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龙都故事汇】南乐“穷人会”斗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重要指示要求,持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市委党史研究室围绕我市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精神,深入挖掘蕴藏于其中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目前已整理的红色故事有邓小平在李家楼、朱德濮阳轶事、宋任穷赠文件箱、杨勇巧送军鞋、王宏坤净庄基、段君毅清白干净的家风、刘大风对子女的嘱托,以及突破“铁壁合围”、风夜奇袭八公桥、飞兵渡黄河等90余个,这些故事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濮阳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内容真实感人,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永恒主题。

从即日起,濮阳党史微信公众号推出“红色龙都故事汇”栏目,陆续推出精彩的革命故事,敬请关注。


南乐“穷人会”斗争


1927年底,中共濮阳县委从濮阳县迁到县委书记刘大风的家乡——南乐县佛善村。刘大风和佛善村党支部一起,在群众中宣传革命,将觉悟起来的贫苦农民组成“穷人会”,同豪绅地主进行斗争。

南乐一带的农村中大多有全村公有的庙会地,每年收入本该全村共有,而1928年初,佛善村以朱文灿为首的掌权地主,私卖庙地4亩,将卖地款顶替了他们应上交的钱粮,群众对此愤愤不平。党支部组织“穷人会”会员及群众300多人涌上大街,与朱文灿等地主讲理。朱文灿等只得认错表示愿退出地款。后在群众的要求下,又卖庙地5亩,将两次卖地款按人口分配给群众,使100多户贫苦农民过了一个比往年好的春节。

1928年麦收时,佛善村党支部又领导“穷人会”开展了铲麦茬斗争。一般农民在麦后都要铲麦茬做柴火,无地或少地穷人只好铲地主家的麦茬。而地主自己不铲,也不准穷人铲,他们派人看守,抓住铲麦茬的人,非打即罚。党支部决心利用“穷人会”改改这个规矩,商定不管谁家的麦茬,谁铲归谁。刘大风带头让群众先铲了自家的麦茬,然后“穷人会”号召群众铲其他地主家的麦茬。地主像往年一样阻止穷人铲麦茬时,群众理直气壮地说:“麦子是我们穷人种,穷人管,穷人收,而收获的粮食入你们的粮囤,难道我们为生活铲点儿麦茬就不行?这麦茬我们非铲不可!”地主看到“穷人会”人多势猛,说话强硬,不敢强行阻拦,只有在背地里说:“现在穷党起来了,不得了啦!”

1928年秋,豪绅地主怕“穷人会”再出新招和他们斗,就串通一气,预以防备。一个地主凶狠地放话:“谁敢动我一根柴火棒儿,就打断他的腿!”“穷人会”针锋相对,发动群众一夜之间割了他家13亩高粱,并在地头插牌子写上:“动了你家地里的柴火棒儿”。结果,那个地主也没敢怎么样。

南乐县“穷人会”的斗争,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打击了这一带村庄豪绅地主的威风,增强了群众的革命意志,使群众亲眼看到组织起来的威力,佛善村的“穷人会”很快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