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幾個城市誰也不服誰!

經歷了這次疫情,時常被誤解的河南人和東北人可算是翻了身,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將一些固有的形容詞,安在某個城市或這個城市的人身上,這種顯然是思維定式,是不正確的。

但其實在我們的鄰居日本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總有一些城市的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而被看扁的一方並不服氣,於是矛盾就產生了。


No.1

關東和關西的“互懟大戰”

提到日本的地域歧視,不得不提關東和關西。在關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東京,而關西的代表城市非大阪莫屬。由於這兩個城市的人性格反差相當大,所以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

由於歷史原因,大阪人的祖上多是以做小生意為主的,所以就連他們日常打招呼都跟其他地方人不同——“もうかりまっか (生意好嗎?) ”。同時大阪人又具有商人身上的典型特徵:享樂主義、反叛精神。相對於等級關係、社會規章制度,大阪人更重視人情、人與人的關係。

所以在大阪,你會見識到:結伴的乘客在車廂中大聲聊天;兩輛車在馬路上互相較勁;髮型隨意、衣著色彩鮮豔的花大哥、花大姐談笑風生。在東京極少出現的熱帶花襯衫也會出現在這裡,如果你習慣了衣著低調暗淡的東京圈,來到大阪你會覺得夢迴80年代的香港。

而東京人的祖上武士居多,天生驕傲清高,同時作為大都市的東京,又走在時尚的最前沿,看到這樣市井的大阪人,當然會嗤之以鼻:什麼玩意兒?舞舞扎扎!花裡胡哨!啥也不是!

但即使是這樣,大阪和東京依然被外國人並列放在一起,你說東京人氣不氣?這種情況與我國的兩個城市也頗有幾分相似。

No.2

關西圈的兩大巨頭

其實東京人和大阪人的矛盾還不是很大,尤其是現在年輕一輩的東京人,越來越喜愛豪爽直率的大阪人,真正同大阪人合不來的其實是京都人。假如問京阪兩地的人們是不是關西來的,大阪人會爽快地回答是,而京都人會答:不好意思,我是京都人。

作為古都的京都,祖上是達官貴族的人很多,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貴族與平民”這樣的概念,但京都人卻一直保留著貴族的習性。他們覺得自己生來不凡,豈是爾等粗鄙的大阪人所能企及的?

相對與大阪人的直爽與熱情,京都人的行為更加得體,禮數也周全,但內心是怎麼想的就不一定了。如果京都人對你說:你家孩子的琴聲真優美,那一定是他覺得你家孩子吵!

京都人覺得大阪人沒規矩、沒文化、土的掉渣,不想和大阪一起被列入關西圈,關西圈還流行一句俗語:京都人穿破產、大阪人吃破產。

相對於流於表面的沒落貴族京都,吳醬更愛直率可愛的“吃貨”大阪!

No.3

東京圈內“孤獨”的群馬縣

關東由緊密圍繞在東京周圍的地區組成,所以我們也習慣稱之為“東京圈”,東京圈周圍的縣市,在東京的光環之下都成為了鄉下。而在其中最不起眼,也備受嘲諷的,就是群馬縣。

提起群馬你可能不知道是哪裡,但要是提到秋名山九連發卡彎道,大家就都知道了,群馬的秋名山就是《頭文字D》的取景地。但即使是這樣,在日本人眼中,群馬還是一個很荒涼的地方。

其實群馬縣並不貧困,他是日本的工業城市,全國GDP排名10名左右,而即便如此,在日本城市魅力排行中,群馬仍長居末位。

群馬被當作笑話重要的一點就是:“土!”。雖然地處東京都市圈,但群馬的居民們的衣著品味,與都內居民相差甚遠,就連少女的打扮也差強人意。

同時群馬境內,一年四季都有6級以上的大風。這樣的大風,即使你早上美美的地出門,也難免變成“梅超風”,毫無幸福感可言。因為土和大風被邊緣化的群馬真是可憐的嚶嚶怪啊!

今天關於日本的地域之爭,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雖然日本人也會地域黑,但也只是內心戲足一些,絕不會表現出來,所以在日本還是相當的安全哦!