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京津冀协同发展期中考试得满分

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开发区的润泽国际信息港,一组组机柜整齐排列,灯光闪烁的服务器中,存储着海量信息。这是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产业承载平台之一。向北拥抱北京,向南连接天津,难得的协同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廊坊成为最理想的大数据产业之城。“还未建成,订单已满”已经成为廊坊大数据产业的生动写照。

融入京津冀,发展天地宽。2014年,一个肇始于春天的时代命题,开启了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时代征程。时序更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爬过一道道坡,跨过一道道坎,留下一派勃勃生机的新气象。像廊坊这样已经明确发展定位并且从中受益的地区还有很多,雄安新区、北三县、高碑店等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中准确找到了自己的着力点。六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取得了“瓣瓣不同、瓣瓣同心”的丰硕成果。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去年9月,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年底京张高铁正式开通,张家口纳入“环首都1小时交通圈”;“一卡通”覆盖京津冀区域所有地级市,“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了协同发展的加速度。一核两翼,展翅翱翔。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蓝图徐徐展开,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将实现一小时通达。瘦身健体,资源共享。六年来北京市共退出一般制造企业2759家,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与此同时,医联体、科技园等在周边地区相继落地,首都优势资源不断外溢。

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率先统一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标准,建立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六年来京津冀空气质量持续好转,PM2.5整体下降46%,蓝天白云下的京津冀更加清新亮丽。

疫情何奈凌云志,瓣瓣同心齐抗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京津冀协同防控的一次特殊检验。在这场共克时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京津冀三地采取交通运输统一调度、疫情信息会商共享、封闭管理协查管控等措施,同时组织复工专车,采取健康互认,对返京复工人员实行“点对点”接送服务,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疫情当下,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走过六年,“期中考试”交出了一份满分的成绩单。不断增长的数字、不断变化的图景、不断奔赴的未来,背后写满奋斗,饱含深情。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