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学习五十余天,孩子的“痛点”是什么?家长要做什么?


宅家五十余天,儿子高中的学业很紧张,他几乎每天从早上六点多,坐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一天十几个小时。

我心疼也无奈,尽可能掐好点吃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节省任何一点可以节省的时间。

然而,无意中看到儿子在QQ同学群里的聊天, 我的心情完全被颠覆,他的发言他的措辞他的活跃程度超乎我的想象。

彻夜难眠,难道我看似以为的一切美好,都是假象?他一天到晚坐着,其实并不全是在听课作业,还在聊天?我崩溃的点在于第一他时间那么紧张,有多少时间用在QQ或其他事情上?第二他的小测验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这个原因?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又转念一想,闷在家里五十余天,没有玩游戏,没有看电视,每天上午三节,下午一到两节,加上晚上作业,这样“密不透风”的学习生活,不要说他,我也感觉烦闷,想要发泄,那么,也许QQ是他发泄情绪的唯一通道,如果我再把它“堵”了呢?

除了身体健康,我更加注重他的心理健康,我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他能这样学习,戒掉游戏,已经很难得了。

在他上完课准备吃晚饭的间隙,我决定跟他好好聊一聊,发现了更为隐秘的三个痛点。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01

第一,他认为老师把他当成“学渣”,他内心并不认同,行为上却有意无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这样的内心冲突,他感觉到痛苦、烦恼,却没有解决之道,关键在于他找不到逻辑上的“硬伤”。

我告诉他,首先,他总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总觉得老师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只是他的主观意识,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客观。

其实,哪一个老师会希望他的学生成为“学渣”?


我想,每个老师都希望他的学生能学习好,能全面发展,能够有好的未来,这不仅仅关乎他的奖金,更在于他的教学成就感、他的职业使命感。

只是一个班五十个学生,他平均分也只能是五十分之一,更何况,总会有轻重偏颇。


我问,你认为,在老师眼里,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乖巧可爱讨老师喜欢的。

没有成绩因素?

没有。

好,姑且认为你的观点成立,那么,现在,你认为你是一个“学渣”吗?

不是。儿子犹豫了一下回答。

但是你的行为呢?

我的行为会让老师认为是!儿子有点恨恨然。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其次,你的行为与你的内心是完全对立矛盾的,那又是为什么呢?既然你内心并不想成为“学渣”,你内心也不认可自己是,那又为什么在行为上你要无限接近它呢?

……儿子沉默了。

再次,即使A是B,B是C,结论A是C,这个逻辑没有错,但是必须前提是正确的客观的,你觉得一开始老师对你的“偏见”是真实客观的吗?

退一万步讲,即使老师对你的“偏见”是真的,那么你的未来是掌握在别人的“眼光”里的吗?别人这样看你,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即使不是,也遂了别人的愿,“努力”成为别人希望的那种人?

好好想一想,你的思维、逻辑有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限制一个人发展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个人意愿、目标与眼界;同样,限制一个学生发展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思维成熟度与执行力。

当他发现一个“事实”,不符合他的原意,他会从别人的客观原因,还是自己的主观原因来分析,是反正你这么认为我了,我就这样做吧;还是虽然你这样认为我,但是我自己不这样认为,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变你对我的看法。这是思维成熟度。

具体怎么做,做的过程里,一定有痛苦,改变一定是痛苦的。要如何从“舒适区”转到“学习区”,渐渐把痛苦转变成“适应”,这是执行力。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02


第二 学习的意义或者目标

我问他,你觉得你这样一天到晚坐着学习,累吗?

累,当然累。

那这么累,你觉得为了什么呢?

为了晚上能早点完成作业,早点拥有自己的时间。

我问的不是一天,是你高中三年努力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早日离开这里,离开你们。我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远离这里,万一考不上大学,我不还得跟你们在一起吗?儿子说的有点咬牙切齿,很坚定。

我肯定了他,很好,你有这样的目标我很高兴,而且我告诉你,百分之九十的你的同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高三毕业后,填志愿填得越远越好。

我也希望两年半后,你能够远走高飞,展翅飞翔。我的目标跟你一样,我并不想把人留在我身边,我们各自都会有自己的生活。

可是,你现在的表现,是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呢,还是越远呢?

他又一次沉默。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只有目标没有用,还要有动力,能持续,并且付诸行动,如果你没有动力,你的行动就不能持久,没有行动,目标再远大,也只是空想而已。

你感觉很烦很累的时候,就想一想你的理想和目标,给你自己“加点油”。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03

第三 做完作业的虚空感,没有爱好、没有电视、没有真正的放松方式

回到你的QQ,边做作业边聊天,你学习时一定会分心,一定会减慢速度,还影响学习效果。我不是不允许你用QQ,只是希望你能在合适的时间,聊合适的内容。你可以专心致志完成上课和作业,然后专心致志地玩、聊天。

可是我发现,我每天即使早做完了作业,我又不能出去,没有任何喜欢的活动,有一种虚空感……

对啊,我当年考完试,也是一样的感受,突然空下来,不知道要做什么,很空虚。很多高考完的考生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但是对你来讲,第一,每天早点完成作业,早点保证休息,那是你能坚持两年半的基础;第二,人是要有一点爱好的,你好好想想,在家除了作业,你还喜欢做什么,看电视?运动?QQ聊天?

我找不到人聊天!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

如果你没有爱好,没有情绪释放的渠道和方法,你就在忍、熬,你坚持不了两年半的,尤其现在还不能上学,只能一天到晚在家里。

所以,你要好好想想,你要有一个爱好,要有除学习之外你最想做的事情。这个我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去找去挖掘。

*********************************


(来自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

结 语

很多人说,学生会在这场“全民宅家”中,成绩两极分化,而一个孩子最终会处在哪一端,是很多方面的综合,孩子、家长、老师,当然毫无疑问的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孩子自己,他的自制力、自律力、思维力、执行力……

家长能做的,只有适当的了解,加上正确的引导。

做家长很难很累,做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更难更累,我们都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无限循环,在“爱”与“崩溃”中无缝切换,在“拯救”与“放任”之间踩着”跷跷板,在“欣慰”与“焦虑”之间彷徨……


宅家的我


大家好,我是拂尘记,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如果感兴趣,可以加入我的圈子,我们一起来成长!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删。水彩画家 松江利惠 笔下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