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金華教育人

戰疫中的金華教育人


平凡堅守 同心戰疫


我們一起懷著希望,擁抱暖意,不負春光,不負夢想。願春回大地時,萬物更新、硝煙皆逝。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師生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市委號召,投身抗疫戰場,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們相信,一切終將過去,定會春暖花開。


黃伯康-宅家也健身


宅家也健身金東一教師隔空義務教練八段錦經歷了一個超長假期,雖有一部分人已經復工,仍有不少人宅在家,比如老師和學生。在家該如何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金華市金東區一位教師給大家一個建議:不妨練一練八段錦。


黃伯康是金東區曹宅初中教師,這段時間,在家的他挺忙。“黃老師,能不能教我練八段錦,我在家也想健身啊。”通過電話、微信跟他學的市民絡繹不絕。無法面對面手把手教,依然不影響一些人學習八段錦的熱情。


於是,黃伯康通過微信發一些之前製作的教學短視頻,整理一些技術要領發給學員,有時,別人還是無法理解時,他乾脆就與對方視頻連線,相當於開啟了“雲教學”模式,隔空教練八段錦。他告訴記者,這樣的“雲教學”都是義務的,旨在推廣八段錦,讓更多的人能強身健體。


八段錦是我國古代的導引術,因其健身效果顯著,且易行而安全,故千餘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進入21世紀,在傳統立式八段錦基礎上,由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專家編創推出的健身氣功·八段錦,在海內外得到了廣泛傳播。黃伯康發現,如今,健康養生、增強免疫力越來越受到百姓關注。


2月3日,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問:“一些人長時間宅在家裡情緒煩躁,作息紊亂怎麼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提出:“進行一項鍛鍊。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現在有一些很好的運動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遠程約好一起鍛鍊。”從那之後,隔空找黃伯康一起鍛鍊的人越來越多了。


為了幫助更多的市民和網友,他自拍了八段錦的教學短視頻,提供給初學者,對照短視頻,在家也能練,還在線答疑解惑。


黃伯康是個健身氣功愛好者,擔任金華市華佗健身氣功研究會會長。他尤其擅長練八段錦,每天練習,日復一日,已經練了17個年頭,他還是國家級健身氣功社會體育指導員。這些年,他一直都在致力於推廣八段錦。6年前,他還在鞋塘初中任副校長時,創新教學模式,首次將學生的課間廣播操改成八段錦,一度爆紅網絡,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

“學生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不僅有利長個和強身健體,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靜心習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黃伯康說。時至今日,仍有當年的學生還在堅持練習八段錦。這一模式也得到了推廣,目前,除了曹宅初中,金東萬博學校、楊家小學的學生都在學練八段錦。


他表示,八段錦在金華市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是重要的全民健身項目。2017年,八段錦作為工間操面向金華機關單位推廣,金東區各機關單位均已完成八段錦培訓,目前,金東區各鄉鎮建立了八段錦習練站點125個。在全市的企事業單位、學校中,已有數萬人學練八段錦,金華教育學院還開設有面向全省中小學教師的八段錦培訓班。


肖小華-山村最美守護人

金華市雲富高中的肖小華老師在抗疫的特殊時期,主動請纓,成了村民心中最美的守護人。


肖老師的老家在疫情重災區湖北省麻城一偏遠山村。剛開始,村裡很多人對疫情重視程度不夠,防護意識不強,照樣不戴口罩,串門拜年,聚堆聊天。肖老師十分著急,便帶頭上門給每戶做工作。他不時在村裡巡邏,清查村民聚會聚餐聚賭行為,遇到扎堆人員及時勸散,耐心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和政策。

山村二月的寒風冷雨也沒有阻擋住一直被老寒腿困擾的肖老師投身防疫工作的腳步。他在村子的各個路口張貼宣傳單,挨家挨戶地調查社區居民外出情況,報送各項統計數據。一張板凳,一個水杯,一本冊子,一支鋼筆,成了肖老師戰“疫”的有力“武器”。


村中被一條公路橫穿,來往行人複雜,出入口需要24小時值勤防控。肖老師主動加入村疫情防控巡查組,認真做好封路口執勤工作,查通行證、測體溫、登記信息等;對離開村莊的人員進行登記把控;耐心向村民講解防疫的知識和要點,幫助消除恐慌、不安情緒。此外,他發揮教師的職業專長,對巡查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以提高他們疫情防控巡查的工作素養。

山區網絡信號差,手頭又無可使用的電腦,當他悉“停課不停學”時,通過向親戚藉手提電腦等,想盡辦法克服困難,積極投身線上教學工作。作為一名班主任,肖老師還盡心配合學校、學科老師負責給學生髮布各科作業和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學習。肖老師的傾情付出和執著堅守,體現了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


潘哲韜-我想成為群眾的希望與陽光

潘哲韜,95後,浙江科貿職業技術學院青年教師。在這場突然而至的疫情中,潘哲韜一家三口都在為防控疫情忙碌著。


潘哲韜一家三口都是黨員。爸爸是村幹部,自大年初一開始,從入戶宣傳、道路消毒、物資發放,再到道路封閉後為村民進行統一的食品採購,他忙個不停;媽媽是一名普通黨員,主要做防疫的後勤保障工作,除了會定期參與勸導工作以外,通到村裡的所有路口值班人員的開水都由她提供。


“您好,請出示您的有效證件,本村居民靠右走,去往蘭溪方向請麻煩靠邊停車下車登記,謝謝配合。”在潘哲韜和村黨員的勸導下,來往車輛、行人秩序井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自2月13日開始,在金華市曹宅鎮蓮塘潘村潘石線入口處,潘哲韜已和村黨員幹部一起參與執勤了近十次。

偶然間在飯桌上聽父親說起,村民們對防疫知識缺乏瞭解,如果入戶宣傳又存在安全隱患。潘哲韜聽後連夜蒐集防疫知識,第二天在村裡的支持下拍攝了村防疫紀實視頻,加班加點製作了一個線上防疫接力的H5產品。短短1天,就得到了324位村民在線接力、留言,製作的視頻也在全鎮轉發,閱讀量突破7000人次。

作為一名教師,潘哲韜為鼓勵學生宣傳防疫知識、展示才藝,特意在線上開展居家抖音視頻大賽。短短3天就收到了學生40多個高質量視頻作品。在線上他還製作線上倡議書、防疫手冊,發佈相關推文14篇,累計瀏覽量達12000餘人次;和學生一同製作原創海報36張,製作H5線上承諾書1個,參與人數達3500餘人;在抖音平臺製作發佈短視頻7個,瀏覽量100多萬人次。

連日的忙碌讓這位95後青年收穫了當地村民和學校師生的稱讚,其事蹟也被中國網、金華髮布、金華團市委、搜狐、新藍網等多家媒體平臺報道。

談到抗疫感受,他說:“父輩這些不顧一切衝在前線的‘防疫人’讓我感動。在這場疫情中,是他們的勇敢、溫暖、信念與使命,成為我們的希望與陽光,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也想成為群眾的希望與陽光。”


黃強-東陽教師的“四重擔”

黃強,東陽市江北小學教育集團月亮灣校區教師,參加志願者活動已有6年,2016年加入東陽市紅十字救援隊,曾榮獲東陽市十大傑出志願者榮譽稱號。

作為志願者,他勇赴“疫”線

“您好,請出示您的身份證和健康碼接受檢查,謝謝您的配合!”這是黃強在高速口檢查點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為了不輕易觸碰防護目鏡和口罩,黃強每天儘量不喝水,一天下來口乾舌燥,咽喉發痛,但他從無怨言,毅然堅守卡口。堅守26天,黃強和他的隊友們成功守住了東陽市東城第一關。

作為攝影人,他“疫”線宣傳

“抗‘疫’人的美該被記住。”黃強拿起相機,穿梭在防控一線的各個場所,所拍作品被各級媒體刊登轉發,讓更多市民知道他們的平安是有人在守護。而正是有了他的這份傳遞,許多熱心市民積極響應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抗“疫”。

作為教育人,他用心抗“疫”

作為學校的辦公室主任,及時傳達上級防疫文件和精神是要務。《瞭解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領取健康碼》等微信推送,正是黃強帶領宣傳團隊將最新最全的防疫知識及時傳達給每位師生和家長。


因特殊時期的交通管制,老師們到校值班不便,黃強就主動向校長提出代替值班。不管是值班,還是參與將學生的課本進行打包、郵寄,“第一時間到達”是他踐行的承諾。

作為家人,他小心防“疫”

為了降低給家人帶來的感染風險,黃強抗“疫”回家後主動把自己“隔離”在客房裡。回家時雙胞胎女兒迎接的“抱抱”,都會被他勸阻,直至全身徹底消毒,更換衣服、洗澡。有時把自己收拾好之後女兒們都已入睡,他只能在門口看看,不敢像以前一樣進去親吻她們。發現她們踢被子了也只能打電話叫妻子來幫忙。


黃強認為自己是個平凡人,只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正是有了無數個像他這樣的平凡小人物舍小家為大家的擔當,才有了這次東陽抗“疫”的大作為。


金華電大師生主動服務助企復工

金華電大城市服務學院美髮志願服務隊由部分學院黨員、美髮專業老師、蘑菇美髮店技師、美髮專業學生組成。

在2月25-27日,該志願服務隊先後奔赴市區好易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市鷹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大型企業,義務理髮近400人次,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美髮志願服務隊將移動理髮店開設在企業員工食堂或會議室。志願者們技藝嫻熟,花10分鐘左右時間就完成一位員工的髮型修剪。志願服務活動現場組織井然有序,活動成效明顯,受到了企業和員工的一致好評,員工們對師生義剪行為讚不絕口。


以“藝”搏“疫”-金華八中師生集體作畫向一線抗疫英雄致敬

金華市第八中學是浙江省首批藝術教育實驗學校。該校美術組現有5位專任美術老師,是個經驗豐富、樂於奉獻的教學團隊。疫情當下,他們發揮專業特長,用書畫作品譜寫抗疫篇章。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初,美術組的老師們就在思考:能否用美術專業特長為抗疫助力?如何用直觀圖像的藝術作品感染他人,激發抗擊疫情的信心和鬥志?元宵節前夕,在校長餘彩貴的倡議下,美術組老師迅速行動,研究討論方案。葉春龍老師執筆落實,聯合教育處借微信群、釘釘群向全校師生、校友徵集書畫作品。班主任們在班級群裡佈置,美術老師分工協作,在各自任教的美術班裡講解作品的創作與形式、材料與技法,激勵學生髮揮藝術才能,把對武漢的鼓勵、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醫護人員的尊敬……一筆一劃用心描繪。為創作出優秀作品,美術老師們在線對學生作品多次指導,提出優化建議,精益求精。

短短一週,就收到學生創作的150餘幅作品,其中還有心繫母校的校友發回的作品。這些作品中,既有傳統的素描、速寫、書法、彩繪等,也有貼近時代潮流的CG漫畫等。畫面中,有白衣戰士在火線救死扶傷,有黨員幹部衝鋒在一線堅守……師生們的藝術創意豐富多彩。由於居家限制,師生們不能將作品現場展示,只能通過照片的方式傳到學校的電子郵箱裡,但即使這樣,也阻擋不了每個學生的創作熱情。張悅、陳錫群老師所帶班級美術生更是全員參與。精心挑選出的46幅作品,已經在金華市美術家協會的“金華美術”欄目和無線金華APP同步選登,得到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衝在前線,不能像商人一般大規模地捐獻物資,但作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我們就用自己的方式為同胞們吶喊助威。”參與比賽的高三(1)班學生馬星雨說,通過這次抗疫作品創作,她更關注、瞭解疫情,增強防護意識,關愛他人,珍惜生命健康,勇於擔當。


金華八中師生用以“藝”抗“疫”的獨特方式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勇士們加油助威。


金外導師團譜寫群英戰“疫”歌

在疫情防控期間,

金華市外國語學校成立關愛特殊群體導師團、

學科診斷導師團和心理諮詢導師團,

給予師生、家長溫暖和力量,

譜寫群英戰“疫”歌。


溫情關懷特殊學生

經過前期摸排,學校有13名學生的家長作為醫護人員在抗“疫”一線戰鬥。學校為這13個孩子都安排好了“一對一”的導師對接工作。在制定特殊群體學生《檔案表》和《家訪記錄表》的基礎上,“關愛特殊群體導師團”開展“一對一”結對關懷。導師們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進行家訪,全方位關心、幫助和指導孩子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切實做到了“一人一檔、一人一案、一人一報”。


如父母都是醫生的高二學生小李,他父親2月初就已經馳援武漢救助患者,母親也一直奮戰在武義醫院防疫一線,家中只剩下年邁的奶奶和他相伴。結對導師、校團委副書記敖超與小李和他父母進行聯繫,併為小李的SAT考試製定個性化學習和輔導方案。


有效疏導心理問題

心理諮詢導師團由校專職心理老師和持有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B證的14位老師組成。他們開通心理輔導熱線,每天輪流值班,對線上教學不適應的學生、與孩子相處有矛盾的家長以及面對疫情產生焦慮、恐慌情緒的師生等,利用電子郵件、電話、微信視頻等線上交流方式,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情緒安撫工作。


精準診斷學習困難

“學科診斷導師團”由全校90餘名在職黨員教師組成,是囊括該校省特級教師、省級教壇新秀及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在內的強大師資團隊。這個團隊通過QQ、釘釘等多種平臺,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困惑,並通過建立學科診斷檔案表提升輔導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