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為何這位不同尋常的妾侍,卻被紀曉嵐寵幸了一輩子

古人也罷,今人也罷,我們總是對別人的生活充滿興趣,這就是大家常說的

"八卦"

最近正在閱讀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紀昀在晚年寫的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說到紀曉嵐估計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的紀曉嵐。沒錯,今天來說的就是他。

在《閱微草堂筆記》其中有一篇是關於紀昀先生與愛妾沈氏之間的故事。

乾隆年間,紀曉嵐有位侍妾名沈氏,叫做明珏,在書中說她只是長洲人,流落到了河間,然後就在這兒安家了。

明珏不想那些小家碧玉的女生一樣,她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她覺得自己不會去做種田人的妻子,但是真正的名門望族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豪門,也不會娶她當正妻的,因為身份不配,所以她大概會做書香門第之人的侍妾。

就這樣紀曉嵐把她納為妾了。明珏在進入家門後,就拜見了馬伕人,這位馬伕人應該是紀曉嵐的母親輩分。

當場馬伕人就給明珏來了個下馬威說:“聽說你是自己要當我們這樣人家的小妾的,但是當小妾也是不容易的。”

明珏很聰明回答到:“因為不願意做侍妾所以就難當了,我是自願做侍妾的這有什麼可難為的呢?”

在日後的相處過程中,明珏很討人喜歡,馬伕人就把他當作女兒一樣來對待。

明珏和紀曉嵐說過這樣一段話:“女人應當在40歲以前就死了,人們還會哀悼、可惜她,如果活到六七十歲,那時候成了老太婆滿頭白髮穿著青衣,像孤獨的小雞和腐爛的老鼠一樣,那不是我所願意的。”

明珏認為女人應該在最美好的年紀離去,而不是要等到年老色衰被遺棄。

所以正式如她所願,在辛亥年4月,愛妾明珏死去,死時只有三十歲。

在她生前,紀曉嵐可以說十分的寵愛她。

她為紀曉嵐生了個女兒,臨死時把自己的遺像交給女兒,還唸了一首詩讓紀曉嵐記下來:

三十年來夢一場,遺容手付女收藏。

他時話我平生事,任取姑蘇沈五娘。

說完,靜靜的離去了。

就是這樣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明珏因為她的特別之處,即便病死後讓紀曉嵐先生即便年老之時,依然對她魂牽夢繞。

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還有很多其它的故事,有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勸善懲惡,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即將它作為明中葉後小說的兩大主潮之一

對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有著高度的評價:“紀曉嵐本長文筆,多見秘籍,文襟懷曠達,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他竟敢借文章以攻擊社會,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人” 。

神怪小說本質上是娛性文化的產物,而其所隸屬於的中國文化整體卻帶有理性文化的特徵,“互相容愛”,便建立了兩者之間的契合點。

在人世的生活空間中,加上一維神怪的空間;將超自然的神性,與社會化的人性巧妙地融合為一;

馳騁無限制的想像,寄託理想和願望,表達愛憎哀樂的思想與感情:這一切正是神怪小說特具的優勢,也是《閱微草堂筆記》風靡城鄉、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閱微草堂筆記》也是短篇志怪小說的傑出代表。它在文壇上影響很大。

我讀的這本書白話文的,有詳細的註釋,不用擔心讀不懂這個問題,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一張電影票錢,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