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争议 华晨宇“发声”

最新一期《歌手·当打之年》中,华晨宇在第一位演唱了他的作品《降临》。通过“梅溪湖四子”之一高天鹤的话语中得知,《降临》采用了中国民族调式中的雅乐音阶。随后华晨宇也向观众解释道什么是雅乐音阶,但是却出现了争议。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副教授刘畅觉在21日发微博指出:雅乐音阶或者西洋大小调都没有降五级这个音级。还强调公众人物要对自己言行负责,直接会影响到许多热衷于音乐的粉丝们。刘教授的微博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与讨论。

事件的主角——雅乐音阶到底是何方神圣呢?雅乐音阶是在五声音阶宫、商、角、徴、羽的基础上增加变徴与变宫而成的,又称正声音阶或古音阶,属于七声调式。雅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主要用于古代帝王贵族在祭祀、礼节和典礼仪式等场合,与《诗经》中风雅颂中的雅有一定联系。

雅乐音阶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并不多,可以说非常少,这里将运用了雅乐音阶的歌曲都列出来,供读者参考。叶倩文的《焚心以火》、李娜唱的《不爱胭脂爱乾坤》、毛阿敏唱的《千古一爱》等,大多是古代帝王相关的电视剧插曲或主题曲。特殊的应用场景也限制了雅乐音阶的大规模运用。

华晨宇的《降临》中主要采用雅乐羽调式也称小调,主要就是la si do re mi #fa(升调) sol la的音阶结构,是典型的雅乐音阶。这首歌主要由宫、商、角、徴、羽、变徴,变宫形成。在编曲上也偏向民族化,脱离了流行音乐的和声,加入中国民族调式,但总的创作方式又非常西方化,借鉴了西方唱诗班的感觉,与现在市面上流行音乐作法相背。总体上是一首中西结合的音乐。

在节目的片段中,华晨宇解释说:“ 雅乐音阶里变徴可以叫降sol,也可以叫升fa ”引发音乐界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雅乐音阶则是出自春秋中期的三分损益法,而按照三分损益法的算法,降sol在数值上是不等于升fa的。随后在今天12点华晨宇在微博上发布了解释:“从乐理知识上来讲,变徴只能叫升fa,但是因为在钢琴上降sol和升fa都是同一个黑键,而且降sol也是也是存在的,只是在雅乐调式中只能叫升fa。”还表示“虽然已毕业多年,要重新把整本乐理书加和声书再复习一遍。”

在这里再普及一个音乐小知识:降sol和升fa在钢琴实际弹奏中是同一个黑键,这是因为钢琴实际是十二平均律的产物,而十二平均律是通过把八度音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相邻两律之间的震动数比是完全相等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钢琴中降sol和升fa是同一个音,而不再和古时候一样存在差别。

简单总结就是:降sol和升fa在钢琴实际弹奏中,是同一个黑键,但是在雅乐音阶的专业乐理知识中,变徴只能=升fa。

华晨宇的这一通操作,吃瓜群众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人不禁心生好感,毕竟这年头能出来公开道歉的名人不多了。而且他对于音乐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让人尊重起来,他尊重知识,尊重专业理论,热爱音乐,所以他值得被爱。

华晨宇对于音乐的认真执着早已有所体现,在《歌手》这种竞技PK类节目中,之前演唱《神树》排名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演唱《降临》,只是为了体现作品与舞台的完整性。(具体分析见上一篇文)

尤静波教授在B站的视频中也说到:“如果不是华晨宇唱了,说了,估计我讲了你们也不会听,这就是明星效应。音乐的普及与推广还是需要像华晨宇这样的明星来做。”

名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KOL,在公共场合的发声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自己负面消息的公开回应。但是华晨宇无惧争议,敢于发声,敢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正确的乐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知道。如果过了很多年后,大家在学习雅乐音乐的乐理知识时,如果能因为华晨宇而记得变徴是升fa,他一定会很开心,因为他为普及中国风音乐做了一些贡献。

此次事件仅仅是华晨宇普及乐理知识的冰山一角。一个偶像如何,就看他粉丝怎么样。在疫情期间,华晨宇的粉丝停课不停学,受到偶像的影响与号召,在家中学习乐理知识。网上戏称华晨宇要是做教辅资料的代言,应该会全国脱销。正因为他“清奇”的带货能力,粉丝纷纷在超话、学习网站上打卡学习相关知识,一点点推动中国音乐的大众化发展,也算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了。

最后,刘老师的点赞评论也颇有深意。有质疑有争议往往也不是什么坏事,直面质疑,才是逆行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