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要從娃娃抓起之新秀篇

宿敵的條件並不好滿足。

首先是要等量齊觀,歐陽鋒碰上洪七公能對付能對把式,黃河四鬼這種臭魚爛蝦過來是找不痛快。二是有延續性,每次皆有新意,你來我往,檯面上好看。三是時間夠久,一次兩次頂多算是狹路相逢,成不了美談。

所以哈,宿敵還得從娃娃抓起。

遠古NBA從來不缺波瀾壯闊的針尖麥芒,從拉塞爾vs張伯倫,到魔鳥,到邁克爾·喬丹vs一切。

現當代NBA比賽層面的觀賞性更高,但少了些火藥味。之前宿敵戲份大多由媒體塑造,添油加醋一番加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兩人見了面反倒不好意思和和氣氣。

現在社交媒體太過發達,不想把事情鬧大隨口聲明就好。像不久之前字母哥和詹姆斯·哈登隔空嗆話,都是媒體起鬨,當事人轉頭peace。也是現在聯盟乖寶寶太多,像科比、邁克爾這樣的偏執狂少聞少見。

恩比德這樣有意願,也有表達能力和業務能力的寶藏球員實屬不多。但他們的故事線,還遠未達到NBA的主舞臺。

在失聲的幾代人裡,我們不得不在下一代青年才俊中,摸索出一點冤家的戲份和苗頭。

2019屆:蔡恩-威廉森 vs 賈-莫蘭特

今年是顯而易見的選秀小年,高順位裡只有這兩位值得關注。

莫蘭特永遠是嚴肅的認真的,維護球隊和兄弟利益的存在。他不懼怕與前FMVP伊戈達拉嗆聲,他會嘗試去隔扣安東尼·戴維斯。這源於他青年時期帶來的生存焦慮,在他天賦並不凸顯的初中時期,甚至還沒有一所高中願意給他offer。他必須武裝自己,他不能錯過任何機會,就是這份認真讓他和他的灰熊隊順遂闖入季後賽。

就像他們的體型差異那樣,蔡恩·威廉姆斯是完全相反的存在。從小一路猛進,高中就受到眾多球探關注,高中更是入贅杜克,還沒有打一場比賽就和喬丹簽下一份大額球鞋合同。他在賽場上的張力和爆炸的運動能力太過吸睛,而他只要報以微笑就好。

顯而易見,莫蘭特在今年要蓋過蔡恩一頭,胖虎,下個賽季會做點什麼,對吧。

2018屆:盧卡·東契奇vs特雷·楊

在選秀夜就互換了東家,綿延不絕的新秀MVP爭辯,美國本地小夥和歐洲來的再世靈童,這些有趣的事糾纏在一起註定了他們的宿敵之爭。

就現在來看,盧卡·東契奇已經甩脫特雷楊一大截了。盧卡本賽季打出了聯盟前五球員的水準,並帶隊打出歷史級別的進攻效率。獨行俠在如狼似虎的西部也位列仙班,大家都在期待盧卡的季後賽表現。

當然,就此埋汰特雷楊也不算妥帖,畢竟盧卡的表現已經是史上最佳。何況特雷楊也有一席之地,他在今年打出了極致的個人表現,並一舉進入全明星首發。如果隊友能稍微有點作用的話,進季後賽並非難事。

18屆的絕代雙驕起點和期待都在頂點,剩下的造化都得看自己了。

2017屆:西蒙斯 vs 多諾萬-米切爾

OK,2017屆的說法並不嚴謹,西蒙斯在2016奪得狀元后休了一年後才進入大眾視野。

但事情確實發生在這一屆,當年米切爾與西蒙斯的最佳新秀之爭引起了一陣關於“新秀”定義的探討,米切爾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及網上亮出那件寫有“rookie(新秀)”及其定義的T恤。

火藥味沒有太過延續,畢竟一個在東部苦苦掙扎於‘過程’之中,而一個在西部並未打出好成績。

同屆的塔圖姆和布朗都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這一屆新人們已經結下一些果實。

這一組值得期待的理由,除了前塵往事以外,就是多諾萬·米切爾的真實性格。有話直說,如果兩人在更高點相遇,事情一點不簡單。

記得點個關注嗷!每天不定時更新深度文章,帶你做朋友圈的懂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