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兩白銀在清朝屬什麼水準?說出來你別不信


在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情節,一個大俠如果去酒店吃飯的話,標配就是讓小二切二斤熟牛肉再加上一斤女兒紅,結賬的時候一般都是隨手丟十兩銀子讓老闆不用找了,看起來非常的大方。

隨便找一個富家少爺去賭場賭一場,可能都是輸個幾千兩銀子,甚至鬥個蛐蛐都能夠賭上幾百兩銀子。感覺古代的一兩銀子還沒有現在的一塊錢值錢。

那麼如果在清朝時期擁有一萬輛銀子屬於什麼樣的水平呢?

在清朝時期擁有1萬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呢?由於清朝各個時期的貨物價值和通貨膨脹的係數不同,咱們主要以清朝末年的狀態作為一個基本的參考。

清朝末年的時候由於鴉片戰爭還有各國的侵略,造成清政府的財政特別的緊張,為了給列強賠款,不得不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造成中國民間百姓特別的貧困。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當時整個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也就是1億銀子。也就相當於1萬個1萬兩,所以擁有10000量銀子也就相當於擁有當時整個國家政府收入的萬分之一。

這樣的人物雖然不會像國家首富一樣牛,但是最起碼也是一個市裡面的首富。

那麼在清朝時期1萬兩銀子能夠買多少東西呢?

首先我們先根據居住生存成本來划算。清朝末年的時候,在北京買一套4間房,大概是70兩銀子,若是買一個帶有耳房的小院,大概需要200兩銀子。

倘若修繕的非常豪華的話,大概需要250兩~300兩銀子。而按照現在北京的房價來算,精裝修的房子稍微有點兒繁華性的就要10萬一平方起步。

帶著兩邊偏房的房屋下來大概有150多平方。所以300兩銀子大概也就相當於是1500萬,1萬兩銀子也就摺合現在5000萬左右。

即便在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我擁有5000萬資產的人也是非常厲害的。

從婚喪嫁娶上來看,1萬兩銀子挺恐怖的。當年清朝末年的一個太監用五兩銀子做聘禮,就可以從村裡面娶走一個16歲的小姑娘做老婆。

而現在在農村要是下聘禮的話,最起碼要10萬塊錢。而且還要買房買車發紅包,各種置換下來,最起碼要50萬塊錢。並且還必須是小夥子長得帥,若是對方有點問題的話,可能這個彩禮要的會更高。

按這個最基礎的摺合來畫那麼一兩銀子大概就相當於是10萬塊錢,那麼1萬兩銀子就相當於是一個多億了。

若是從基本的溫飽食物來算的話,當年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一個肉包子大概是一文錢,一兩銀子等於1000文。而現在一個肉包子則是需要兩塊錢左右,1萬兩銀子則是相當於2000萬的食物購買費用。

而且當年肉包子可算是一個比較高端的食材了,並非像現在這麼普及,所以應該算得上是一個高端食物。

再加上當時的糧食產量也比較低,所以通過食品購買力來摺合的話,其實是存在著很大縮水的。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國家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富裕,電視劇中所演的大多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信息效果所渲染的情況。

老百姓是非常貧窮的,當時受到對外賠款的影響,在河南這些比較普通的村子裡面,一個村子都未必能兜出來5兩銀錢,而按照清朝當時的經濟狀況來看,國家內有1萬兩銀子的人其實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