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可以承載1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

軍武吐槽君


UGM-109“戰斧”巡航導彈的直徑要比UGM-96A“三叉戟I”小的多,所以直接實現了“1坑7彈”。這樣24具彈道導彈發射筒中的22個改為巡航導彈發射筒,可以攜帶154枚“戰斧”,其餘2個改為特種潛艇人員輸送艙。下圖為改造過的SSGN-728“佛羅里達”號巡航導彈核潛艇



前8艘“俄亥俄”級使用的UGM-96A“三叉戟I”型洲際彈道導彈,他的各項技術性能都不如我們現在看到的UGM-133A“三叉戟II”,最大射程為7400公里。“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的前4艘由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戰略需求而且美國急迫需求常規打擊平臺,2002年開始由戰略導彈核潛艇(SSBN)轉為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他們分別是SSGN-726“俄亥俄”號、SSGN-727“密歇根”號、SSGN-728“佛羅里達”號和SSGN-729“格魯吉亞”號。下圖為UGM-96A“三叉戟I”

在“三叉戟I”改“戰斧”的過程中,由於“三叉戟I”彈道導彈的直徑為1.8米,而“戰斧”巡航導彈只有0.53米,也就是說1枚“三叉戟I”在直徑方面相當於3枚“戰斧”,以梅花形式可以排布7枚“戰斧”導彈。下圖是我畫的一個簡圖,外側藍色的是“三叉戟I”直徑,而紅色帶剖面線的是“戰斧”,也就是說以前的1個“三叉戟I”發射筒可以容納7枚“戰斧”導彈,這樣就實現了“一坑七彈”。“俄亥俄”級一共24具“三叉戟I”彈道導彈發射筒,其中22個被改為這樣的“戰斧”“一坑七彈”,也就是22X7=154枚巡航導彈。


“戰斧”導彈是一款大家非常熟悉的巡航導彈,歷次戰爭都卻不了他的身影,最大射程為2500公里。但是“戰斧”是具備熱核彈頭攜帶能力的。下圖為美國W80型熱核彈頭(氫彈),裝備於海空軍各類巡航導彈,爆炸當量為20萬噸TNT當量。也就是說“俄亥俄”改造為SSGN之後不止是常規巡航導彈平臺,如果有需要他可以變成154枚射程2500公里的“核巡航導彈”,其實威懾能力也是不小的。



剩下2個發射筒用於特種部隊輸送,“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可以搭載海豹突擊隊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雛菊西瓜Peterpan


因為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是從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改裝而來,原本巨大的三叉戟I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筒改為了“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筒。而戰斧巡航導彈的體積要比三叉戟I小得多,所以實現了一坑七彈,每個三叉戟I發射筒內容納了七枚戰斧巡航導彈。▼這就是俄亥俄級核潛艇採用的一坑七彈方案,可以看到一個大型發射筒內容納了7枚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一共建造了18艘。但是因為年代久遠,最開始的四艘已經不再適合長時間潛伏水下,承擔核威懾的任務。於是美國在2002年,將前四艘俄亥俄號,密歇根號,佛羅里達號和佐治亞號拆除原來的三叉戟I潛射彈道導彈,換上“戰斧”巡航導彈,改裝成了巡航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的這一次改裝,內部結構其實並未做大的改動,僅僅是換了武器。但是卻大幅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並且同時也保證了強大的戰鬥力。

上圖▲為俄亥俄級結構圖。排水量18000噸的俄亥俄級核潛艇裝備有24個三叉戟I導彈發射筒,共分兩排佈置,每排12個發射筒。改裝以後,這24個發射筒不動,其中22個發射筒每個在內部加裝7個“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裝置,共搭載154枚戰斧巡航導彈。剩下的兩個發射筒則用於容納蛙人潛艇,用於釋放蛙人,進行特種作戰。
為什麼一個三叉戟I的發射筒可以容納整整7枚戰斧巡航導彈呢?這是因為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體積相差巨大!根據文獻資料,三叉戟I潛射彈道導彈直徑為1.8米,而發射筒的直徑則更大。戰斧巡航導彈則小得多,僅僅0.53米。在按照最開始那張圖排列的話,三枚挨著,加上同心圓發射筒排焰道,剛好達到發射筒直徑。這樣一來,7枚導彈呈梅花狀佈置正好放進去。


除了22個裝備“戰斧”巡航導彈的發射筒之外,還有兩個發射筒用於釋放蛙人。核潛艇攜帶用於搭載蛙人的小潛艇是各國非常常見的做法,攜帶的蛙人作用非常多,可以用於各種海底作業,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接近敵方軍艦進行破壞。攜帶蛙人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大部分國家核潛艇蛙人通過氣閘或者魚雷發射管離開潛艇,俄亥俄級利用導彈發射筒改裝,利用海底微型小艇,也算是別出心裁。既減少了蛙人的體力損耗,也降低了操作難度,是一種不錯的做法!
裝備戰斧巡航導彈以後的四艘俄亥俄級不再是戰略核潛艇,轉而跟隨航母打擊群,作為攻擊核潛艇使用。攜帶154枚戰斧導彈,無論是噸位,載彈量都遠遠超出其他各國的攻擊核潛艇。不得不說,美國對俄亥俄級的這一次改裝,不僅降低了成本,更是得到了一款戰鬥力強悍的攻擊核潛艇。22個發射筒,每個筒7枚戰斧,一共154枚。如果攜帶美國為巡航導彈開發的W-80核彈頭的話,還可以配合航母打擊群進行戰術核打擊,相當多功能!


赤焰噠噠噠


俄亥俄級核潛艇作為一款戰略導彈核潛艇,可以搭載24枚D-5三叉戟Ⅱ型導彈,其作戰能力和戰略威懾力相當強勁,一直被作為美國海基戰略核力量的基石。目前,美軍總共有18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其中有4艘被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改裝後每艘核潛艇可搭載154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俄亥俄級核潛艇)

1993年美俄達成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的協議,於是美國開始將原來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改造為巡航導彈核潛艇。按照協議的要求,美國只能擁有14艘戰略導彈核潛艇,那麼18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中就必須有4艘離開美軍的戰鬥序列。如果直接退役的話,美軍難免會覺得有些浪費,而此時美國海軍正因為經費短缺無法建造新型的武庫艦而犯愁,於是精明的美國人決定將那多餘的4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潛艇改裝為巡航導彈潛艇。這樣既不浪費,也可以對俄亥俄級核潛艇來一次升級和加強。

(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

(戰斧巡航導彈)

改進後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將原本的24套三叉戟導彈發射系統改裝為22套巡航導彈發射系統,這套發射系統的每個發射單元可裝載7枚戰斧式巡航導彈,不僅如此美軍還為“俄亥俄級”加裝了2套特種部隊投放裝置。由於三叉戟導彈的尺寸要比戰斧式巡航導彈大得多,所以改裝後的核潛艇可以搭載更多的巡航導彈。三叉戟D5導彈彈長大約10.39米,彈徑1.88米,射程可達11000多公里,而戰斧巡航導彈(帶助推器)的彈長只有6.56米左右,彈徑也只有0.52米上下。這樣一來,原本只能發射一枚三叉戟導彈的發射系統,經改裝後可以安裝7枚巡航導彈,依託美國先進的戰區C4ISR系統,這22套發射裝置可在任何時間、地點以不足3秒的間隔連續發射巡航導彈,6分鐘內便可對2500公里外的陸上目標實施精確制導打擊。俄亥俄級核潛艇加裝的兩套特種部隊通道倉,可運載122名特種部隊隊員和相應裝備。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導彈發射管)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管)

綜上所述,美軍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搭配巡航導彈和特種部隊後,戰鬥力依舊非常強大,它們也成了美國近年來歷次對外打擊行動的急先鋒。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特種部隊投放裝置)


戰情解碼


三叉戟導彈直徑1.88米,戰斧導彈直徑0.53米,是按照魚雷直徑設計的,可以從魚雷發射管進行發射。

三叉戟導彈發射筒可以放置7枚戰斧導彈。一艘俄亥俄級潛艇有24個發射筒,就是168枚巡航導彈。實際上佔用了22個發射管的數量,就是154枚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