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补血之王—阿胶

阿胶,又名驴皮胶。为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晋唐时期更常成为贡品,又称贡胶。昔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的阿胶谓之东阿阿胶。与人参(补气)、鹿茸(壮阳)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关于阿胶的起名,还曾留传这样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之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着来吃,最后,你一口,他一口,全吃光了。这下,煮肉的伙计有些慌了,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开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凝固成糊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就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盆驴皮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后来,为了纪念他们这一发现成就,因“”桥”通“胶”,故取名阿胶。

阿胶,性温,味甘平,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用于血虚体弱、眩晕心悸或心烦失眠、肺燥咳嗽,大病、手术后、及长期慢性病的滋补等。其含多种氨基酸、胶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快速补充人体蛋白质抗体以及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扩充微循环。能益智健脑、美容养颜、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在临床上,我们还用于治疗一些慢性迁延性疾病或经久不愈的疑难杂症。在冬季,阿胶又常是保健进补佳品,更是膏方的主要成分,与大枣、核桃、黑芝麻形成相得益彰的补充效应,其补益作用突出!

结合此次新冠病情,大病之后的康复者,建议不仅要注重食补(竹笋、芦蒿、白菜、白萝卜、苹菇、鸡汤、鱼汤、骨头汤外),还要注重气血补益,如今天的阿胶,还有蜂蜜等等。不忘粗粮。阿胶的食用量,依个人而定,一般每日6—9克,服一周即可,烊化调服。或吃正宗阿胶糕2—3片每日,一周也可。记:阿胶虽补,但切不可过量,过量会伤火。另:阿胶有真假之分,优劣之分,价格差异大,建议药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