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过去了,《甲方乙方》为什么依然是中国贺岁片的鼻祖

《甲方乙方》是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片,改编自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这部电影奠定了冯小刚喜剧电影风格,让他成为了中国的“贺岁片之父”,豆瓣给出了8.1的高分。作为中国第一部贺岁片,上映后以3000万票房成为中国贺岁片档期的票房冠军,到了今天22年过去了,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部电影可以让人深思,到底在讲什么?



“甲方乙方”是什么?在1997年夏天,四个年轻人凑到一起,创办了“好梦一日游”业务,他们让顾客体验一天梦想成真的感觉。

一:串联式叙述结构

《甲方乙方》采用小品串联式的故事结构,把六个不同阶层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串联成整部电影,通过选取各种各样的演员,讲述我们生活中非常平常的故事,每个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贴近生活,引发共鸣。



买书的老板想过一下当将军的瘾,胖厨子想体验一下宁死不屈,富人老板想过下苦日子,渣男想尝尝受欺负的滋味,大明星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他们通过“好梦一日游”业务,在喜剧荒诞中体会生活的意义。



影片中姚远,钱康等四人是顾客的造梦者,也是梦想的参与者,他们扮演着将军卫兵,地主,修女,公主,清朝官员。作为90年代的影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引进全球的流行元素,使这部影片具有难以忘怀的时代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冯氏幽默的确立

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有浓厚的冯氏风格,有很多经典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打死我也不说,让人印象深刻,啼笑皆非。

经典的场景也有很多:钱康在吉普车上对巴顿说,我们有一个多月没吃冰激凌了,就连可口可乐也不是原装的。



胖厨子想体验守口如瓶的英雄,可没想到自己没有做到守口如瓶,胆子还很小,知道了英雄不是一般人,对英雄肃然起敬。

大明星唐丽君厌倦了明星的生活,厌倦了鲜花掌声,想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发现还是当回明星更适合她。



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人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的东西存在着。

可以发现几个主人公有个共同点,他们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可是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还是要做回原来的自己,《甲方乙方》通过荒诞的故事,黑色幽默中体验人生的道理。

三:喜剧电影下的悲剧内核

“好梦一日游”就像一个照妖镜,六位主人公想过一下梦寐以求的生活,其中好几位尝试过,知道了自己的到底适合什么,认清了现状,重新认识了自己。

人如果只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他会变得麻木,心里就痒痒,当你尝试过了,环境一下子变了,内心被截到了,就不痒痒了,变得平静了。

影片中周北雁说:“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自己尝一尝。”



影片中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必羡慕别人,活在当下最好。书店老板想当巴顿将军,正在美滋滋时,时间到了,他说你们不搞个十日游什么的吗?姚远告诉他,过过瘾就行了,好好卖书,当你的良民,国家有咱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保卫者呢,打仗也轮不到你。

人不可能总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它是有期限的,时间一过,就要面对现实,回到原来的自己。

尤老板有了钱,天天吃龙虾象拔蚌,大鱼大肉,都吃够了,不吃还不行,他想过苦日子,吃野菜,棒子茬粥。两个月以后,姚远去山区接他,结果他快变成黄鼠狼了,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连耗子都吃,他说这辈子都想和龙虾睡一块了。



唐丽君是个明星,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又想要明星的华丽风光,现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讽刺了人性的矛盾心理,什么有想得到,但是只能选择一个。

还有一个暖心感人的悲剧故事,一位技术员的妻子身患绝症,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技术员夫妇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姚远决定把自己的婚房借给他们住,完成他们的心愿,在除夕夜姚远他们在吃年夜饭时,得知技术员的妻子去世了。说他妻子能在最后的日子里有一个温暖的家,她不遗憾。



“好梦一日游”不光帮助别人实现了梦想,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体现人间善良的光辉。

结语

《甲方乙方》不是十全十美,那个时代的记忆会陪伴着我们,彰显人间的善良,也是这部贺岁片的意义。就像姚远最后说的那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