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前,我已經開始愛你”,央視又拿出了年度最催淚的紀錄片

文 | JioJio 本文首發小十點


2020年,有多少人經歷了這樣的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你這樣拜年。”



“人生第一次,你許下這樣的離別承諾。”



“人生第一次,你在工地吃年夜飯。”



......


這是當下很多人都在經歷的「人生第一次」。


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在生命面前,每個人何嘗不是初來乍到。


央視紀錄片再次把目光,聚集到了每個人的——《人生第一次》



這部紀錄片由掌鏡《人間世》系列的秦博導演團隊出品,從出生、上學、成長、工作、結婚、立業、養老等多個重要的人生節點,描繪中國人真實的人生圖鑑。


在這樣一個魔幻開年,一部流淌著生活光亮的片子,不僅賺足熱淚,更是來得恰逢其時


故事的前三集,聚焦的是孩子們的人生初體驗——出生、上學、成長


而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此展開,都是由此而不同。


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第一集,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開始說起——出生



故事的鏡頭對準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記錄下了產科病房內的種種驚險,與選擇。


第一次選擇,是否順產?


順產的話,開指、宮縮、每一次力竭,可能都是每個媽媽這輩子最難忘的疼痛。



幾位勇敢的爸爸,挑戰了用儀器來感受分娩鎮痛到底有多痛。



不過短短几分鐘,幾個硬漢就面容扭曲,齜牙咧嘴大呼:“可以了……真的可以了……”


而更難的,是無法選擇。


周婷,進入產房已經十多個小時了,這是她第一次當媽媽,希望可以自然分娩。


可是產程並不順利,孩子偏大,而她也出現了發燒的症狀,羊水變熱,寶寶就有感染的風險。


產房內的周婷和丈夫打電話:“我要再試嗎?”


“我自己決定啊……”



放下電話,她對著肚子裡的孩子說:“加油貝貝,再不努力,我們要去挨一刀啦。”



即使丈夫和家人都在產房外陪伴,這一刻,周婷依然是孤軍奮戰。


而最艱難的,是生與死的抉擇。


向爽,27歲,先天性主動脈瓣二葉畸形,她也是一個孕27周的雙胞胎準媽媽。


而能不能成功把孩子生下,就要看分娩前的這一場心臟手術能不能順利完成。



“全身麻醉,體外循環。”


“孩子的死亡率大概在30%左右。”


“手術要使用很多抗凝劑,即使胎兒的胎心一下子變慢了,我們原則上也不考慮中止手術給產婦分娩,因為風險太大了。”


種種都意味著,很有可能,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個。


或者都保不住。


丈夫王翔在聽完醫生所有的建議後,搓著雙手說:“以大人為主。”


在手術的前一天晚上,王翔在床前陪著向爽。


他說,向爽在夢中叫出了這兩個孩子的名字:


“春和,景明。”


這是她在夢裡夢到的名字,出自《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意思是: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



心臟手術成功後,向爽又堅持了幾周,熬到了孩子能分娩的時候。


終於,兩個男孩順利降生,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隔著透明的玻璃,這個男人張望著自己的妻兒,這幅場景讓人想到了一首歌:


孩子推開世界的門,父母永遠是站在門外怕遲到的人。


得知母子平安的那一刻,產房外守候了許久的王翔,終於落下了心中的大石。



那一刻,他找到了餘生的歸宿:


“我下半輩子不幹別的了,就守著他們三個人過。”



沒有生過人,談什麼人生?


許多媽媽在回憶自己的生產經歷時,都會開這樣的一句玩笑話。


縱然生產之痛深入肺腑,但在見到孩子的那一刻起,所有疼痛都換成了全心全意的愛。


節目中,有一句很貼切的話,詮釋了什麼是“天下父母心”。


那就是:


“在你出生前,我就已經開始愛你。”


“為什麼這麼堅強?因為長大了。”


孩子的出生,是生命的第一陣痛。


而童年的煩惱,多數始於——上學


這一集,戲精萌娃含量嚴重超標!笑淚齊飛!



每年臨近九月,有一類“工具書”都會被賣到脫銷。


《我愛幼兒園》、《幼兒園裡我不哭》、《幼兒園裡不用媽媽陪》......這些書向全國1800萬準備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傳遞著同一個道理——幼兒園是個好地方。


而當孩子們真正踏入幼兒園時才發現:書本里的道理和現實並不一樣。


幼兒園的門口,每一天都在上演哭鬧大戲。


孩子們哭到撕心裂肺。



哭到鼻涕冒泡。



哭到滿地打滾。



爸爸媽媽們的倉皇地逃跑,也忍不住在角落裡偷偷回頭張望。



世間所有的愛指向相聚,而只有父母子女之愛,指向離別。


孩子們成長的第一步,就是克服離開父母的焦慮。


然而千萬別小看了孩子,他們身上你的能量往往超乎你的想象。


比如耿直。



比如勇敢。


爸爸送你到幼兒園


你千萬不能哭


你就大步地,不要家長陪


你就大步地往幼兒園裡面走


這就是勇敢



比如堅強。



孩子們從不懼怕這個世界,因為純真就是他們最強大的力量。


哭哭啼啼的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後,上學就不再哭了,而是大步地踏進校門尋找自己的天地。


小學,是孩子成為學生的第一個里程碑。


在父母眼裡,這就是站上了競爭的起跑線。


上海的小姑娘郭雨晴,可能正在經歷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童年噩夢——被媽媽逼著彈鋼琴。



而且媽媽琴技嫻熟,所以親自上手指導,母女間就忍不住戰火紛飛。


可是誰也沒想到,郭雨晴的媽媽,曾經也是個從小被逼著學琴、喊著以後決不讓孩子學琴的媽媽。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單程,母愛卻是一場輪迴。


“我現在覺得,我媽小時候為什麼不把我逼得再好一點,或許我現在就可以有一技之長。”



逼孩子,怕孩子累;不逼孩子,怕將來後悔。


也許,這正是現在每一個父母的為難之處。


求學不易,陪讀辛苦,家庭輔導更是雞飛狗跳。



但我們也在其中,看到了陪伴孩子成長的很多快樂——


我們有幸,讓孩子撲在你懷裡盡情地哭和笑。



我們有幸,得到了孩子最純真溫暖的愛。



孩子的童年,也許也是每個為人父母最快樂的時光。


當孩子漸漸長大,漸行漸遠,與父母之間,難免生出瞭如賓客般的距離。


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答案是:你的孩子真正屬於你的時光,也許只有他的童年。


“我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


成長是笑中的淚,也是淚中的笑。


第三集,講述了一群孩子的留守。


他們在爸媽看不見的地方,偷偷長大。



雲南保山漭水,大山深處。


孩子們需要翻山越嶺上學,大人們需要長久離家務工。


但是這裡,生活寧靜,自然美好,讓人想起了一個久違的詞——詩意


雖然詩歌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並沒有什麼用。


甚至中高考的作文題裡,都會有一句:題材不限,詩歌除外。



但曾經在這裡支教的大學生康瑜決定留下來,當一名教孩子們寫詩的老師。


因為她相信,詩歌,會是孩子們看世界的另一條路。


晚風習習,康瑜給孩子們開了一場篝火詩歌課,孩子席地而坐,暢想自己十年後會成為什麼樣的爸爸媽媽。



詩歌,讓孩子們開始思考未來,思考人生。


一位叫李坤富的男孩說:



十年後,我想做一個像大海一樣的爸爸


讓兒女坐在我背上,像一條小船一樣


有時對兒女吹一場颱風


有時對兒女風平浪靜


讓他們知道:


人生不是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


常年獨自生活的女孩在靜謐的檯燈下寫詩。


然後,她撥通了媽媽的視頻電話。



“媽,我給你讀,我寫的第一首詩歌。”


小鳥是大鳥的孩子


白雲是藍天的孩子


路燈是黑夜的孩子


母親去廣東的時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


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



聽完,屏幕另一頭的母親哽咽了,緩緩才說出一句:“女兒,真的對不起.......你原諒媽媽好嗎......”



原本安靜的孩子,不善言辭的母親,通過詩歌,找到了情感表達的密碼。


我們總說,再苦再難,也要陪在孩子身邊。


再苦再難,也要奮力托起孩子的成長。


可是對於很多人而言:


陪伴孩子是父母的奢望,走出大山是孩子的奢望。


但是這期節目,讓我們看到了這兩個長久無解的難題,最好的答案:


這群留守孩子的童年,也許沒法擁有父母的陪伴,但可以被詩歌點亮。


詩歌也許沒有辦法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但它有可能,改變一個人。



那些一步步走出大山的孩子,會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而留下的孩子,會成為這片土地未來的主人。



其實,無論是出生、上學、成長,還是往後無數的「人生第一次」。


我們都是為了,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