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如此重视结婚典礼?

电影《喜宴》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城,里面的人想进来,外面的人想出去。

无论如何我们大部分人一生之中总要经历这个环节。我们很重视结婚典礼,有的人甚至要花上一整年来筹划这个日子,小女孩有时也会幻想自己结婚时的场景。影视剧里大部分用婚典来象征圆满,有时高潮或转折也用婚典来体现。

双方父母比新人更期盼这场婚礼的到来,年纪到了没对象张罗对象,结婚中准备材料、拟名单、选酒品。

电影《喜宴》

所有人都在努力,努力让这个仪式显得隆重,恨不得把它整成古代皇帝的登基仪式。

相较之下,选对象则显得潦草多了。选新娘,会传宗接代,模样还过得去就行了;选新郎,有房,有车,是个男的就行了。

如果把办婚礼的心思用在选对象上,民政局的离婚处会闲很多的。

电影《喜宴》

我老家有个朋友结婚很早,16岁就结婚了,不能领证,先办了结婚酒席,酒席上笑得很开心,露出一口白牙。

两年后,她的女子一岁了,身上堆了一堆肉,笑起来,牙也不白了。听说她男人走了,因为结婚时年龄太小了,没想到结婚后要负这么多责任,她男人就抛下她走了。她现在要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

她结婚时,她的同学们都很羡慕她,在同龄人还没有男朋友时,她就拥有了一个婚礼。从梦外走入到了梦境,泡沫般美好的梦境。

电影《喜宴》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摘抄一段梁实秋先生的《结婚典礼》送给各位,希望读者能多读文学经典,拥有幸福人生。

曾有人把结婚比作“蛤蟆跳井”——可以得水,但是永世不得出来。


现代人不把婚姻看得如此严重,法律也给现代人预先开了方便的后门或太平梯之类,所以典礼的隆重并不发生任何担保的价值。


没有结过婚的人,把结婚后幻想成为神仙的乐境,因此便以结婚为得意事,甘愿铺张,唯恐人家不知,更恐人家不来,所以往往一面登报“一切从简”,一面却是倾家荡产地“敬治喜筵”,以为诱饵。


来观婚礼的客人,除了真有友谊的外,是来签到,出钱看戏,或真是双肩承一喙地前来就食!


我们能否有一种简便的、节俭的、合理的、愉快的结婚仪式呢?这件事需要未婚者来细想一下,已婚者就不必多费心了。

我们每天也是“双肩承一喙”地活着,总是被时间推着前进。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活着能吃肉就好。

电影《喜宴》

对于结婚典礼我们大可以潦草一点,毕竟我们往后要很慎重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