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维、塔利斯卡土豆搬家,在中超都当不了“大哥”,要他们干啥



最近,有两则消息说得是有鼻子有眼儿,也不知道是媒体猜测,还是当事人或其经纪人再或是某俱乐部故意放出的风。一则,是说沙拉维在上海待得不习惯,为了回到意大利罗马,宁愿把1400万欧元的年薪降至不到240万欧元;另一则,是说塔利斯卡想想念在贝西克塔斯日子,想要重回母队参赛,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他1000万欧元的年薪。


首先,我关注的是两位外援的年薪。一个是1400万欧元,一个是1000万欧元,这在欧洲,怎么也得是一“超巨”的价儿了。罗马队薪水最高的哲科,也不过是450万欧元,而贝西克塔斯能出的最高年薪不会超过500万欧元。当然,有人说了,像他们这个水准的球员,你不给好几倍的年薪,人家能过来帮你踢球吗?问题是,这种水平的球星,我们有必要引进吗,引进一些更具有实用性的不好吗?不管是恒大,还是申花,千万欧元都不是个小数,注定了很难收回,这种往里烧钱的经营方式是不是健康的、适合中超发展的呢?


其次,我关注的是两位外援的近况。消息传来之时,正值特殊疾病在全世界蔓延。他们这个时候犯了思乡病,到底在想什么,是怕我国不安全吗?另外,虽然这两位外援确实能力比较强,但对于整支球队来说,离开了他们就真的玩不转了吗?沙拉维在参加的13场申花队比赛中,取得了4个进球2次进攻,其在足协杯决赛中攻入的两球,帮助申花捧杯。塔利斯卡刚加入恒大的2018赛季确实是威风八面,18场比较斩获16个进球,上赛季受伤情影响,状态下滑,数次错过得分机会,大腿地位岌岌可危,再加上本赛季恒大锋线竞争十分激烈,能否保证首发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与其说这二位外援思乡,倒不如是眼下如意的境遇让他们萌生退意。


再次,我关注的是能否及时找到两位外援的替代者。有位名人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向欧美的时候,好像有点无视我们的近邻了。申花上赛季引进的金信煜就很具代表性。个人认为,与其请一些年薪高、名气大、能力也能很强但却不够专注中超次联赛的球星来,还不如多请几个像金信煜这样的,实用、专注,虽然比中超本土球员水平高,但又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那种——跟这样水平的球员踢球,才比较容易“涨球”吧?


最后,我关注的是这两位球员的转会费。如果转会费与他们刚转进来相比,低一百万欧元左右,那咱们也可以考虑,但要是差得大了,那就没必要谈了。这两位球员都是当打之年,现在可能因为伤病或是水土不服还没爆发出最佳状态,但保不齐换个地方,就威风八面了。甚于这个标准,即使有国外球队使用租借的办法,只付薪水不付租借费用的话,也免谈——我们没必要去如此“支援”国外球队,咱们自己还没达到富裕呢。总而言之,不做国际球员转会市场上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