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麻通爸媽


每個小孩子都不是無故的不聽話

每個家長都是從小長大的,想想之前自己小的時候為什麼不聽話,小孩和以前的自己都是一樣的,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犯過錯誤,但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為就是錯的,有的可能是好心辦壞事,但是你可以通過與他溝通的方式瞭解他的想法,也許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不能只是打罵孩子,更應該替他們想想做這件事是為了得到什麼,比如快樂啊,父母的注意啊這些很小的事情,當然通過懲罰的方式讓他意識到錯誤也是可行的,

因為有的小孩子對你說的這些不理解,不認同,就可以採取懲罰的方式,當然不是想讓你所有問題都通過這種方法去教育孩子,

懲罰過後應該安慰孩子和讓他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這些都是能讓小孩子改掉自己的小毛病


曾世驚鴻照影來


小孩子不聽話,我們該怎麼辦?其實人生當中會有兩個階段會有所叛逆,比如說兩三歲的時候,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可能對你說的話,就不怎麼愛搭理,也可能你說東他往西。那麼這個時候你也不要生氣,因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發育階段的表現。你可以試著給他一些發洩的東西,讓他摔打,不過要給他一些結實的,千萬不要妨礙他這個階段的習性。還有對他的一個抵抗、頂嘴,或者是不聽話,你不要覺得他是成心的。你要知道這就是他這個階段所要經歷的。所以我們不要著急,不要跟孩子有情緒上的對立。應該是來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家長要耐心說服,如果不管用,我們不妨把事情放一放,做點別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過一會再去引導說服孩子。



王軍的農村生活


其實從我做輔導班家教的經驗來看,每個孩子不聽話都是可以解決的。

說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例子吧!

我帶班的五年級有一個學生是獨生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寵著他一個人,然後上輔導課的時候,斜著身子靠在牆上,腳往旁邊的桌倉裡一放,擺出一副我就不喜歡聽的樣子,然後結果很明顯,被我給收拾了一頓,真的是下手的那種,屁股後面的大腿上打出了四條青紫的棍痕。

結果大家也想到了,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到輔導班鬧,讓給個說法,下面就是我當時當著孩子和家長面說的過程。

我先問那孩子“我給你說過我的課堂規矩沒?”他點點頭,然後我問“我警告過你兩次了沒?”他再次躲閃的點點頭。然後我就給他媽媽說了“你也看到了,這個事情你家孩子的表現我想你應該都能想的到!那他這四棍挨的不冤吧!“他媽媽也就沉默了。

我就給他媽媽說,孩子這麼大了,也不是不懂事,今天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你知道自己錯了,你一個大人還鬧什麼?你覺得這樣對一個孩子真的好嗎?你把他慣壞了,等你年過半百的時候,你讓孩子自己怎麼活?誰來慣著他?

其實這個過程中,家長都是文化人,也都明白他們自己慣著孩子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他們已經管不了孩子了,可以說這是“身份”問題,孩子對家長已經沒有畏懼感了,因此也管教不了孩子,只是我的身份是“老師”,因此我可以讓他知道對錯,讓他知道錯了的代價。

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想到了重點,解決孩子不聽話的重點就是”身份“。如果從小孩子就已經讓爸爸媽媽慣的不聽話,那爸爸媽媽肯定是管不了了。只能讓”第三者“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規矩,這個”第三者“最好的莫過於老師了。所以我建議最好讓老師來管教孩子不聽話的問題,當然這個過程要有理有據的,因為前面提到了,孩子都是懂事的,並不是什麼都不懂。所以要跟孩子講道理,講規矩,講懲罰,這就是解決孩子不聽話的關鍵。


永恆數字印刷有限公司


小孩子不聽話,不要跟他講太多的道理,千萬不要亂髮火,你講多了他一句都聽不進,反而會感到反感,有時你不說話,一個動作或眼神足夠讓他明白一切,比如小孩貪玩快10點還不回家,第一次你告訴他下次再這樣,爸媽是不會開門的,第二次又這樣,你是忍無可忍但千萬忍住,你真的裝著不開,不論他在門外叫多少次都不開,他肯定會發火,你不要發火,等他冷靜下來後,然後再打開門,什麼也不說把門關好後睡覺,第二天你照樣半天不理他,然後,再跟他講道理,保證他以後再也不敢很遲迴家!


梁伴一生


問題是出在溝通上。 教育過程,其實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而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信息經過我們的語言編碼,通過空氣發送給孩子,孩子通過耳朵接收到語言,通過大腦解碼,解讀信息。 如果孩子不聽話,問題就出在孩子對我們語言的解讀上,或者我們對發出信息的編碼上。也就是我們怎麼說,孩子才肯聽,才願意聽。 下面直接上乾貨。分享幾個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咱們溝通要明確而簡潔。我們發出的信息若屬於以下的一種,較容易被孩子拒絕。 不清晰。例如“你要乖一點”。孩子會不知道如何做,才會做得好。 用詢問的方式。例如“你可不可以拾起那個玩具?”,孩子會覺得“可以”也有“不可以”的選擇。 附加道理。例如“你要換衣服了,不然的話,你會遲到。” 這讓孩子得到一個信息:任何事有個道理便可支持,孩子會用不同的道理去支持他的不同做法。 多個指令,過多指令。例如收拾玩具,整理臥室洗手,然後來和我們一起吃晚飯,向孩子發出一個又一個的指令,還是會感到混淆,也會感到力不從心,索性放棄。 重複指令。同樣的指令,重複又重複的發給孩子,孩子會以為發出的指令未必需要遵守,這個就是說話多說幾遍就變味了。 好,下面說說那麼正確有效的溝通方法: 第1,用正面詞語。這樣的語句一般沒有“不”字。例如“不要到處亂走了”,對孩子基本沒有推動力。而“走過來,坐在我身旁。”就清晰容易執行了。 第2,清楚,明確。即給出實際可以做得到的行為指令。例如“不要太過分。”,孩子往往不會很明白,而“拿了自己吃得下的,就返回座位。”便清晰明瞭。 第3,一次一件事,用字不要超過15字,簡單易記。指令只發出一次最為有效,發出時應確保孩子正在聆聽。 當然在實施上面的技巧時,咱們還需要明白: 1,我們採用新技巧,也就是說改變所用的語氣,文字態度,以及我們的肢體語言行為,因為過去的做法已經證明無效,所以不論我們怎麼改變都能比重複過去的方法多一個成功的機會。要注意,不要以為我們改變方法,孩子便馬上聽命,他不會相信家長這次是來真的,會看看我們是否堅持。 2,假如孩子沒有聽話,而是繼續的行為帶給他的正面價值是家長可以認同的。例如看課外書、運動等,那麼幫助孩子安排更適當的時間和空間,以獲得這些正面價值。 3、上上策不是要孩子聽話,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和感覺到什麼行為是他應該做的,而且從中還有很多樂趣是可以得到的。


yuè143


我是一個有三個孩子的父親。由於平時工作不是很忙,出差和應酬不多,幾乎每天回家吃完晚飯都會和孩子一起花上一些時間幹些不同的事情。我的雙休日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和孩子們在一起。因此我相信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的真實經歷。

在我的大兒子五歲左右時,我開始送他去上游泳課。我自己會游泳,但是隻會蛙泳和比較蹩腳的自由泳,不會蝶泳和仰泳。所以在送兒子去游泳的同時,我也在邊上自己瞎遊打發一下時間。

大約過了大半年,兒子從一開始的換氣,學到後面的各種游泳姿勢。有一次忽然兒子問我,爸爸你會自由泳麼?我說會啊,就遊給兒子看。他看了以後說,你的姿勢不對,頭抬得太高,換氣的方向不對,你應該這樣遊,然後他給我做了個示範。哦原來是這樣!在兒子的指導下,我稍微改變了一下自己游泳的方式,感覺果然輕鬆了不少。

後來又有一次,兒子忽然問我,爸爸你會平躺浮在水面上,全身保持不動而不沉下去麼?我當時還真不會。後來又是兒子示範了幾次,讓我學會了一項新技能。

從那以後我和兒子經常會就如何提高自己的游泳水平進行溝通。在這個話題上,我感覺我們的對話更像兩個成年人之間的平等交流,而不是父與子從上往下的說教。而在那之後,我們在其他問題上的溝通也更趨向成人之間的模式,即更多的是探討交流,而不是高壓和反抗。當然孩子畢竟還小,完全像成年人那樣互相交流是不可能的。在不同的話題上,我們的交流定位會有所差別。

通過這個例子,我希望大家可以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感情,要他/她聽話本來就不是一件符合自然規律的事。事實上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什麼事都很聽話,那你可能就應該要擔心了。在我們和成年人相處的時候,我們都明白,人之間的信任和忠誠是需要時間和共同經歷培養的。

如果沒有一定時間的患難與共,那麼別人對你即使表面臣服,內心卻可能想法完全相反。孩子和成人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他根本不屑去掩蓋自己的喜好和偏見。當他/她覺得你說出來的話很愚蠢,或者給他的意見很落後時,他/她不會給你留一丁點面子,會直接告訴你儘快滾蛋。這其實就是所謂“不聽話”的本質。

每個人在關於如何養育自己孩子的問題上都有一套哲學和主張,都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也相信,如果要孩子“聽話”,或者讓孩子“尊重自己的建議”,那麼我們不妨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問問怎麼樣的人才能讓自己“聽他的話”。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其實很多育兒經驗或者建議都是很不錯的,但最難的地方是長期堅持身體力行。其實有時候把這些道理講出來並不那麼複雜,比如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要讓他們感覺到你對他們的愛,等等。可以說沒人不懂得這些道理,但在實踐過程中,能否長期堅持一些重要的原則就成了好家長和一般家長的區別了。


破曉Andy黎明


孩子從來都不需要管教的。你跟他講大道理他不會聽,聽了也領悟不到內涵。我們只要記住一點,那就是以身作則。孩子從小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很大,非常容易模仿家人尤其是父母的行為。我們做事果斷,他們也會變得很堅決、勇敢;我們讀書看報,他們也會跟著讀書、寫字;我們熱衷於手機,孩子也會沉迷遊戲;我們情緒不好時對他們大喊大叫,他們也會變得越來越暴躁…孩子的言行舉止中都有父母的影子。彬彬有禮的孩子的背後肯定是一個文明禮貌的家庭,性情古怪的孩子背後的家庭氛圍肯定也是陰晴不定的。所以,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先要成為那樣的人。



阿瑩1129



tsy月兒彎彎


孩子有沒有聽話的時候?你對孩子說了什麼?如果你是孩子,是否喜歡家長這樣對你說話?“懂比愛更重要”,很多時候我們不懂孩子,卻怨孩子不知好歹!愛是需要學習的,做學習型家長,為孩子成長助力!





攬月975


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個比較聽話的好孩子。但是也有些小孩子卻比較頑皮,常常並不服大人的管教。而且家長對於這種孩子,有時又不知道該如何教育。那麼,小孩子不聽話怎麼懲罰好呢?

1. 首先對於特別不聽話的孩子,在進行懲罰時,也需要講究方法,要避免過度懲罰,會對寶寶心理造成不利影響。對於愛貪玩的孩子在懲罰上,可以減少玩的時間,這對孩子來說,已經屬於一種嚴厲的懲罰。而且大多數通過此懲罰方式,也能讓寶寶聽話。

2. 對於做錯事,並且不願意認錯的孩子,這種可以懲罰寶寶獨自待在房間,讓寶寶自己反思。但是切不可過度的訓斥孩子,尤其還不要使用武力打罵的方式,一般這種小手段懲罰,也可以讓孩子認識錯誤,又能達到懲罰的目的。

3. 而對於有一些不聽話的孩子,還可以採取懲罰失去某些待遇的方式。當寶寶聽話時候,可以繼續獎勵回來。這樣寶寶為了能夠得到以前的好待遇,所以也會表現出積極聽話了。這時候父母可以給進一步獎勵,讓寶寶能夠更好的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