”。



结果,一名无辜的鞋匠在平安夜被军警抓走,后来含冤而死。



错误败露后,情报部不幸背锅,而山姆的任务就是去找鞋匠的家属善后。

就这样,经典cult片《妙想天开》开始了。

注:下文有剧透



在鞋匠家,山姆处理完工作,意外撞见了鞋匠的女邻居——卡车司机

吉尔•莱顿。

让他惊讶的是,吉尔和他梦中的姑娘长得一模一样。




见到了梦中情人,山姆特别兴奋,本想和对方说说话,吉尔却拔腿就跑。



原来,吉尔一直在帮鞋匠家上访伸冤,但因为手续不全,未能成功。

麻烦的是,上访过程中,吉尔也被政府怀疑是恐怖分子,所以她看见身为公务员的山姆才会逃跑。



为了拯救梦中情人,山姆接受了母亲的建议,进入资讯检索部,希望利用职权删除吉尔的档案。

期间,山姆结识了被通缉的塔特尔,却发现他根本不是恐怖分子,只是一个普通的修理工。

因为讨厌政府的繁文缛节,才选择跳出体制,成为一个“个体户”。




塔特尔的出现让山姆感受到了自由的美好。


他铤而走险,深入资讯检索部,终于找到并删除了吉尔的档案,赢得了吉尔的芳心。




可是在圣诞节,山姆和吉尔正在床上缠绵悱恻,军警却突然从天而降,逮捕了两人。



随后,吉尔下落不明,据说已被处死,山姆则被判处以极刑。



在围场,山姆就要被行刑了,塔特尔和他的“维修工军团”突然杀了进来,解救了山姆。



接着,他们逃出政府,并引爆了事先埋好的炸药,炸毁了政府的档案系统。



可是,“维修工军团”却被追来的军警一一歼灭,塔特尔也被漫天飞舞的资料包裹住,消失在其中。



最终,山姆被逼到一个死巷,无路可逃。



可这时,奇迹发生了。

山姆发现身后的墙上有一扇秘门,他打开门,躲进了墙内的密室。



并且发现,这间密室似乎正在移动。




原来,这间密室是吉尔的卡车货箱,而吉尔正开着开卡车,载着山姆驶向美好的新生活。

那里没有政府、资料、印章,只有碧绿的田野、森林和草地……




不幸的是,最后这一段全是山姆的幻想。

现实中的他,早已被折磨得精神失常,吉尔是死是活,也不得而知。

电影就在这绝望中落下了帷幕。



《妙想天开》上映于1985年,是科幻、反乌托邦电影的经典,其英文片名叫作《巴西》(Brazil),源自电影的同名主题曲《巴西》。

这首主题曲,根据巴西作曲家埃里·巴索罗(Ary Barroso)1939年的歌曲《巴西水彩》(Aquarela Do Brasil)改编而成,曲风热情洋溢,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电影中的许多配乐都是由它变奏而来,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追求自由的激情和遭遇的坎坷。

《妙想天开》的导演是英国“鬼才”特瑞•吉列姆。


他的作品奇特大胆,鬼马精怪。

其中以倾斜的镜头、扭曲的场景、花哨繁复的造型最为人称道,国内观众较熟悉的作品有《十二猴子》《格林兄弟》《魔法奇幻秀》等。


《十二猴子》


《十二猴子》


《格林兄弟》


《魔法奇幻秀》


《妙想天开》曾获1986年第58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视觉非常出色,融合了经典科幻电影《大都会》中高耸压抑的建筑群……



好莱坞黑色电影阴暗、复古的格调……



以及特瑞•吉列姆特有的鬼马精怪,呈现出黑暗压抑,又讽刺俏皮的另类视觉风格。

这种风格影响了一些后来者,例如蒂姆·波顿的《蝙蝠侠》(1989)。


《蝙蝠侠》


《蝙蝠侠》


《妙想天开》


让•皮埃尔•热内的《黑点狂想曲》《童梦失魂夜》等。


《黑店狂想曲》


《童梦失魂夜》


《妙想天开》


《妙想天开》


当然,这些精彩的视觉,绝非是毫无思想的堆砌,而是融入了想象和寓意,饱含讽刺意味。

最有名的一幕,是山姆的母亲去美容院做拉皮,居然真的让医生动手拉。



手术现场,一边是渗人的手工拉皮,一边是老女人享受变美的呻吟,把上流阶层的欲壑难填,和科技对人的异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幕,山姆去贫民窟找鞋匠家属,街上有一群孩子在玩“恐怖分子拷问人质”的游戏。



简单的场景,却勾勒出社会环境的恶劣,既让人震惊,又非常好笑。

最荒诞的是行刑部门的老阿姨记录员,和蔼可亲,每天戴着耳机工作。



你以为她在偷懒,但其实她在记录行刑过程:一边听着耳机里的惨叫,一边把惨叫内容录入文档。

(啊!上帝啊!不要!快住手!)



这些“无厘头”的设计,正是特瑞·吉列姆所擅长的。

他年轻时曾是英国著名无厘头喜剧团体——巨蟒剧团(monty python)的六位成员之一(右一)。



该剧团创作过许多舞台剧和电视剧,其作品颇具“超现实”和“后现代”意味,具体表现为逻辑混乱和极尽恶搞之能事。

后来,特瑞·吉列姆导演了电影《巨蟒与圣杯》

,恶搞了亚瑟王传说,把亚瑟王塑造成一个“骑空气马”的傻子,想发动战争,却最终被英国警方逮捕。




而《巨蟒与圣杯》,也被公认为是无厘头电影的鼻祖。

在《妙想天开》中,特瑞·吉列姆尽情挥洒着幽默和想象力,可电影的主题却非常严肃。

片中构想的社会,酷似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政府依据制度统治一切,资料和表格成为唯一的标准,人的价值、良知和理想,却变得微不足道。

这样的故事,放到今天也有其警示价值。

更有趣的是,在现实中,《妙想天开》也上演了一场“追求创作自由”的战争。

它最早在英国上映,时长142分钟,进入美国后,发行公司为了迎合观众,删掉了许多内容,并以大团圆结尾,时长94分钟。



特瑞·吉列姆为了保证作品完整,在媒体上口诛笔伐,终于以132分钟的新版本重新上映,可惜票房并不理想。

但多年后,终于重新发行了14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这个完整版在此后的岁月中,逐渐得到了影迷的认可,终于了成为cult片经典,被小众影迷所喜爱。

但其实,每个人都该看看《妙想天开》。

因为,借用读者评价《1984》的话:多一个人看过《妙想天开》,就多一个人自由。

下期「邪典录像厅」预告:

《妙想天开》是特瑞·吉列姆的“反乌托邦三部曲”第一部,下期介绍第二部:《十二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