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顶级视觉大师告诉你,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毕竟,有什么比自己亲眼看到更让人信服呢?


但是,当小志看到下面这些之后

发现自己所看到的“真相”,或许未必为真


比如,这个箭头无论怎么转动

它都永远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个转一圈,

为啥原本好好的圆柱体

突然变得有棱有角?


还有这个,你说好好的“花”

怎么转个角度就变成了这样?


这些神秘的图,妥妥的可以循环上一整天

btw,看到这些,你是不是也是

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呢?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日本顶级错觉大师

杉原厚吉的代表作

没用特效,也没做特殊视频剪辑!



杉原厚吉,生于1948

日本明治大学数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杉原厚吉是日本的一名数学教授,多年来专门研究视错觉他的一系列作品不仅引起了世界关注,还获得了无数个全球年度大奖,甚至还登上了央视!



所以我们刚刚看到的,其实都是杉原教授利用数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创作出来的小道具。


再来瞅瞅下面这个

是他19年的获奖作品



有没有发现,无论怎么旋转这只小鸟

它的头部永远是朝向右边


其实这个是做了两个鸟头

所以随便怎么转,小鸟依旧是朝向右侧


在2018年的年度最佳幻觉大赛中,

他也凭此绝技获得冠军,

成为当之无愧的“视错觉之王”


下面这个2018年的获奖作品

看上去只是一面黄色的旗

插在阶梯的矩阵结构物体上


但是,再拿起一面镜子照射另一面

你会发现结构依然完全不同


但事实上是,这只是一个平面图案而已

小黄旗是扎在这张纸上的!


还有这个名叫“暧昧的车棚”

看起来没什么奇怪的


而在镜子中,

它仿佛瞬间被折叠了


屋顶的真实形状也很“诡异”

但它的真相在于

车棚本身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不得不说,视错觉简直就是魔鬼


下面这个你绝对想不到!

斜坡上的小球竟然可以自下而上地滚动,

这又是什么骚操作?


其实这个装置虽然是斜坡

但并不是上坡,而是四条轨道

都向同一个方向:向下倾斜

所以,只要给的角度合适,小球当然可以

不间断的在所谓的“上坡”中奔跑


那么,视错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用杉原厚吉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我们看外面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的知觉——都是由大脑机制间接产生的,所以所有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虚幻的。“




意思是,我们在自身经验或者参照物的干扰下,会根据当下环境擅自对事情“脑补”,从而产生了视觉上的误判,就如下面这组!


这木棍怎么能穿过这些的呢?

第一个实际上它根本不是标准的正方体

或者是物体交叉了所导致的


但是,下面这组“鸡笼系列”

小志是真的完全懵了


明明看着上面没有鸡

咋上演了一出“大变活鸡”呢


太刺激了吧

这只鸡明明在里面呆着

它怎么跑外面去了


这样换个角度看一下

是不是好像就明白点了什么


这次明明有两只鸡

但镜子中却一只也没有了


鸡儿还在谷底吗?

不不不,其实这只“皮皮鸡”已到了笼顶!


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欣赏

日本错觉大师杉原厚吉视频合集


现在,你还相信眼见为实吗?反正我是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你以为的真相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相,也许只是被别人设计的一个精巧的骗局,害!信奉“眼见为实”也没那么靠谱嘛......



除此之外,在日本的视错觉大赛中

也有很多好玩的作品,

跟着小志一起来看看吧~


1


2019视错觉冠军作品,

你能看出它的旋转方向吗?


小志来揭晓一下,想要看出不同的变化,


需要观察图形运动时黑线之间产生的焦点

随着你的视觉追踪的焦点不同

图形运动的方向也就会改变



比如,加上一道纵向绿光

会发现它是往右边旋转的


而加上一道横向的红色光

它又是从下往上旋转


啊,小志已经晕了

这个不愧是视错觉冠军作品



下面是作品的原视频,动态效果更为连贯


2


这个叫摆弄手指?

看上去倒是有点惊悚



然而这个是利用镜子

把手伸到镜子下方

做上各种动作来达到视错觉效果的


这么惊悚的脑洞

真的只有岛国人民能想出来了


3


这个作品叫《剪影走马灯》

可以说是相当唯美了


原本鸟儿在笼子的外侧,而笼子中空空如也


但只要开始旋转,小鸟就开始挥动翅膀

同时剪影图像会形成空间错觉

仿佛外围的小鸟飞到了笼中一样


原来这个是利用皮影戏和光学结合的原理

缝隙会在快速旋转时闪烁亮起来

接着利用空间错觉的效果让人觉得小鸟在笼中飞


4


这几个小圆球是怎么动的呢?

一上一下?还是一左一右?



其实,小圆球一直按照单一轨迹运动

原地画圈,绕着一个圆心点转


4个大球的干扰

造成了拉动扭曲它的错觉


5


下面这个真的绝了

看到这个是不是以为正方体缺了一角?


但是!其实它是由两个正方体组成

一个大一个小


而当你觉得这样看着也没毛病的时候

它再次翻转,然后又告诉你

其实是这样的!!!


怎么样?是不是再次觉得自己的眼睛不靠谱了

其实这些视错觉作品的最大意义

并不在于欺骗我们的眼睛

而是通过欺骗,来告诉我们关于“认知”的真相


你们看完眼睛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