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盤點故宮典藏的極品釉裡紅瓷器

釉裡紅:



釉裡紅瓷創燒於元代。它的最大特點是燒製難度大,成品率極低。釉裡紅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裡紅”。

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稍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溢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褪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無法大規模生產,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

到了明洪武朝,釉裡紅瓷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實物遺存量上比較,甚至比青花瓷還多。洪武早期的製品多呈黑紅,不夠鮮豔,甚至有些燒成了“釉裡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類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堅持不懈。明中、晚期多呈較純正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氣勢奪人。

元代釉裡紅大多呈灰黑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等。

清雍正時的釉裡紅呈色鮮紅且有層次,燒造 得極為成功,可謂歷史高峰。當時器型有盤、碗、瓶等,紋飾以三魚、五蝠為多見。

與青花瓷同時期,元代的景德鎮瓷工又發明了釉裡紅瓷,這是一個重大的創新項目,可以說與青花瓷是一樹綻開的兩支並蒂花。而且釉裡紅常常與青花配合裝飾,稱青花釉裡紅瓷,或叫青花火紫,形成一種別緻的裝飾紋樣。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執壺


元代釉裡紅轉把杯



清乾隆釉裡紅三果紋梅瓶


清雍正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雙螭耳尊


清雍正仿宣德款青花釉裡紅鳳穿牡丹蓋罐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文筆筒


明洪武釉裡紅拔白纏枝花卉紋碗


清雍正釉裡紅三果紋碗


清雍正釉裡紅海水龍紋瓶


清康熙釉裡紅雲龍紋缽缸


清康熙釉裡紅三果紋碗


清康熙釉裡紅四魚紋水丞


明宣德釉裡紅三魚紋高足碗


明洪武釉裡紅四季花卉紋石榴尊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明洪武釉裡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元代釉裡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