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的世界我们该何处何从?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想一下我们周围的朋友,这两年还能像之前那样赚钱的有几人?凡是创业和经商的朋友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最近这两年大家普遍都在走下坡路,生意不好做,日子不好过。这样下去,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为什么最近这几年生意不好做了?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包容开放,未来无论做什么,竞争都会越来越激烈,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所有的利润都会无限制的接近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利润的红利期,往往发生在一个行业的初期,处于爆发阶段,当时从业人员较少,社会需求较大,这个阶段的利润率比较高。

由于利润率较大,就会有很多人插足进来,随着从业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开始趋向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利润率就会大幅下降,降到什么时候为止呢?降到接近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止。

所谓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是这个社会上一个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比如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个收入水平在6000——10000元之间,无论你之前是从事什么暴利行业的,都会被拉到这个水平。

之前贴手机膜的,美甲的,开滴滴的,都曾是暴利行业,现在呢?都沦为了普通职业。

每个行业都会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让该行业的利润水平回归到平均利润率,比如之前做培训很赚钱,当时可以通过各地招商/电话销售/搜索引擎等形式获取大量客户,而现在电话销售效果越来越差,招商越来越难,搜索引擎越来越贵,因此获取客户的成本大大提高了,于是利润率大幅下滑,直到回归到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止。

当然,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回归到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时候,就不会再降低了,因为从业者的脖子虽然被平台(比如百度/淘宝/滴滴)卡牢,但是他们不会卡死你,就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却又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

未来,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先举一个例子:

凡是在大海中游过泳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风平浪静的时候,应该使劲往前游,一旦遇到浪头打来,千万不要再继续扑腾,而是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休息一下,等浪过去再使劲游。

如果这时你一个劲的跟搏击风浪,不仅会被折腾的精疲力尽,而且很容易被掀翻。

同理,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大胆的出来赚钱,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值钱,而不是不是胡乱折腾,病急乱投医。

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就是这样,胡乱折腾,反复的尝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加速倒下。

未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那是一个三无的世界:无生意可做、无工可打、无机可投。

所谓无生意可做,传统社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导致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生意人”去对接,并从中谋利。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变的对称又透明,“供给”和“需求”都被精准连接,已经不需要生意人去对接了,于是“中间环节”和“赚差价”都不存在了。

所谓无工可打,传统社会遵循的是大工业逻辑,很多人作为员工只需要执行公司命令就可以了,他们并不需要承担结果,这就是打工的本质。而在未来的时代,随着个体开始崛起、公司开始平台化,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未来你还是抱着打工者的心态,一定会被淘汰。

所谓无机可投,传统社会里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这让很多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灰色收入。而在未来,随着中国法律、法规变越来越完善,投机的空间会越来越少,未来每个人都应该适应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未来老板和员工的收入也会被无限接近,一起接近一个社会的平均劳动收入。

做老板很风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这两年日子最难过的就是各种老板,大到上市公司,小到家庭作坊,日子真的都很难熬,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不断提高,而商品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即:商品越来越便宜,而人却越来越贵。企业遭遇两头难,两头都在挤压。

现在很多老板整体忙的团团转,为了找出路整体急得满头大汗,而大部分员工却依然很清闲,朝九晚五的坐着班。究其本质,是绝大部分企业的体制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效率缓慢。

现在不像以前了,之前随便拉拢一帮人就可以揽活赚钱去了,现在作为老板必须极其善于管理,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赚不到钱。

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不能赚钱的企业总有一天会倒下,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虽然还能继续赚钱,但是扣去各种经营成本后,老板也剩不了多少钱,一个做工厂的,年产值几个亿,辛苦一年下来可能也才几百万利润,而一个高管可能年薪都四五十万收入了。

因此,未来老板的收入也会无限接近员工的收入,双方一起无限接近社会的平均劳动收入,比如一年10万——20万。

这真的离不开各大平台的功劳,淘宝和拼多多先后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现在淘宝上开店,就是得比拼价格,否则很难有销量;在拼多多上开店就更不用说了,完全薄利多销。因为它们存在目的就是为了无限拉低商家的利润率,将商家的利润维持在仅仅能够解决温饱的边缘线上。

所以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这次疫情对传统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要求更多的人借助互联网思维去转型,去探索新的生存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