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的市场下,钢材、原油逻辑在哪里


1、

国外疫情持续升级,恐慌情绪加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但被市场即时消化,金融市场及大宗继续深幅下跌,低点不断下探。


本周的金融市场真是活久见,上周末美联储在隔2日就到议息会议的情况下,却在15日晚间仓促发布了降息及7000亿美元的QE计划,大力度的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1%-1.25%下调至0%-0.25%的新区间,并在未来几周内将其资产负债表扩张至少7000亿美元。但从降息后的市场反应看,货币政策的刺激市场并不买账,肺炎疫情的升级,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加剧,降息及QE计划带来的利好即时被消耗殆尽,周一开盘后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0等指数一路下跌并创出新低,再次发生熔断,当天收盘跌幅均在12%以上。截止本周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周跌幅都超过15%,从2月份高点下跌以来累计跌幅都超过了30%。面对急速杀跌的市场,随后美联储又祭出了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才使用过的大杀器"商业票据融资工具",通过该工具美联储可以绕过银行直接给相关公司提供资金,这才是缓解市场"美元荒"的最有效措施,公司依靠商业票据市场作为满足意外资金需求的可靠短期现金来源。另外为缓解国际美元流动性危机,周四美联储还和澳大利亚、巴西、丹麦、韩国、墨西哥、挪威、新西兰、新加坡、瑞典等九国央行建立临时美元互换机制。此前美联储已经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建立此类机制。即便是在宏观政策满天飞的情况下,道琼斯一样在周五出现了1000点左右的下跌。

近期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的历史似乎正在不断的被改写,三十多年来,美股市场在本月之前真正触发熔断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但本月我们见证了美股的四次熔断, 时间分别为3月9日21点34分,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断。3月12日21点35分,美股史上第三次熔断。3月16日21点30分,美股史上第四次熔断,2020年3月19日00点56分,美股史上第五次熔断。针对这样的市场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度的思考,美国经历了1929年的萧条,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1年的"911",2008年的次贷危机,在这么多大级别的危机出现时,美股并没有出现如今般史诗级的下跌,而为什么一个肺炎疫情却使美股这么不经打击呢?其实,市场之所以这么恐慌主要是因为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就是美国的主要产业,美国经济不同于中国,中国的GDP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美国GDP则可以说是玩出来的,2019年美国GDP约为21.4万亿美元,第三产业占比在80%以上,其中文化娱乐则有8万亿美元之多,占比超过40%,而房地产占比在13%左右,虽然金融占比只有6%以上,但其衍生品较多。因此一旦疫情扩散,美国经济将遭受致命的打击,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23万亿美元,占比GDP108%,远大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的63%,所以这也正是美联储紧急降息和恐慌的原因。

更令人费解的是,近期黄金也随着市场的下跌而出现了下跌,我们知道黄金最强的功能就是避险功能,按说金融市场出现危机,黄金应该大涨才对,为什么黄金不涨而跌呢?我想这应该归功于股票及期货市场的大跌所致,因为其他市场出现的深幅下跌,导致很多机构配置的相关资产因保证金的减少而面临着被强行平仓的危险,为了追加保证金不得不把黄金配置的资金转移到其他市场,也正因为这样使黄金市场才会因资金流出而出现下跌。另外同样看到美元指数本周则出现了逆势大涨且冲过了100,最高到102.99,这同样也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因为按照利率平价理论,美联储大力度降息,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相应汇率应该走低而不应该上升,其实这只能说明一点,也就是市场的美元流动性已经非常紧缺,美元变成了市场的稀缺资源,在市场的动荡中,人们都秉承现金为王的理念,正是这样的理念所导致市场出现美元流动性短缺,进而美元出现溢价,所以美元指数的走高并不是货币的坚挺而是流动性短缺。

原油在悲催的市场中,应该起到了助推作用,疫情叠加原油之争,才使得当前的市场更加恐慌。自从2014年美国页岩油革命成功以后,可以说国际原油市场已经面临着过剩的困惑,为稳定油价迫使OPEC+2016年采取了减产保价措施,而如今减产计划崩裂,再加上疫情加剧了市场需求的恶化,在沙特降价提产的呼声下,原油不计成本一路向下,布伦特原油最低到了24.52美元/桶。原油的下跌反过来又影响了国际其他金融市场,使得各市场形成了向下的强化双螺旋。当前原油价格可以说使很多美国页岩油企业已经亏损严重,页岩油企业的债务已经到达6350亿美元,巨大的债务,恶化的财务报表,如果价格长时间在低位停留,就会导致违约破产,引发更大的危机。那么到底还有多大的下跌空间呢?我们看一下表2,表2是我统计的历年来原油下跌的时间期限和下跌幅度,从统计数据看,本次下跌幅度已经达到71.73%,而前几次的下跌最大跌幅为76.58%,如果照此计算,那么本次下跌布伦特原油最多也就还有4美元/桶的下跌空间,尽管历史的走势市场不会完全照搬,但一样会重演。所以本次的低点有可能是原油阶段性的低点,如果按照最悲观来推演,再下跌布伦特大概率不会超过4美元/桶。



2、 受外围市场暴跌影响,黑色系期货本周未独善其身,出现小幅跟跌,现货强于期货,继续逆势走强。

本周的黑色系期货市场要弱于现货市场,热卷、焦炭05合约出现了四个百分点以上的下跌,期货市场出现调整的原因除受外围市场下跌跟风外,跟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一系列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也存有一定关系。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经济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3%,制造业投资下降31.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06亿元,下降15.9%;进口20832亿元,下降2.4%。进出口相抵,贸易逆差426亿元。疫情影响经济直接在数据上得以体现,期货市场也从下滑的数据中嗅到了不利的因素,直接反应在了盘面上。而现货市场五大钢材除冷板外,均出现不同的涨价,其中螺纹涨幅较大,吨钢价格涨幅超过100元以上。螺纹现货的强势与近期不断出台的逆周期政策和建筑、基建复工率的不断增高有关。据百年建筑网调研10449个施工项目,截止3月16日项目实际复功率为74.50%,劳务到位率63.89%,到位劳务中可上岗率为65.64%。现货铁矿的坚挺主要还是由于发货量减少和疏港量增加,本周四大矿山铁矿石发货量为1433.4万吨,较上周的1661.6万吨发货量下降13.73%,而疏港量本周增加了15万吨至301.11万吨,致使铁矿主要港口库存减少166万吨至11911万吨。焦炭在本周实现了第四轮的提降,部分焦化厂已经出现亏损,虽然当前高炉利用率在增高,而焦炭还是存有供大于求,库存累积现象,本周焦炭总库存较上周增加30万吨至860万吨,并且在上游原料弱预期的情况下,钢厂采购意愿较弱这进一步打压了焦炭的价格。



3、 五大钢材库存拐点显现,厂库和社库实现双降,产量随需求的增加而在推高,乐观预计库存去化有可能在6月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经历了焦躁的被动累库后,本周钢材终于迎来了库存去化,较上周五大钢材总库存减少186.2万吨,并且实现了钢厂与社库的双降,给现货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进而支撑着钢材价格在逆势中走强。从表4数据看出,本周产量较上周增加了28.03万吨,产量增加库存下降,只能说明实际的需求正在继续扩大。但一周的库存下降也并不能说明库存去化过程的正式开启,库存是否存有反复还需进一步关注,随着产量的增加,在需求好转的同时,钢材价格推高,钢厂利润走阔,部分电炉也蠢蠢欲动,华东市场中,济南现货市场的螺纹价格已经覆盖了电炉成本,这会推动电炉产能的逐步提高,电炉产量进一步得到释放。未来钢材库存的升降取决于电炉产量的恢复和需求增量的博弈。


根据以往历史看,需求一般会在春节后第2周开始恢复,在第8周达到阶段性高点,需求会在4月份迎来阶段性高点。今年因疫情原因消费启动会推迟3-4周左右,所以今年则有可能在5月份左右达到需求阶段性高点在电炉产量正常恢复的情况下,库存去化乐观看也要到6月份才能达到去年的同期水平。如果需求不及预期或继续后移加之国外疫情升级影响,悲观看钢材还有可能出现被动累库。




4、 伴随库存去化的进行,价格随需求增大逐渐走阔,长流程利润改善的同时,短流程接近盈亏平衡线,未来螺纹价格将围绕长短流程成本3200元/吨-3600/吨区间震荡。

从钢材的产销结构看,2019年国内生产的12亿吨钢材,出口只有6400万吨,占比5%左右,钢材进口则更少只有1200万吨左右。而汽车出口122万台,出口金额为1048.9亿元,汽车零部件出口3654.81亿元。2019年我国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比总出口的2.7%左右。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出口总额放在钢材产业来说,应该在6%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的钢材行业,成材出口及相关产品的加总应该占整年钢材产量的10%以上,所以,钢材产业的需要的影响主要来自国内,国外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当前国内的综合情况分析,可以说钢材行业的寒冬已经度过,所有利空基本出尽,在未来没有利空的情况下就是对行业的一种利好。本周开启的库存去化,是钢材下游需求的一种直观表现,随着产量的增加,利润逐步走阔,进而带动电炉产量的释放。从钢材行业成本端来看,上游焦炭供过于求,价格较弱,但现在焦炭价格,已低于很多焦企的成本,因此,不存在大幅下跌预期,而铁矿石主要来自国外,受国外发货量影响较大,近期价格坚挺,所以对于高炉来说,钢材成本下行概率不大。而废钢的价格则是直接决定电炉钢厂成本的主要因素。废钢来源主要有自产废钢、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其中折旧废钢占比在接近60%左右。因废钢来源分散,折旧废钢收集相对繁琐,废钢行业的复工复产相对较慢,前期的废钢来源主要是年前库存。因此,废钢价格也不存有大幅下跌空间。当前华东市场长流程螺纹成本在3200元/吨左右,而短流程成本在3600元/吨左右。未来一段时间螺纹价格会围绕着长短流程成本区间震荡,当价格高于电炉成本时,电炉产量会提高进而在高库存和高产量的压制下,价格会出现回调,当价格回调到长流程成本时,高炉产量会出现萎缩,这又支撑价格上行。


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一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