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芒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六问六答

关于芒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六问六答,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Q1

我是一名基层党员,平时想通过一些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或者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请问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平台?

理论政策宣讲服务平台可以帮到您!一是党校。以市委党校为中心,与13个乡镇(街道、农场)党校形成严密的党性教育阵地网。市委党校附楼报告厅占地面积880余平方米,可容纳约500人,党校三楼还有第一会议室以及四楼的第五、第六教室共同为宣传理论政策提供场地。13个乡镇(街道、农场)设立党校,位于各政府驻地,配齐基本设备,可邀请资深名师到乡镇(街道、农场)党校讲党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党性修养。二是党员活动室。遮放农场、五岔路乡、芒海镇、遮放镇、中山乡、风平镇、勐戛镇、轩岗乡等397个党员活动室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小规模党课,理论政策宣讲,群体学习等重要活动场所,筑牢基层党组织阵地。三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国家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重要途径。芒海镇赖南村赖南一组,具有党建陈列室及党史小广场,属于边境“四位一体”项目。还有勐戛镇勐戛村忠烈祠、勐戛镇大新寨村杨思敬故居展览馆均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开展党性教育、红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等。

Q2

我挺喜欢读书的,哪里能找到一些以读书会、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志愿活动的平台?

您好!这样的地方有:一是图书馆。位于芒市斑色路1号,占地1005平方米,可容纳100余人。图书馆除免费阅览、外借图书以外,还可开展图书服务宣传、培训等活动。二是农家书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论是城市图书馆,还是农家书屋,都可用于阅览、学习、开会、培训等活动。各乡镇、村共设立农家书屋72个,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人民文化素养的坚实堡垒。

Q3

请问学校能为我们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场地吗?

当然可以!学校场地规模大,教学设备全,是各种文明实践活动的优选平台之一。一是全市中小学。共有60个小学,14个中学,1个职中可为辖区内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多功能平台。除普通教室以外,还有音乐、美术、多媒体、室外运动场等,为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体育健身、法律知识宣传等提供场所。二是乡村少年宫。芒市遮放镇中心小学、芒市镇芒核小学、芒市勐戛镇中心小学、风平镇遮晏和国小学、芒市中山小街小学、芒市轩岗乡中心小学、芒海镇九年制学校、芒市江东乡中心小学、芒市五岔路乡中心小学、芒市三台山九年制学校、芒市西山乡中心小学、芒市西山乡营盘民族小学12个乡村少年宫拥有众多音体美资源,可为基层提供丰富的业余活动,更是提升乡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

Q4

除了广场,还有哪里能为文体活动提供平台呀?

亲,这样的场所可多了!一是文化馆。位于芒市斑色路1号的文化馆,占地约1450平米,可容纳200余人,活动设备完善,可开展音乐、器乐、美术、书法和舞蹈辅导培训。二是歌舞团。位于芒市斑色路7号,占地814平米,可容纳60人。开展音乐、歌舞、戏剧排练、送戏下乡、文艺演出等,是广大热爱文艺的志愿者优选场所之一。三是乡镇文化站。勐焕街道、芒海镇、遮放镇、风平镇、勐戛镇、遮放农场、江东乡、西山乡、五岔路乡、中山乡、轩岗乡11个乡镇文化站,可提供文化、教育、政策宣讲、体育健身等平台,可开展读书、看报、电子阅览、乐器培训、广场舞、篮球、排球、广播等丰富的活动。四是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个乡镇(街道、农场)均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可开展图书借阅、舞蹈排练、上网查询、篮球、气排球、门球、陀螺、傣族保龄球、各类文艺演出、民俗活动等活动,为基层开展多元化体育文化志愿活动提供平台。五是非遗传习所。共有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习所,位于风平镇弄么村邵梅罕住宅的“傣族剪纸”传习点1个;位于芒市风平镇团结村州级传承人双三团住宅、芒市镇广相村国家级传承人朗四住宅、轩岗乡拉乐村公房、芒市镇芒晃村公房、遮放镇户弄村公房的“傣族象脚鼓舞”传习点5个。共有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习所,位于勐焕街道办东北里社区清水巷省级传承人肖岩冷住宅和勐焕街道办东北里社区清水巷州级传承人亮全住宅是“芒市傣族传统银器制作工艺”传习点2个;位于轩岗乡芒巷村省级传承人叶板住宅、轩岗乡芒巷村州级传承人岳孟团住宅的“芒市傣族土陶制作技艺”传习点2个;位于三台山乡出冬瓜村省级传承人杨腊三住宅和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的“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传习点2个。这些传习所开展传承培训、展示体验等活动,不断探索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新路径,做到“非遗源在民间,传播在民间,受益在社会”。六是农村文化活动广场。芒市镇10个、芒海镇4个、遮放镇3个、风平镇1个、勐戛镇3个、轩岗乡51个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是基层百姓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之一。农村文化活动广场既可开展广场舞、健身操、各球类运动,又可开展宣讲会、文艺活动等,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农闲生活。七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芒市镇92个,江东乡96个,西山乡6个,五岔路乡56个,芒海镇3个,遮放镇118个,中山乡5个,勐戛镇9个,轩岗乡47个,可开展村组文体活动、村组会议、培训学习、理论宣讲、支部组织生活、广场舞等。

Q5

现在科技发展快,想多学一些科学知识,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平台?

科普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也可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是科普大篷车。芒市科协可容纳300人的科普大篷车,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服务理念,可开展进基层、进校园、进企业等科普活动。二是科普示范基地。芒市法帕技校无土栽培科普示范基地、芒市坚果产业示范基地(芒市西山营盘村)、芒市弄门蔬菜示范基地(风平弄门村)、芒市金山核桃示范基地(勐戛三角岩)、芒市勐戛镇云岭牧业示范基地(芒市勐戛镇)、芒市五岔路乡果疏示范基地(芒市五岔路梁子街老石牛村)、芒市轩岗乡农产品示范基地(芒市轩岗乡轩蚌村)、芒市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共8个科技示范基地,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供科技与科普平台。基地技术涵盖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坚果技术示范,核桃种植营销,芦笋种植技术示范,黄牛、黄山羊、蜜蜂、胡峰养殖,水果(砂糖橘、百香果)种植,马铃薯种植营销,食用菌种植营销等等,覆盖种植业和养殖业。三是科普中国乡村e站。勐戛三角岩、芒市镇松树寨、风平村委会的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科普进农村,搭建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与科普平台。场地约可容纳30人开展理论宣传,科学文化技术传播等活动。四是科普活动室。勐戛三角岩、三台山乡政府、风平农业服务中心的科普活动室,可将科学技术、知识理论等传达到基层,做好基层科普宣传。

Q6

哪里有平台为大家提供与法律法规相关的服务?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每一个公民的必备技能。一是司法所。作为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个乡镇(街道、农场)司法所可进行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进一步巩固法治社会。二是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的目的是保护人权和维护司法公正与平衡。位于芒市团结大街225-59A,具备基本办公条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三是律师事务所。位于芒市新华路1号(云南杰云律师事务所),芒市金孔雀大街 市法院对面(云南太隆律师事务所),云南星震(芒市)律师事务所(芒市大街28号)的律师事务所,可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四是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可减少人民讼累,增强人民团结,促进生产发展。其地址位于芒市妇女联合会(芒市斑色路20号),芒市交警大队,芒市团结大街225-59A号。

审核:李 静 石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