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乱投医,特朗普大撒币,民主党这下捡到枪了


美国民主党总统初选在新型冠状病毒全国肆虐下,继续于当地时间周二(17日)进行。俄亥俄州因疫情而押后投票,另外三个州份亚利桑那、佛罗里达与伊利诺伊州则如常举行初选。气势如虹的前副总统拜登全取三州,于提名票中扩大优势,领先联邦参议员桑德斯近300票,几乎锁定本年底大选中挑战现任总统特朗普之出线权。

美国爆发疫情可谓本届大选之黑天鹅。一众政治学者指出,经济衰退为左右总统大选选情之关键因素之一,而美股最近两周如坐过山车,更数度跌至停板。美国经济前景极不明朗,首季经济增长预测为0.7%至零,一旦陷入衰退几乎肯定拖累特朗普连任机会。不过疫情似乎未有影响初选之选情,拜登主打其八年副总统之行政经验,以及对抗伊波拉病毒之往绩,又极力展现领袖风范,似乎得到选民认同,民调显示高达六成选民认为拜登较有能力应对疫情。
桑德斯则继续主打全民医保,重申设立一套可以保障低下阶层之公共医疗体系,在疫症爆发时至关重要。纵使主流媒体及党内对手过去一年不断攻击全民医保过于激进、脱离现实,将使国家破产,但众多票站调查显示,大部份选民支持由政府营运之全民医保方案。只是这种支持似乎没有转化为选票,反对全民医保的拜登力压桑德斯,显示今届民主党选民仍以击败特朗普为主要投票诱因——拜登一直被主流媒体捧为最有力击败特朗普之人选。


民主党中间路线

自1992年南部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采取中间路线策略,击败竞逐连任之老布殊,走中间路线一直被民主党视为胜选方程式。但当民主党政策趋向亲商,甚至推动自贸协议、削减福利等损害工人阶级利益之政策,亦令工人阶级遭排拒于政治过程之外。党内进步派崛起并与主流派周旋,正是要把民主党拉回前克林顿时代之亲劳工左翼路线。而且进步派以戈尔、克里、希拉莉等作例子,反证民主党中间路线之胜选方程式根本不存在。

桑德斯提出要击败特朗普便需要摒弃昔日保守之中间策略,以大胆破格主张鼓动一直被排拒于政治议程之选民热情,拉高投票率以击败特朗普。要达到此目的,民主党必须展示其可为了国人利益,挑战财阀把持之政经结构,把权力归于劳工阶层。事实上在民调中,拜登若跟特朗普单对单对碰,比起桑德斯优势并无太大分别,在密歇根州此类摇摆州份,桑德斯胜算甚至比拜登为高。然而主流媒体一直描绘桑德斯的边缘激进形象,使其可当选性大打折扣。

四年前,希拉莉所代表之克林顿时代路线在民主党初选胜出,劳工阶层深感遭全球化出卖,纷纷转投大举经济民族主义旗帜,提出贸易壁垒及“美国优先”的特朗普,结果翻转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等中西部前工业重镇“铁锈地带”,造就特朗普以少数得票但多数选举人票之差险胜希拉莉。


共和党争取基层支持

在此疫潮下,特朗普选情不容乐观,更三度推出万亿纾困措施。其中最吸睛者为声言两周内给予每名美国人约1,000美元支票以作应急。全民派钱之创举对美国人来说极为新鲜,因此令不少人联想起民主党前初选参选人杨安泽之全民基本收入“自由红利”方案。然而杨安泽之全民基本收入方案为每名国人每月1,000美元之收入,而特朗普之1,000美元派钱方案则是一次性纾困措施,不能混为一谈。特朗普大撒金钱之举,自然有其选举考量。其全民派钱计划最受惠者,必然是收入低微之劳工阶层,亦是特朗普上届赢得,今届需极力保住之选票。

当民主党仍热衷于中间路线,捧出拜登此类有丰富行政经验及领袖风范,并极力抗拒变革之温和派候选人,以争取中产郊区白人女性选民选票,共和党却极力争取前民主党之低收入劳工阶层支持,两党易位之重新整合时代已悄然开始。上次大选出现范式转移已为1972年尼克逊之“南进策略”,以保守主义政纲攫取不满民主党总统詹森签署《民权法案》之白人保守派民主党铁票,成功奠定共和党为南部白人、教徒、保守派合流之大联盟。

有见及此,桑德斯亦抛出抗疫纾困措施,称会为每个美国家庭每月提供2,000元应急补贴。不过此迟来之派钱方案,无助其逆转选情。在疫潮之下,造势大会悉数取消,选举气氛大不如前,民主党建制及自由派媒体皆已视拜登为唯一选择,桑德斯几乎已翻盘无望。两党在大时代大变局下易位重新整合,大选形势变幻莫测,好戏仍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