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说开去:拿什么拯救我们口中的“坏孩子”

7月26日,被称为史上“最丑哪吒”的魔童降临世间。在这个逢人必讲颜值的看脸时代,哪吒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不为丑拒,却为真义而疯狂。

短短数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席卷全国票房,根据其官方微博发布的数据,截止8月3日21点36分52秒,总票房突破20亿元,登顶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无数影迷纷纷欢呼,国漫崛起,中国动画的时代到来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它同样拷问人性,充满哲理。对于教育而言,李靖夫妇对哪吒的关爱,是哪吒后来能够坚持下去,不抛弃不放弃的最大原因。

现实中,也充满了像哪吒这样的“魔童”,那么你能做到李靖夫妇吗?

“魔童”哪吒与“坏孩子”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天地灵气所孕育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炼成灵珠和魔丸,原本元始天尊之意是将灵珠托生于哪吒,结果却被申公豹施计调包,哪吒出生后成为了混世大魔王。

年幼的哪吒刚出生时就口吐真火,再成长一点就更是调皮捣蛋顽劣不堪,欺负百姓、设计逗人更是家常便饭,整个陈塘关的百姓都将其视为“妖怪”而避之不及。

这似乎正如现实之中我们口中的“坏孩子”。那么,我们口中的所谓的“坏孩子”是怎样的?

所谓的“坏孩子”,在教育实践中又被称为“问题学生”、“学业不良学生”等,主要指的是在思想行为、学业成绩、与人相处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日常表现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沉溺于网络、存在不良品行习惯、不能与人和谐相处、思想表现差等。

在影片中,除了有哪吒这样的“坏孩子”,还有因为融合灵珠而生的龙王太子敖丙,他风度翩翩,本领高强,惩恶扬善,并为龙族崛起殚精竭虑,正视现实之中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现实中,父母往往喜欢以“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自己的孩子,甚至教育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是听话的、认真学习的。

哪吒与敖丙这两个“坏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在影片初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最后哪吒却能够为抗争命运,而敖丙却差点在申公豹的蛊惑下做了错事。

作为“坏孩子”的哪吒究竟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坏孩子”到底怎么来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金句,其中有一句却是反派申公豹说的,“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这句话道尽的是申公豹以妖族修炼成仙却依然被仙人群体歧视的无奈。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往往喜欢给“坏孩子”污名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陈福侠的博士毕业论文《问题学生污名研究》将“问题学生污名”定义为:

对具有学业失败和偏差行为的学生所产生的不正确、不公正的观念、评价、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其间既包括了公众对这类学生贴标签、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过程,也涉及了这类学生对公众消极态度和行为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持有的消极观念、态度和行为。”[1]

哪吒所谓的“魔童”,与其说是他的行为偏差导致的,倒不如说是世人强加在他身上的偏见。我们口中的“坏孩子”也不过是我们所给他们强行加上的标签。

世人眼光与心态永远是难以改变的,错误的逻辑推理也往往都存在,“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具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具备某种品质时,人们往往会推断他具备另一些品质,这就是“以偏概全”的偏见。”[2]

影片中的哪吒曾经也想和别人一起踢毽子,却被污蔑为“妖怪”而自暴自弃,也曾想打败妖怪来获得认可,却被别人污蔑为抢人,这是这种周围的偏差,让他对生活越来越丧失信心。

如何拯救“坏孩子”

一、重塑自我意象,促进自我蜕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这可以被称之为“心像”。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意象”。

这种心像或是自我意象都是在无意识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周围的人长期对孩子灌输“你就是坏孩子”的印象,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

影片中的哪吒一直被周围的人视为妖怪,就连他自己都自暴自弃,而真正能够让他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是因为李靖骗哪吒他是灵珠转世,要肩负起守卫世间的重任。善意的谎言,让哪吒对自我的认知改变了。

所以,请给孩子一个机会,那就是先告诉他,他不是一个“坏孩子”,它可以成为“好孩子”。

二、包容错误,正确引导

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一书中这样一段描述能够给我们以一定的启发:

“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不是根据行动本身,而是根据该行动被接 受的程度来判断其行动的价值……因此,我们倾向于成为生活中的表演者,而不是作为自我来生活和做出行动的人。”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 许都经历过被父母、教师或是其他成年人责骂,甚至往往会直接用“禁止性惩罚”。

然而事实上,孩子犯错误是极为正常的,但是与旁人看待孩子错误不同的是,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面对错误,家长的包容和善待,到最后的正确引导,让孩子走上正道,这是孩子能够真正成长的关键。

三、独立是孩子未来的命运

心理脐带”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过分依赖。

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是其未来成长最为重要的力量,独立是孩子未来的命运。“心理脐带”的存在只可以有一时,却不可以有一世。即父母或者孩子的教育者需要在适当时刻主动剪短孩子的“心理脐带”。

当然,我们并非否认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不应该的,在这里,我们更明显地指向于,“儿童的成长或者未来的成功必须按照成人的规划才能实现”的这种认知是错误并应当被改变的。

成人应当充当儿童成长的引路人,而不是掌控者的角色。

“因为在他人的要求下获得的潜能根本就不是力量。只有摆脱成人的束缚, 他才能使用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作为一个人的自我或者去爱其他人。“[3]

正如影片中哪吒所说的那样:

我的命,自己扛

详细可看公粽号:顾言他说

[1]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经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2]《警惕给孩子“贴标签效应”》[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年5月。

[3]郑蕊、周兴国:《存在感与价值感:留守儿童的自我寻求》[J],《基础教育》,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