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数量第一,导航系统赶超美国GPS,专家分析:差最后一步

中国航天领域在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援助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制造道路,并且走到今天无比辉煌的程度。一路走来虽然充满艰辛、汗水,但是也充满希望。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是一个具备独立建造空间站、探索月球的航天强国。

不过要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功那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中国北斗卫星数量已经达到51颗,已经超出GPS卫星总数,成为继GPS之后又一个能够全方位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之所以萌生建立北斗卫星的想法,是因为海湾战争时期美国首次利用GPS,打赢了一场极具现代化的战争。在战争过程当中,美国GPS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美国精确打击提供可能,也让世界看到未来战争应该如何打。

可是在那个时候,美国GPS刚刚问世,中国不具备美国一样强大的航天实力,要想获得像美国一样的导航能力,必须通过租用美国GPS。但是这样一来又带来一个问题,导航系统关乎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测,那么中国的安全将会交付于其他国家手中。这种现象不论哪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所以欧洲在建造伽利略的同时,中国也开始研发北斗卫星。正是因为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才让中国一步又一步变强,打破西方国家的束缚,拥有了同美国GPS一样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不过据北斗卫星总指挥孙家栋先生分析到,北斗卫星要想全面超越GPS,还需要完成商业化这最后一步。GPS问世之初,美国就打着免费的旗号向世界各国进行推销,通过免费策略迅速占领市场。所以即便北斗卫星问世,其商业用途也少之又少。

​美国GPS的免费使用是很多国家选择的理由,也是市场效果比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好的主要原因。那么中国北斗是否也应该免费,答案其实专家已经给出,进行商业化反其道而行。理由其实也很简单,美国的免费使用是带有政治条件和目的性的,而中国外交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并且拒绝任何方式对他国进行干涉。

所以目前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北斗卫星加快、加强推广,迅速让北斗卫星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这样就能带来一些商用价值,从而反哺该领域。未来除了需要北斗卫星的自身实力,还需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条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