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人生波丽娜:漫画与电影的对谈

3 月 7 日,我们联合和观映像、UCCA、优酷、淘票票,在一场以女性为主题的「时时刻刻:女性一生的银幕呈现」云上影展中,为大家放松了根据图像小说《波丽娜》改编的法俄电影

《翩翩人生波丽娜》

随着影片的进行,波丽娜的故事触动了许多朋友对她坎坷人生的共鸣,又看到了自己相似的韧劲和勇气。1500 位影迷在 A 厅、B 厅、C 厅同时观看,漫娘阿灿、舞者&演员李凯迪、和观映像创始人白凌雁奔走各个影厅与各位影迷交流,带来了漫画与电影的差异、舞蹈派别分析、版权引进的幕后故事等多样视角。

以下是由和观映像的小伙伴根据线上对谈整理的文字记录,我们挑选了关于漫画与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艺术形式的交相辉映,以飱读者。

Part 1 漫画 & 电影

主持人:阿灿可以介绍一下漫画《波丽娜》的背景吗?阿灿:《波丽娜》法语原版于 2011 年 3 月出版,出版就获得了很惊人的成就,一举拿下安古兰漫画节漫画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绘画奖。

作者 Bastien Vivès 是被誉为「法国漫画未来」的漫画家,他的第一部作品《氯的滋味》便一鸣惊人地获得 2009 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新人奖,第二本作品连续拿下更多奖,的确是天才无疑了。

△ 《氯的滋味》讲述了一段浅尝辄止的水中奇缘

最能让您感受到夏天的漫画

《波丽娜》故事的原型,是著名舞蹈家波丽娜·塞米昂诺娃(Polina Semionova),她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也是当今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芭蕾明星之一,被大家叫做「芭蕾仙子」。

△ 大家能在 B 站搜索到波丽娜的舞蹈选段,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师出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校,却早早去西方发展,在欧美舞坛闯出了一片星途,事业和生活的重心主要辗转在德国和北美,在柏林国家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都做过首席,她当上柏林国家芭蕾舞团首席的时候才 18 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

这本书一直很受欢迎,而且波丽娜这个形象对后浪漫来说有特别意义,后浪漫经常被粉丝叫漫娘,就是因为我们微博和豆瓣的头像是波丽娜。

B厅观众 Todayun:为什么后浪漫要出这本漫画呢?

阿灿:主要是好看,而且这本漫画很特别!之前有朋友提到「漫画是静态的二维,如何能表现动态的芭蕾?」。但是作者去挑战并且成功了,所以这部漫画也被称为纸上芭蕾

我们看漫画的时候经常去强调精美的绘画技巧,可是这部漫画的画法很随意,自成一派。但是它在叙事节奏上又非常巧妙。实际上作者表示,他是故意的,他说他自己更像一个导演,作品要以叙述为主,因此画面不能喧宾夺主。

△ 甚至连分镜框都在手绘的前提下

寥寥 6 块格子就能展现一场双人舞

这也是后浪漫系列里主张的图像小说带来的阅读新体验:漫画没有那么多的规则和偏见,能够带来完整体验就是很棒的故事。大家在后浪漫系列里面其实可以找到各种画风的作品。

Part 2 两种不同的媒介形式

主持人:请问阿灿,漫画和电影这两种媒介形式,在表现同一素材时,各自的叙述有何独到之处?

阿灿:我觉得这两部作品,内容上有非常多的不同,很难在叙述上直接比较。但是两种媒体都成全了这个故事,电影的优势在于背景音乐以及镜头语言,影像将舞蹈的动态感呈现出来,但是漫画也完全不逊色,舞蹈是用连续动作去表现的,在叙事上是一种比较安静的流动。

唯一可惜的是,电影没有完整地呈现芭蕾的曼妙,表现得更多是现代舞的特点,漫画会比较强调芭蕾的灵动与定格。

△ 电影里波丽娜的现代舞老师由朱丽叶·比诺什演绎

B厅观众 鸥:作为一个漫画,如果用平面表达舞蹈这个动态的艺术,是怎么做到的呢?

阿灿:作者敢于尝试用二维的方式去表达动态的艺术,并且他交出了非常高分的答卷,漫画非常动人。实际上图像是有完整的语境的,并且他用的大量的留白来体现动感。

B厅观众 Candy候:芭蕾舞现代舞不同舞种的情况下漫画表现是完全通过动作来传达吗?漫画看上去并不会展现环境?

阿灿:电影里强化了波琳娜面对现代舞与芭蕾舞的抉择转变,但是漫画里她没有如此强烈的抉择感,现代舞这个环节在漫画里的呈现也很少。

多利羊的猜想:我感觉镜头掐得很紧 ,是不是在漫画里也是如此体现的?

阿灿:关于全景和特写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导演自己的风格,导演有比较明显的一个镜头语言风格。在漫画里,实际上没有那么强烈紧凑的镜头感,反而在一些舞蹈,还有一些情绪的表现中,用了很多留白。

Chloe liu:我感觉特写可能跟导演自己的身份有关系。现代舞者的生活也包括她们真实的感受和情绪波动,所以可能空镜会少一点。影片的情绪收放是比较分明的,它要不就是比较克制的,波丽娜倔强的眼看见的一切经历的所有,要不就是比较激烈的,这部分常出现在她和自我撕扯的时候。

B厅观众 鸥:对于漫画,如果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和关于舞蹈风格内心抉择,整个故事的节奏是怎么引导的?最后有升华吗?

阿灿:有的,这部漫画的魅力就在于它看上去是很细碎的日常表现,但它有非常多的细节的照应。升华的部分,也是这种跨时段的照应呈现出来的。比如她八岁时跳舞的片段和她最后回到学校重新在小孩子面前跳了一次相照应,会觉得很感动,很泪目。

电影里面波琳娜分手的时候,是一个宣泄情绪的表现。但是漫画中分手的情节简洁而安静。

分手情节跟电影里有出入。电影里,她是受到男友的背叛离开。漫画里,她是看到了男友和她的搭档跳舞,心里觉得受伤,然后说要出去放松一下自己。冷静之后,跟男友打电话说自己明天就回去,然后愣住了。下一个场景男友和搭档在房间,漫画里面没有表达他们说了什么,只是在最后留下了波丽娜在哭的表情。

Part 3 情节改编

B厅观众 葱葱酱:请问原型舞蹈家的家庭背景也是和片中相似吗?

阿灿:漫画里面的家庭成分比较少,因为波丽娜她是在寄宿制的舞蹈学院里成长的,而电影里波丽娜和父母一起生活。这个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两者塑造出来的波琳娜在性格上面不全然一样。

C厅观众 甘石榴:漫画改编成剧本是不是更容易,情节更容易设定?

阿灿:这个要看情况。令我吃惊的是,虽然漫画有现成的分镜,导演却做了非常多的取舍,在情节设定上面,也做了很重大的改动。

A厅观众 riki:这个片子在改编上是如何照顾原著漫画粉丝的呢?

阿灿:电影导演本身作为一位编舞的舞蹈演员,没有想要去还原漫画本身,也做了非常多的改动来展现舞蹈的魅力。

因为电影的时间有限,更着重表现的是波琳娜自身对于艺术的自由的向往以及创作上的想法。但漫画会偏日常,比如会让你想起小时候被老师骂,也会哭鼻子的很普通人的情绪。

B厅观众 鸥:电影里完全看不出启蒙老师的作用?

阿灿:是的,启蒙老师这部分会有点遗憾,实际上他对波琳娜说过非常多金句,但是在电影里都被省略了,比如「要把自己伸展开来,波琳娜。身体要凌驾一切,眼神投向无限的远方。无论抬得多高,少了从容的凝视,仍是白费。所以你在高处时,不要急。」

A厅观众 阿文:您认为怎样的改编作品才是成功的呢?

阿灿:我觉得不能直接把某一个故事作为标准,定义它的成功与否。只要它在故事叙述上达到了自己的完成度,就可以算是成功的。

A厅观众 vita:想问一下对于改编有什么好的着手点吗?

阿灿:改编的着手点,应该抓住灵魂内核点。比如说我们要去展现人物的生平和轨迹,就要有一个能串起来的轴心。在漫画里面,作者是抓住了老师博金斯基,这位老师的理念贯穿了波琳娜的一生。但我看到电影在这方面,添加进了家庭这条线贯穿故事,其实算是增添了一个核心点,所以老师那条线就被弱化了,成了多条线索。

Part 4 电影配乐

A厅观众 Behappy Lee:这部电影的音乐也很有意思,为什么导演会用大量的类似实验音乐呢,好多时候感觉音乐和画面表达的内容不一样。

阿灿:这也让我挺困惑的。因为漫画是没有配乐的,需要读者去参与、去补全场景和氛围。而电影里用了非常多的节奏点,有可能是为了推进电影节奏,不然的话,大部分场景就太平调了。

Part 5 波丽娜的眼神

阿灿:电影里面的人物,除了主要的老师、男友还有波琳娜,其他的人物都做了改动。包括比诺什的老师角色也是新加进去的,鼓励波琳娜找到自己的状态、

说到特写,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漫画里在人物眼神,表情的处理上,就会给读者更多的想象。

:波琳娜眼神中的那股劲儿让人过目不忘。

Vivian:这股劲儿一直刻我心上。第二幅是名场面,也是后浪漫的头像,为什么选择波丽娜做头像?

阿灿:哈哈哈好多朋友都问到了这个,因为波丽娜优秀!努力坚韧可爱。

Part 6 波丽娜与导师

A厅观众 小歆:我蛮想了解博金斯基对她的影响的,电影里面好像表现的不太多。

阿灿:电影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取舍,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呈现一些细节。我补充一些漫画中的细节,波琳娜进入舞蹈学院后,上的是初三的班级,博金斯基单独授课。电影里有博金斯基骂她的画面,看起来好像是针对她,其实不是的,因为这位老师以严苛出名,甚至有很多学生被他骂退了学,反而是波琳娜坚持了下来。

△ 在我们的求学(生)之路上,总会遇见严厉的师长

博金斯基的理念也是漫画当中很重要的轴心,影响了波琳娜的一生。他告诉她,舞蹈是一门艺术,不是学会的。他也告诉她不要走歌舞剧的表演方向。当波丽娜去了剧院之后,她不认可那儿的教学方式,又回去找博金斯基,这些细节在电影里面没有足够的余地去呈现。因为博金斯基不是很古板的古典舞蹈的推崇者,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阿灿:我挺好奇你们怎么理解老师这个角色的?就是博金斯基,那个超严肃的老师。看漫画的时候他的好几个情节都戳中了我的泪点,可是电影舍去了。

Vivian:波丽娜想获得俄罗斯老师的认同,就好像重新回到自己的根,也获得传统芭蕾老师的赞赏。不过博金斯基是俄罗斯传统芭蕾的反叛者,用美国音乐,有点激进,波丽娜也是继承了老师的反叛精神。

阿灿:对,波丽娜她从前期的认同到不认同,到最后的认同和解,是有自己的心理转折的。

阿灿:她为什么会去找老师?因为她当时去法国的时候,放弃了博金斯基给它安排的独舞,所以她觉得挺对不起老师的:没有替他完成那一个很重要的独舞。她回去找老师就是跟老师提出——我想要完成你的独舞。但是老师说「我其实从来没有怪你,我还非常担心有没有耽搁你」。

Chloe liu:都是具有反叛意识的人,不过一个身在此而受限,一个跳脱出来能够完全以自己的语汇表达自我。

L:觉得漫画和电影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阿灿:谢谢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漫画找彩蛋。

今日互动

漫画和电影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对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改编

您还觉得有哪些出众的作品?

请在留言区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