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非洲全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挑戰

新華網

新華社內羅畢3月13日電

綜述:非洲全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挑戰

新華社記者曹凱 王松宇 王守寶

13日,肯尼亞、埃塞俄比亞、蘇丹、幾內亞相繼報告國內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此疫情已擴散至非洲18個國家。儘管非洲確診病例總數只有100多例,且絕大多數為輸入性病例,但疫情不斷擴散仍引發人們對於醫療衛生體系薄弱的非洲是否有能力應對的擔憂。

除以上4國外,非洲出現疫情的還有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喀麥隆、科特迪瓦、剛果(金)、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南非、多哥、突尼斯、加納和加蓬。

面對具備“大流行”特徵的新冠肺炎疫情,非洲國家在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下,以前所未有的措施積極應對,盡力防止疫情擴散,保持社會生活秩序穩定。

據新華社記者觀察,非洲主要城市藥店和超市沒有發生大規模搶購醫用和生活物資的現象,民眾生活基本正常。

“截至目前,我們的生活和往常一樣,我沒有注意到顧客的減少,我的3個孩子仍然每天上學。我們確實感到擔憂,但我們有信心克服這一流行病。”多哥首都洛美的一家紡織品商店老闆巴託阿貝西·科西維告訴新華社記者。

在世界衛生組織、非洲疾控中心等國際組織的幫助下,目前已有包括南蘇丹在內的43個國家能自主檢測新冠病毒,而一個多月前只有南非和塞內加爾有檢測能力。

南非在5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前就已在所有口岸配備了體溫檢測設備,並在全國範圍內指定了13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公立醫院,為患者提供免費治療。

喀麥隆一方面在口岸進行發熱旅客篩查,對來自受疫情影響國家的船舶和貨物加強檢疫,另一方面在全國主要城市確立定點醫院,加強對醫護人員培訓並建立病例密切接觸者追蹤機制等。

肯尼亞在13日首例確診病例出現前,已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個隔離中心。衛生部門還通過電信運營商給用戶發送疫情防控信息,設立免費諮詢電話。

尚未有確診病例報告的烏干達要求所有來自受疫情影響國家的旅客均須接受為期14天的強制自我隔離,原定在烏舉辦的國際會議均已推遲。

衝突不斷的索馬里也設立了隔離中心。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官員瑪麗·斯蒂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對於新冠肺炎這樣一種全球性流行病,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非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要點是努力確保各國監測到首例病例,及時發現並遏制疫情傳播。過去20年中一些非洲國家已建立起針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監測系統,醫衛人員如能及時甄別出新冠病毒並報告,政府就能立即採取措施遏制病毒傳播。

非洲大陸常年飽受瘧疾、艾滋病、結核病等疾病困擾,2014年到2016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造成上萬人死亡;2018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再次暴發,造成超過2000人死亡,但因此非洲國家也積累了應對傳染病疫情的防控經驗。

尼日利亞在2014年7月至9月暴發埃博拉疫情期間,該國疾控中心追蹤和監測了近900名與該國首發病例接觸者和繼發病例,其中7人被確認死於埃博拉病毒,多名患者在確診前便被嚴格隔離,最終得以成功阻止疫情蔓延。尼日利亞目前正在使用同樣的追蹤模式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其他非洲國家也是如此。

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讓-雅克·穆延貝說,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抗擊埃博拉疫情的經驗有助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加速藥物研發和加強公共衛生干預方面為後者提供參考。

穆延貝說, 切斷傳播鏈對遏制病毒傳播至關重要,中國從官方到民間都表現出積極抗擊疫情的決心,這種全體防控策略是“有效的辦法”。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官員斯蒂芬也表示:“中國已經有了應對疫情的實踐,其他國家一定能夠從中國身上借鑑經驗。”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說,由中國疾控中心派出的一名高級技術顧問正與非洲疾控中心專家緊密合作,積極參與非洲疫情防控工作。非洲疾控中心已經向非洲國家分發超過1萬件病毒檢測套裝,也正在加緊採購體溫檢測儀和其他重要醫療物品。(參與採寫:王小鵬、郭駿、肖玖陽、荊晶、喬本孝、邢建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