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万顷沙的新垦十四涌,海鲜、红薯、莲藕、石榴、火龙蕉

新垦原先是南沙的一个镇,后来新垦镇并入了万顷沙镇,十四涌是新垦这个地方的一条小河。

在新垦大道一个十字路口的边上小广场拍到的雕塑:渔民、船、渔群

做成象船形的长石凳,后面是石雕鱼群墙

路边的防护石球也雕上了鱼,看来鱼、船、渔民是这里文化主元素。

十四涌桥,桥两边两棵大木棉花正盛开。万顷沙有无数条小桥,桥两侧长有两棵大木棉树的,就是十四涌桥了。

站在十四通桥上往西北看新垦大道,这条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小汽车交通需求,政府正在扩建这条贯穿整个万顷沙的中轴路。目前的十四涌桥只有两车道,没有独立的人行道,这条桥和这两棵树应差不多年纪了。

十四涌桥边上的钢质荷花造型

十四涌桥北边河景

退潮后,沿十四涌北看景色

退潮后,沿十四涌南看景色。这条河涌光溜溜的,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过了十四涌桥,桥脚边就是十四涌水产中心大楼了,楼顶上有个虾的造型,这个小虾不明显,应做大一点。

这条万倾沙主轴路基本是两车道,周未如果车乱停路边就可能很快造成堵车。下了十四涌桥往东走30米左右就看到这个“十四通水产中心P"大牌子了,马上右拐进入就是一个大停车场了,那个大铁棚下就是出入口收费亭。

小车每小时5元,24小时限价30元。来这里买东西逛两个小时也足够了。

停车场一角.除了非常大的节假日,停车位是足够的,停车场周边也还有很大的空地可以扩展。

面对停车场,市场有三个入口,一个B区入口,两个A区入口

随着市场人流量的加大,市场的扩展布置也应是在摸索中进行。

市场中间位置的水果土特产一条街

到了周末,特产街人气还是非常旺的

这里是水产中心的主营区,也应是这里水产经营最早的地方。

水产中心宣传栏

看看这里的水果特产:红色火龙蕉,粉蕉,小皇帝蕉,石榴,杨桃,莲果,圣女果。。。大个的象牙芒果不知是不是本地产的。

红心石榴又叫红宝石石榴,哈哈。。。

新垦莲藕也是当地有名特产,还有”一点红“番薯

刚从地里出来的一点红,还带着沙子。

蕉门红这里也有,还分几个品种

本地一点红这里标价4元一斤。应是看薯的大小品相新鲜度,价格在4-6元一斤

海鲜品类晒图给大家看,应还有好多品种没拍上来。

虾贝类

虾贝类



海虫

小个螃蟹已用绳子绑好

大个螃蟹

一个螃蟹伸展开,有鱼缸一样长

象大人鞋子一样大的生蠔,20多块一个


小生蠔按只卖

干货区的干货

一米多长的带鱼

如果买了海鲜等不及回家做来吃,也可以在附近找餐厅加工,很多餐厅外标有海鲜加工10元每位。

逛完水产中心,想再到十四涌河的周边逛逛。这是十四涌桥西南端的一个巷子入口,沿入口走就是新垦老综合市场。

综合市场的牌子,这主要是村民平时买生活用品、副食品、肉菜的地方了

市场尽头也有村民在这里卖水产品

都是家常吃的海水产品为主

走到市场尽头,到了一个高架桥底(应是南沙港快速高架),村民正在整理渔网,象是出口打渔的网。

船型的椅子

原来这里有个疍家文化长廊

河边小广场的撤网雕塑

小孩抱鱼雕塑

终于见到渔村的真容,渔船在小河边密密麻麻的停着。

原来这条村叫红江村,查了下地图,这条河的周边还有个红港村、红海村。

红江村的这条路叫长堤西路,路上能过两辆车,路两边就是民居。对于南沙靠近河涌边上的村路,能过两辆车算是较宽了。

村民屋边开花的芦荟

一幢有特色的村民别墅

院子里还有个小鱼池

河堤坝的内围地面通常比堤坝还低2米左右,堤坝内的房子第一层通常有半层在坝面以下。村民直接做个短梯就可以上到二楼了。

一户村民门口的两棵罗汉松

桂花是村里的常见树,花香四溢

路边龙眼树正开花

黄皮树正开花


村民屋后就能见到大片的番石榴

菠萝蜜已经这么大个了


村里的两幢旧式老房子

河涌上的老桥和三条小船

村民屋边的一棵红继花

村里新建的休憩亭

龙眼树下的“休息亭”,到了夏天老人们可能更加喜欢坐在这里聊天。

一户村民的院门种了两棵松柏,院侧还搭了小瓜棚。

一户人家的传统院门,E行第一次见到长这么高的富贵竹。

又见一户人家门口有两棵大罗汉松。

屋边排列整齐的桂花树。

E行往回走出村子,抬头竟然看到一棵大芒果树上有芒果熟了,听说有四季番石榴,难道这里也有四季芒果?

十四涌已经能让周边市民闻名(听说顺德都有跑来)来买海鲜了,但要让大家在这里坐下来吃海鲜,吃完海鲜还想到处逛一逛,在环境建设上还是要再多做些努力。如河里种些河草,岸边多种些花等等,有让人们愿意坐下来吃海鲜的环境。

用相片记录岁月的痕迹,以上相片实拍于2020年3月,如有侵权请联系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